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会跳舞的骷髅?能变高跟鞋的三寸金莲?甲骨文表情包?他们让“不可能”成为“可能_敦煌-古画-骷髅-观众-表情

编辑:彭菲 来源:上观新闻
 
​全息投影的敦煌飞天舞女在房间中央翩翩起舞,而戴上VR眼镜后,更能亲自“走进”敦煌莫高窟,近距离欣赏

EAfpYwwmcFp2Ihcjz3CitBUsuAhjITAaQk24G1rL.jpg

​全息投影的敦煌飞天舞女在房间中央翩翩起舞,而戴上VR眼镜后,更能亲自“走进”敦煌莫高窟,近距离欣赏色彩斑斓的壁画;移步换景,当你秉烛游走,《韩熙载夜宴图》的画面细节还将被移动的烛光照亮,令人恍若置身画中世界。11月23日,《万物有灵——清华大学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成果展》在豫园商城华宝楼开展,众多新媒体互动展项恰到好处地填补了豫园书局的物理空间,让文化遗产变得可触可感可知。

VR体验敦煌文化虚拟现实博物馆,通过典型洞窟的虚拟漫游、敦煌数字化研究过程展示等手段,再现了敦煌的艺术和文化以及数字化保护成果

作为全球性艺术展览,“万物有灵”首站亮相于2016年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以清华美院为核心的参展团队展示了近年来在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创新研究上的重要成果。展览包含紫禁威仪、先贤圣迹、宝相霓裳、邑巷人家、传艺承明等多个展区,新鲜的多媒体互动技术给观众带来独特的观展体验。

作品《与非》,基于投影的交互装置,观众拨动风铃唤出更多的鱼。通过呈现不断黑白变化的鱼群与观众交互,或吸引或排斥的互动表达与和非的两种状态,传达阴阳相生的流动意境

展厅中有一个依据古画《骷髅幻戏图》设计的新媒体艺术装置。此画原为南宋李嵩创作的绢本设色团扇画。画面中心人物是一戴幞头、穿透明纱袍的大骷髅,正席地而坐,右手提控一小骷髅,上下牙列开张,似在说笑。小骷髅即提线木偶,右脚着地,左脚抬起,两臂做招手状,很是活泼。点击屏幕中央的团扇便能进入画中世界,只见大骷髅控制着悬丝小骷髅,正随着乐律跳动。观众拨动丝线,一根根弦会发出亮光,小骷髅也会随之进行传统戏曲的表演。如果不小心把丝线“拨断”了,会发现小骷髅还在跳跃,大骷髅却散架了。“只看原来的画面,会觉得是大骷髅控制小骷髅,但这个艺术装置要表现的恰恰相反,事实是小骷髅在控制大骷髅。”策展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王之纲是装置的设计者之一,他认为新媒体交互的设计,并不是单单复原古人的画面即可,而是要从古画中看到当下的价值,并给人以启发,“未来,或许单就《骷髅幻戏图》就能办一个展。”

新媒体艺术装置《骷髅幻戏图》延伸了宋画原作中蕴含的生死观。观众可由团扇入画进幻境,大骷髅控制着悬丝小骷髅随着乐律跳动,观众可以拨动丝线与骷髅交互,作品塑造出生死之幻和谐谑之趣

同样拿古画做文章的还有《韩熙载夜宴图》的互动演绎。与古人卷轴式的赏画方式一致,清华师生团队通过三维光影模拟、交互式剧情、高分辨率动画等技术和设计手段,将琵琶演奏、观舞、宴间休息、清吹、欢送宾客五段场景徐徐铺开。有趣的是,在以动态方式呈现的画作前,观众还能拿着“蜡烛”与画面互动,蜡烛的“光”会随着观众的走动投射到画面上,照亮夜宴图一角,营造出一种私密的赏画体验。

“万物有灵”展还“搬”来了多座“博物馆”,在不大的展厅中,观众既能游览敦煌,也能置身故宫,还能在孔子故里聆听圣人的教诲。“宝相霓裳”展区运用AR、VR等技术再现了敦煌文化,经数字化复原,鲜艳的敦煌壁画重新呈现在世人面前,让人感慨于古人的创造力。“紫禁威仪”展区带来了“端门数字博物馆”,这是世界范围内,首次将一座整体的古典建筑完全用作数字化展示的尝试,打开了故宫珍藏已久的文化宝库。“先贤圣迹”则以长卷动画演绎了“孔子博物馆圣迹图”,观众可以随着孔子的脚步,走一遍“列国往事”,甚至还能与圣人进行语音互动,听取谆谆教诲。

“孔子博物馆圣迹图”数字化演绎和互动展示,利用横向的大屏,动态表现长卷绘画,灵活演绎画面和情节,讲述孔周游列国的故事

除了新媒体互动展项外,木机械装置《不小不大》也吸引了众多目光。这是一只形态可变的木鞋子,转动旋钮,它就能从又小又尖的“三寸金莲”变化为女性习以为常的高跟鞋。设计者齐雯是清华美院的毕业生,她说,不论是中国古代女人穿的小鞋,还是由西方传入的高跟鞋,都代表了各自文化下的女性审美,“我们需要换位思考,去更好地理解文化”。

清华美院博士生导师陈楠设计的甲骨文表情包同样“火”了一把。这组名为“甲骨文的问候”的表情包选用了“谢谢”“晚安”“吃货”“恭喜”“开心”“过年好”“发红包”等常用字词,不仅用色丰富,还利用动图揭示了甲骨文的造字原理,就像是寓教于乐的甲骨文推广教材。另一组“生肖表情包”童趣十足,鼠、牛、虎、兔等甲骨文字符旁画着与字形相似的动物卡通图像,象形字的由来一目了然。“除了甲骨文自身有极强的象形特点外,许多字在图形构成上也与人有着密切而神奇的关联,比如甲骨文的喜、萌、晕等,每个古老的汉字都似一个人的面部表情,将表情和情绪结合后,就更具奇幻效果了。”陈楠说。于是,又有了“甲骨萌表情”表情包。从1999年起,他便开始致力于“数字化甲骨文设计”的研究与创作工作,除了表情包,现场还能看到甲骨文绘图模板、甲骨文手机壳等一系列衍生品。去年,他设计完成的汉仪陈体甲骨文还作为国内外第一套甲骨文设计字库上线。

甲骨文表情包设计,将数字化甲骨文字库化后,以字符的形式进行基础组合、设色、故事化添加等,创作一系列各种主题的甲骨文文字画。甲骨文自身有极强的象形特点,许多字在图形构成上也与人有着密切而神奇的关联,每个古老的汉字都似一个人面部的表情

“数字媒体技术能拉近观众和文化遗产的距离,我们把学院派的研究成果放在公益性的商业综合体中进行展示,希望能推动文化遗产在各个领域的传播,让传统文化内容重新焕发生机。”策展人王之纲说。展览将持续至12月10日。


关键字: 内容标签:骷髅,观众,表情,新媒体艺术,敦煌,古画,骷髅 观众 表情 新媒体艺术 敦煌 古画
下一篇:2018_M50中外少儿创意艺术大赛圆满落幕_未来-作品-上海||上一篇:半壁江山——仝凌飞山水画展亮相北京杏坛美术馆_杏坛美术馆-仝凌飞-中国-举办-艺术家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