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游移——新媒体影像艺术展_维多利广场-作品-游移-并置

编辑:陈峰 来源:生活艺术地图
 
“游移——新媒体影像艺术展”通过研究影像作品中影像的

“游移——新媒体影像艺术展”通过研究影像作品中影像的自我意识,从影像媒介的本体生发对于展陈逻辑的讨论。“游移”并不是一种折衷的态度,而是一种摇摆不定的价值,一种“震荡”和“波动”;它涉及影像语言的动机、观念表达的有效性,以及对影像作品深层意义的思考。

古典符号学的两重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西方现代“再现”理论的基础,近代以来,再现逐渐被民族志与权力话语所左右。同样,本雅明意义上的“光韵”的消逝也与一种当代意义上展示的权力话语息息相关。祭坛画(影像)的展陈与崇拜也是一个互化的过程,本雅明就将艺术的全部历史归纳为一种崇拜价值向展陈价值转变的过程,艺术从以仪式为基础转向被权力话语所左右;在当代展陈条件下,一种新的崇拜价值已经显现,艺术作品的展示通过玻璃幕墙、围栏以及大规模的安保措施造成的距离感与不可见性,使古老的崇拜价值再度回归,作品往往在展陈的同时被崇拜。当代观看的价值即“游移”(Oscillation,含有“震荡”和“波动”之意)于崇拜价值和展陈价值之间。

梁半的作品往往利用手机ipad等便捷设备,以多屏并置,其意义游走于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场景之间;卢征远的双屏并置影像装置,在设置了观看空间及路径后,意义即在观看与互视、影像与镜像中产生;晶体星球是罗苇持续几年的跨学科项目,影像和装置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一种新的崇拜价值(光韵)即产生于流动的创作方式与多维的展陈形式之中;

考虑到边框的功能与意义,叶甫纳将电子虚拟的绘画边框加诸影像作品中,在一种疏离美学的基础上,凸显了影像的自主性;辛云鹏的影像作品常常利用影像语言自身的漏洞和其他技术特性,结合双屏并置的展陈方式,突显了影像的自足性以及其与现实之间的错位;

同样是多屏并置,叶凌瀚的作品讨论了电子虚拟图像对真实世界的覆盖,同时强调了信息和影像的流动性本质;出于对电子虚拟世界的敏感,01小组的作品将电子信息实体化,同时又将其再度转化为电子影像,这种双重转换正展现了虚拟再现的本质。

上述艺术家的影像作品或者影像装置的意义都或多或少在展陈和崇拜之间摇摆不定,同时又通过影像的技术处理达到某种“自反性”和“自我显现”,使观者的观看“游移”于影像的自我意识与新的展示之间。

游移——新媒体影像艺术展

艺术家:梁半、卢征远、罗苇、辛云鹏、叶甫纳、叶凌瀚、01小组

展期:2018.09.29-12.06

(周一至周六10:00-18:00)

地点:33当代艺术中心

(广州市体育西路103号维多利广场A塔33层)


关键字: 内容标签:作品,游移,并置,新媒体影像,维多利广场,作品 游移 并置 新媒体影像 维多利广场
下一篇:超景观LAND(E)SCAPE_超景观-当代艺术-作品-建筑-研究||上一篇:数码敦煌——天上人间的故事_数码敦煌-飞天-天上人间-图案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