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坚守本位_博取众长_固本强体_培训-作者-发展

编辑:王璐 来源:美术报 
 
钱斌水乡风情上海市松江区​中国农民画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些成就主要表

7GlQxQGU8gA3K6gPy8bvGPCFMX9B5EMHHu1D0Iuz.jpg

钱斌 水乡风情 上海市松江区

​中国农民画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些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形成了基本成熟的独立画种,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第二,农民画真实地记录了中国农村、农民的生活,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农村的巨大变化,成为我们研究中国农村、农民的生动直观的资料;第三,丰富了农村、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为很多农民画家们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为农村的文化建设做出了贡献。尤其是当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这个过程中,农民画可以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最近10多年,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非物质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新农村建设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成为了农民画发展的最好机遇。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纷纷出台了扶持农村画的相关政策,在创作培训、宣传推广、展览展销、税收优惠等各个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有的地方还投入了大量的物力、财力,建设培训、展示、展览场馆,为农民画的发展搭建了平台。另外,农民画也引起了各级民间文艺家协会、美术家协会以及美术院校的高度关注,许多专业学者参与到了农民画的创作、研究当中,也推动了农民画的发展。同时,农民画作者的地位得到了显著提升,许多地区的农民画已经被列入省级、县市级的非遗保护名录,一些著名的农民画家还被评为非遗传承人。这些都是从制度上保障了农民画的传承和发展。

从农民画的创作情况看,近些年来也呈现了高度繁荣的景象。农民画的作品大量出现,农民画画乡不断增加,农民画作品的风格日益多样化,不断地吸收其他画种的长处为我所用,同时农民画的衍生品种类也在不断丰富。

总体来说,中国农民画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在繁荣的背后,也有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需要我们未雨绸缪,及时对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目前中国农民画的现状可以归纳为:百花齐放有余,立足本体不够。有两个问题需要我们进行讨论研究。

第一个问题,什么是农民画?农民画区别于其他画种的核心是什么?这本来不是一个问题,但是在今天对于农民画的发展来说,却是一个大问题。主管农民画创作的文化干部、农民画辅导员、农民画作者,扪心自问,能够明确地回答什么是农民画吗?这个问题之所以在今天成为了问题,是有各方面的原因的。一是,农民画发展到今天,已经和30年前的农民画不可同日而语了。农民画作者队伍的新老更替,农民画作者身份的多样化,专业画家的介入,城镇化导致传统农村生活的消失等等,这些都是导致对农民画认识模糊的原因。二是,这些年来,农民画发展形势一片大好,但是相关的研究却严重滞后,似乎对“什么是农民画”已成了共识,但事实上由于缺乏理论的指导,农民画与其它画种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三是,农民画作者队伍的壮大,创新成了主基调,百花齐放、博取众长是值得提倡的,也是应该的,但是,创新的底线在哪里?大家往往都不清楚。这些都导致了对农民画产生各种歧义。

什么是农民画,涉及到的是农民画的本位问题。农民画之所以成立,关键在于它的本位特色。如果我们直接从事农民画辅导、创作的人员,都搞不清楚什么是农民画,那么农民画会走向何处?之前,吴彤章老师一辈的辅导员对农民画的风格、技巧等有比较明确的定义,我们称之为“金山风格”,但这些年来,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农民画作品已经大大超越了“金山风格”,如何看待这种现象,金山农民画“风格”是否过时了?如果已经“过时”,那么什么样的画才是农民画?我们需要争鸣,需要讨论,形成一个基本共识,才能使农民画在健康的道路上可持续发展。

第二个问题,农民画“三合一”的创作模式在今天是否仍然需要?农民画的出现,是政府文化部门组织培训、辅导员辅导、农民画作者创作“三合一”创作模式的结果。但是这些年来,这种创作模式日渐式微,这种趋势是好事还是坏事?是这种创作模式本身有问题,还是我们在实施的时候出了问题?需要认真讨论研究。

我个人认为,这种创作模式对于农民画来说仍然是需要的,并且是行之有效的,只是我们在实施时,在某些方面出现了一定的偏差。

比如培训的问题。目前我们一些政府部门的培训,往往是采取完成任务的方式来管理的,例如配合某次活动、配合某些展览,然后搞一次创作培训。这种培训是缺乏多层次、连续性、有计划的培训,我称之为是“任务型培训”。从农民画的发展历史来看,农民画的培训都属于技能型的培训,不是为了完成短期任务,而是真正提高画家的技能,提高他们的绘画能力。所以,“技能型的培训”与“任务型的培训”,效果完全不一样。

还有辅导员的问题。在农民画的发展史上,有一句通俗的话叫“没有辅导员,就没有农民画;有怎样的辅导员,就有怎样的农民画”。但是我们发现,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对辅导员制度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有一些人认为,辅导员制度会导致农民画创作的雷同化,应该取消辅导员制度。当然,目前在各农民画画乡,辅导员制度一直存在并没有取消,只是对辅导员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弱。如果我们要坚持辅导员制度,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是这个制度存在的问题:一是对辅导员的培训,随着老一代辅导员的退休,新一代辅导员的业务水准在不断下降。当我们的辅导员都搞不清楚什么是农民画的时候,怎么去辅导农民画作者呢?在当下,首先要提高辅导员的水平,因为农民画和专业绘画完全不是一回事,专业艺术学院的毕业生,辅导不了农民画。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各个画乡的农民画水准就很难提高。二是如何提高辅导员的待遇、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辅导员的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农民画事业的奉献,他们手把手指导农民画作者,为农民画作者的作品提供修改意见,贡献自己的智慧,但最后作品的著作权属于农民画作者,辅导员的奉献难以体现。这在客观上影响了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作为文化主管部门,应该考虑到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制定相关的政策,例如职称评定、奖励机制等,充分肯定辅导员的工作。

总之,中国农民画正处于发展的大好时期,相信在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的支持下,通过画院、辅导员、农民画作者的共同努力,一定会迎来中国农民画创作的第四个高峰。


关键字: 内容标签:培训,作者,发展,农民画,培训 作者 发展 农民画
下一篇:农民画中的_地域风情_风俗-农民画-民间艺术-作品-形成了||上一篇:西雅图艺术博物馆中的中国收藏_中国藏品-藏品-收藏家-艺术博物馆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