新国学网:青年编剧如何“拼出头”_话剧-剧本-中国

编辑:刘爽 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
 
中国文化传媒网记者韩君怡凭着对戏剧艺术的热忱,青年编剧人才坚守创作之路,为戏剧事业挥洒着辛勤的汗水

中国文化传媒网记者 韩君怡

凭着对戏剧艺术的热忱,青年编剧人才坚守创作之路,为戏剧事业挥洒着辛勤的汗水。然而,如何在利益诱惑与戏剧理想、创意构思与技术性难题、自我成长与有限的创作空间之间正确取舍,是当下众多青年编剧面临的巨大挑战。

11月22日,来自话剧创作一线的青年编剧、导演及业内专家齐聚北京中国国家话剧院,参加“从构思到文本”青年编剧创作与实践研讨会。会议着眼于青年编剧的创作空间与现状,探讨青年编剧的创作困惑,以期为其未来的发展助力。

要坚守内心想要表达的东西

青年编剧索健非科班出身,凭着对戏剧的热爱,他从2010年起创作了许多戏剧作品,其中《一个关于爱情的模型》入围了第九届南锣鼓巷戏剧节“文学剧场”及“新生”单元。

索健深知非专业编剧获得认可的困难程度,他谈到,对青年编剧来说,无论科班出身与否,最重要的是找回初心,并将自身专长、优势发挥出来。“表达的独特性是胜过编剧技巧的,要坚守内心想要表达的东西,尽力摒弃利益驱使的创作。”他还强调,青年编剧要不断重温经典作品,吸收各种养分,在实践中积累创作技巧,提升自身的整体艺术修养。

“青年编剧在追求原创作品的同时,要给予构思、讨论、体验等前期工作充足的时间保证。”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副教授、青年编导黄盈建议青年编剧从自身体会最深的题材和内容着手,避免套路化,这样的创作既节省了案头时间,又确保了作品的质量,更能引起观众共鸣。

中国国家话剧院二级编剧刘深表示,青年编剧要本着“打铁还需自身硬”的态度,做好4个方面的准备,即“要有一双发现生活的‘慧眼’,学会捕捉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和细节;要有一张‘利嘴’,用三两句话就能精准地表达自己的创意构思,在关键时刻要为了自己的作品能言善辩;要有一双‘好耳’,能够准确分辨意见,且能听得进中肯的意见;要有一颗扛得住创作压力的‘强心脏’,解决好创作中的技术问题,坚持写自己有感受的题材和内容。”

要参与到创作实践中去

2017年9月,原创话剧《陶里街二十三号》亮相国话先锋剧场,这部以母女关系为基点,谈及爱、责任、勇气等诸多话题的作品获得观众的共鸣。作为该剧编剧的中央戏剧学院戏文系在读博士厉程回顾创作经历时,不由自主地回忆起她当时每日沉浸在排练场“跟剧组”学习的美好时光。“对小说作者而言,长久以来形成的‘小说思维’会令其沉浸在自己创造的世界当中。但话剧是截然不同的,它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厉程说,在排练场,导演和演员对剧本的多角度阐释与解读,反过来会进一步促使她思考剧作的深层逻辑结构,探寻人物台词与动作的合理性。

“在良好的沟通中,我与剧组成员建立了相互信任的关系,改剧本的过程就不存在重负感与不愉快的情绪。这种沟通还让我意识到了许多自己不曾关注的细节问题,发现了文本背后更多的可能性。”就这样,厉程从“小说思维”转变到了“话剧思维”,她感念遇到“懂戏”的同行,同时呼吁青年编剧要多“跟剧组”,参与到创作实践环节中去。

中国国家话剧院舞台监督、话剧《豆汁儿》的青年编导谢可认为,青年编剧不仅要“扎进”排练场,能亲自演戏则更好。“通过真实地站在舞台上去表演,去感受动作、舞台调度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从而可以进一步调整,使作品更富舞台感。”

“话剧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各环节间的协同发展也非常关键。编剧一定不是‘高高在上’的文本创作者,而要紧密参与到创作实践中去,从中逐步了解导演排演的规律、舞美制作的内在逻辑。” 中国国家话剧院研究教育部副主任济洪娜认为,青年编剧要倍加重视与整个剧组的磨合过程,在互相学习中共同为创作服务。

要给青年编剧更多的“话语权”

作为话剧《将爱情进行到底》《你好,疯子》等众多佳作的编剧,中国戏曲学院教务与研究生处副处长、国家二级编剧刘婧一直认为自己十分幸运,创作伊始,她便遇到了许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对青年编剧而言,一个好的机遇、一个专业的引路人、创作团队的集体合力等都是其发展的助力”。

“在创作生产过程中,始终存在各方对编剧创作成果的质疑与修改,特别是青年编剧,坚守自己的创作理念存在一定困难。”刘婧希望业内能给青年编剧更多的“话语权”,多从专业角度正面引导。“培养青年编剧,也许可以像培养演员一样,各地院团与高校之间形成互动与合作,成立编创项目,起到产学研用的良好效果。”刘婧说。

刘深对此表示认同,他建议国话与各艺术院校形成有机交流与合作,为青年编剧提供更多展示的机会,也帮助他们建立对未来发展的信心。比如高校可筛选出部分学生优秀作品提供给剧院,由剧院甄选敲定最优剧本进行建组排演,其余的优秀剧本可摘选刊登在剧院院刊上发表。

“剧院的剧本征集活动是一项对青年编剧有益的举措,对此需要再进一步细化,逐步建立与高校的有效合作机制,形成剧本征集的良性循环,建立专门的剧本库,最终为一线创作生产提供有力支持。”中国国家话剧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景小勇表示,此次研讨会将是一个新的开始,剧院将积极搭建院内外交流的专业平台,为更多青年话剧人才提供展示的平台,为中国话剧的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关键字: 内容标签:话剧,剧本,中国,,话剧 剧本 中国
下一篇:藏一角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_安康市-大雪-讲解员||上一篇:宝鸡市副市长徐延波调研凤翔文物工作_文物-文物保护-文化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