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85岁康凤桂笔墨版画赞沈城_画稿-发表-日报

编辑:张凯 来源:沈阳日报
 
“这是我17岁时,第一次在沈阳日报上发表的版画作品《沈阳市郊农村》,距今已有68年了。”在喜迎沈阳日

“这是我17岁时,第一次在沈阳日报上发表的版画作品《沈阳市郊农村》,距今已有68年了。”在喜迎沈阳日报成立70周年之际,11月23日,记者采访了85岁的著名版画家康凤桂,一提起自己1950年3月6日在沈阳日报上发表的第一幅版画,老人家笑谈之中记忆犹新。

版画处女作发表在68年前的沈报上

康凤桂亲身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新中国的成立。1950年3月1日,正在沈阳第十中学念初三的17岁康凤桂,将自己创作的版画处女作《沈阳市郊农村》投给沈阳日报“沈阳画刊”版。没有想到,五天后,这一作品就在报上发表了。这更加激起了他对家乡沈阳的热爱。

几个月之后,满怀一腔热血,康凤桂报名参军参加抗美援朝……先后两年时间,他创作了许多以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为题材的版画,他的作品先后参加了全国、省内的版画展览,广受好评。这些作品反映出年轻时的康凤桂,热爱祖国、热爱党和热爱人民的朴素情怀。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康凤桂的版画《会师》《钢铁长城》等参加了解放军第三届美展。其中,《荒沟变营房》获优秀奖,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其作品还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上发表。

康凤桂老人几十年如一日探索版画艺术。他到北京拜我国著名的版画家力群先生为老师,并多次带作品进京请教,使自己的创作水平不断提高、作品更加生动。

八旬年纪,热衷为家乡山水景物搞创作

光阴荏苒,似水流年。如今已步入耄耋之年的康凤桂,虽然没有了年轻时创作的狂热。但他的版画始终离不开对家乡沈阳山水、景物的赞美。在他那不足50平方米的工作室里,桌案和墙壁上,到处可见的,是他几十年来为沈阳和家乡建设创作的画稿。

康凤桂介绍说,制作木刻版画可以分为三步:画、刻、印。就是先画出画稿,然后将画稿过到木板上,再对木板进行雕刻,最后将纸张覆在板上进行拓印,这样才形成了版画。20世纪70年代,康凤桂创作出工业题材的版画《矿山》《矿山黎明》曾经参加东北版画展,作品刊登在当年的《辽宁青年》封底。

多年来,康凤桂创作的版画受到人们的喜爱。2011年他创作的版画《艺苑杂技》,成为沈阳杂技团出访国外的专用礼品。从他2012年在沈阳故宫举办《从古松到皇宫》展,再到《版画沈城古韵盛京》展等,都可以看出他对沈阳的一片赤诚之心。

为了展现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在几年前,康凤桂以丝绸之路为起点,先后走访西安大雁塔、小雁塔,河南嵩山书院、嵩岳寺、少林寺,洛阳的龙门石窟、定鼎门遗址,以及安阳的殷墟博物馆等。而沈阳的“一宫两陵”,更是他多次写生的地方。

如今,虽然年事已高,但他还是念念不忘沈阳老工业基地的发展与振兴。目前,他正在儿子康殿华的协助下,着手沈阳工业文化题材的创作。他表示:只要自己还能活动,就一定要抓紧时间,为沈阳的振兴发展贡献力量。

沈阳日报、沈报融媒记者陈凤军/文

李浩/摄


关键字: 内容标签:画稿,发表,日报,,画稿 发表 日报
下一篇:意大利著名雕塑家瓦尔波特首度来华举办个展_瓦尔波特-来华展-意大利-雕塑家-波特||上一篇:新时代版画创作的勃勃生机_表现-艺术-某种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