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从李震坚看“浙派人物画”_李震坚-浙江美术馆-速写-浙江-素描

编辑:谭娟 来源:人民网
 

  

  日前,“浙派人物画溯源研究系列——李震坚写生创作展”在浙江美术馆展出。作为文化和旅游部2018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项目活动,展览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切入,通过李震坚的创作与速写的对比展示,揭示李震坚的创作与写生、生活之间的关联。

  浙派人物画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围绕现实主义题材进行创作、在中国画坛产生了极具影响力的重要画派。李震坚、周昌谷、方增先、顾生岳、宋忠元5位画家被公认为浙派人物画第一代画家的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他们的共同点是:无论从事意笔人物画创作还是工笔人物画创作,艺术上都注重深入生活。而素描速写就成为从生活中寻找创作灵感、记录生活感受的主要方式。这些画家创作的一系列优秀作品的背后,都有素描速写的支撑。

  李震坚(1922—1992),浙江缙云人。1946年考入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学习国画、素描、油画,后留校任教,从事意笔人物画的教学与创作,生前为浙江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他的绘画作品大致可分为三类:下乡与课堂写生画、主题性创作以及水墨人体。

  李震坚非常重视生活感受,一直对生活保持激情。除了走遍浙江的山山水水,他还远赴安徽、江西、福建、内蒙古、甘肃、新疆、云南等地。每到一地,李震坚都认真写生,留下的几十本大大小小的速写本,以炭笔、铅笔、钢笔、圆珠笔、毛笔等各种工具记录了各地见闻。

  主题性创作是李震坚把握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如1960年的《井冈山的斗争》《妈妈的新课题》,1972年的《在风浪里成长》等。李震坚希望能够在平常的事物中发现时代的主题,创作的素材大都来源于丰富的写生积累。

  在水墨人体绘画创作领域,李震坚更称得上是一位初创者。传统中国画中,人物画主要通过“十八描”等技法来表现衣服褶皱的变化和人物的姿势、表情,较少对人体肌肉、骨骼加以刻画。李震坚的水墨人体画,多以线条勾勒轮廓,讲究人物本身色彩的浑厚,细微之处画得非常生动。他把线条、色彩、结构以及少量的明暗感觉自然地结合在一起,画作呈现出人物张扬的生命气息,强调人体的健壮和自然美。

  李震坚中国画创作的最大特色,是通过吸收西洋画素描,大大加强中国人物画的表现力,对当代中国人物画创作产生影响。


关键字: 内容标签:速写,浙江,素描,浙派人物画,李震坚,浙江美术馆,速写 浙江 素描 浙派人物画 李震坚 浙江美术馆
下一篇:“王羲之爱用笔”何以长存千年_书法-妙笔-蒙恬-传承||上一篇:安徽黄山探索古建筑、古民居的创新保护、活化利用之路_古建筑-徽州-黟县-古建筑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