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第一季,深圳欢乐海岸创展中心的“神秘敦煌展”以多媒体+复制+文物的方式展现敦煌文化;半年后,这种呈现敦煌魅力的展览方式进入了博物馆。因场地有限,有些网红装置是没有的,不过少了摆拍的时间,更能细细了解敦煌文化。
2014年,香港文化博物馆与敦煌研究院
共同筹划“敦煌——说不完的故事”展览,
之后,2015年
康乐及文化事务署与敦煌研究院签订合作意向书,
2018年,双方的合作成果诞生了
“数码敦煌——天上人间的故事”
“数码敦煌”展出超过100件(套)展品,
除了有珍贵的文物文献外,
还特别加入了多项新开发的多媒体节目。
展览利用敦煌研究院提供的
高传真度图像和洞窟测绘结果,
制成多个影音节目和互动装置,
透过敦煌出土文物、石窟艺术
结合数码化保护技术的成果,
深入认识壁画内的佛国世界和民间生活情态,
细味当中描画的天上人间故事。
西魏时期极具代表性的285窟,
按1:1复制,重现洞内的壁画和塑像
以数码技术展现第254窟
第61窟,五代时期大型壁画《五台山图》
除了四周的展品以外,
也不要忘了抬头看看,
那些漂亮的藻井(图案),
一步一个小世界。
藻井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室内顶棚的独特装饰部分,
多用在宫殿、佛坛上方最重要部位。
敦煌藻井简化了中国传统叠木藻井的结构,
主题作品在中心方井之内,
周围的图案层层展开。
常见的有盘茎莲花藻井
这是隋代独有的一种藻井。
特征为井内是一八瓣大莲花,
佛教所指的“化生”就是从莲花中生。
常见的还有飞天藻井
比较出名的有:三兔莲花飞天藻井
中心三兔三耳构成等边三角形
中间双层莲花瓣,四周八身飞天
静态的画面显出动态的效果
这种层层叠叠的藻井结构
我们常在手工打结地毯上看到。
毯面内容围绕中心图案层层展开,
一圈圈各异花纹从四周向中心聚拢。
古代南北文化交融
近代东西方文化碰撞
手工地毯图案结构不再单一
近期古装大剧的高级场景,
手工地毯功不可没。
活化国宝让工匠精神延续文物生命
文物离我们很远,也可以离我们很近
敦煌文化中藻井图案就是很好的例子
天上人间,可以同在一次元
数码敦煌——天上人间的故事
展期:即日起至2018年10月22日
(10:00-18:00,逢周二闭馆)
地点:香港文化博物馆一楼专题展览馆三、四、五及聚贤厅
(香港新界沙田文林路一号)
门票:$10
关键字: 内容标签:飞天,天上人间,图案,香港文化博物馆,数码敦煌,飞天 天上人间 图案 香港文化博物馆 数码敦煌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