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交通博物馆(左);首都图书馆读者正在参与“话说端午”游戏(右)
7月中旬,随着中小学生暑假生活的开启,暑期出游也进入高峰。据驴妈妈旅游网大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暑期出游预订人次是去年的1.8倍,其中亲子家庭、学生族为主力,占比达八成,亲子、游学等主题游的搜索量、预订量激增。马蜂窝旅游网日前发布的“2018亲子游攻略”数据显示,在亲子游市场中,国内博物馆的热度在所有旅游主题中遥遥领先。在海外,各大博物馆同样利用暑期这一旅游黄金档,开展各种特色活动,吸引小朋友走入知识殿堂。炎炎夏日中走进活动丰富的博物馆、图书馆,既能放松身心,又能学习知识,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孩子们看好这种出游模式。
图书馆公教活动种类丰富
暑假期间,各地图书馆纷纷推出种类繁多的公共教育活动,为小朋友们提供了消暑纳凉的文化盛宴。如海南省图书馆少儿部将推出针对各年龄段的2018年第六期“公益小课堂”阅读推广活动,主要活动班包括悠贝绘本班、铅笔画班、少儿艺术科普班等,共开设34类114个共570场次,报名名额总计2238个。此外,海南省图书馆少儿部将再次启动“义务小馆员”招募,并在每周末举办“椰树下童年故事会”。
拥有海量藏书的首都图书馆,在优质馆藏资源基础上,开设了“首图讲坛”,受到普遍好评。首都图书馆相关负责人介绍,“首图讲坛”是首都图书馆的大型讲座品牌,下设“乡土课堂”“尚读沙龙”“社科讲堂”“首都科学讲堂”“成长课堂”等多个系列,每年向社会策划推出高品质公益讲座200余场,现已累计推出3000余场讲座和1000多场讲座视频惠及民众。
主题化、系列化是其主要特征。其中,围绕文化热点及市民需求推出的“走进故宫”“百年学脉”“博物阅读季”等20余项高端系列主题讲座对标卓越,甄选文化视点,深挖文化内涵,带给公众多元、立体、鲜活的文化讲座内容,积极传播灿烂的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精彩。“首图讲坛”不仅受到北京市民的喜爱,也有不少津、冀两地读者的追随。
此外,“首图讲坛”通过参观、展览等多种方式辅助讲座开展,自2003年以来,“首图讲坛”陆续结集出版了《熟悉·陌生——北京城》《听道》《书香致远》《走进皇家坛庙》等十余种图书成果深入推广讲座内容。凭借免费开讲的公益性质、权威专家主讲的立足定位、细致严谨的组织策划,“首图讲坛”赢得了北京市民的喜爱,也成为国内具有良好口碑和社会影响力的文化品牌。“首图讲坛”每周举办2场至3场,定时定点到首都图书馆参加讲座已成为许多市民的生活习惯。
特色博物馆吸引机械达人
与中国丰富多彩的暑期活动类似的是,在海外,暑期同样也是博物馆等公共教育机构组织活动的好时机。比如,7月21日,英国伦敦交通博物馆将推出暑期亲子活动“伟大的工程之夏”,活动持续至9月3日。
“伟大的工程之夏”面向3岁至12岁的儿童,包括持续6周的STEM相关互动挑战、讲故事和演示,参与家庭可以深入研究这个有趣而迷人的工程世界。据了解,在该活动中,每周都有新的交通挑战,如探索蒸汽、电力和设计等主题,小小工程师可以为每一个参加会议的人收集贴纸奖励,并将向参与者颁发特殊的交通博物馆证书。
在交通博物馆的官网上,对“伟大的工程之夏”的活动主题和内容进行了详细说明。第一周(7月21日至29日)的主题是“公交车和能源”,小朋友们需要用一辆小型的发条巴士来解决障碍赛,看看是什么让公共汽车动起来,什么能让它停下来,并参加在活动结束后举行的座谈会,分享关于公共汽车冒险的互动故事;第二周(7月30日至8月5日)的主题是“地下铁和蒸汽”,小朋友需要戴上帽子、胡子,打扮成机械工程师的模样,在博物馆展示的蒸汽机械前完成工程任务,并探讨150多年前在伦敦建立的第一条地下铁路所用到的技术;第三周(8月6日至12日)的主题是“建筑和材料”,小朋友需要参与一个关于鹅卵石和金属的互动演示,然后参观实验站,并测试不同的材料;第四周(8月13日至19日)的主题是“环形电路”,小朋友需要与电力工程师一同探索电路的原理,以及它们对日常生活的重要性,然后沿着电路轨迹进行一次快速的电路挑战;第五周(8月20日至26日)的主题是“活动部件”,从传送带上挑选并选择一个小型的移动巴士,帮助博物馆故事时间中的虚拟人物伊芙琳和格斯找到回家的路;第六周(8月27日至9月3日)的主题是“未来:梦想家,规划师,实践者”,小朋友需要进入博物馆的4个挑战站,解决问题,做决定、做实验,帮助解决未来的工程问题。
儿童博物馆打造孩子的文艺天地
在很多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针对少儿举行特色公共教育活动的同时,也有一些博物馆专门为儿童设计、建造,如位于英国伦敦的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儿童博物馆(以下简称“V&A儿童博物馆”),以及坐落于日本大阪的大阪儿童博物馆,它们为儿童创造了愉悦的环境、种类丰富的互动设施,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知识,感受快乐。
坐落于日本大阪的大阪儿童博物馆建成于1997年,是日本第一座以儿童教育为主的大型启智场所。儿童乐园以“让孩子们透过愉快的游玩和各种体验式学习,培养孩子创造性、可能性,发展个性”为理念,通过各种各样主题区的游乐设备,来培养孩子的空间识别力、想象力、探究心以及思考力。大阪儿童博物馆集游乐场、科技馆、职业体验馆、民俗文化馆、儿童图书馆、低幼儿童活动区及主题手工制作区于一体,其中的核心区域“发现世界”分为五大板块:科学、人体、自然、文化、社会,让孩子们在互动游戏中探索并学习。如可以移动的人体骨骼模型,指引小朋友了解身体的构造;来自不同国家的乐器放置在具有各国建筑特色的房间中,小朋友可以穿上当地民族特色服装,客串民族音乐家;根据示范图的引导,用积木搭建各个国家的特色建筑物等。特别是横跨博物馆4、5层的“儿童城”,由奥地利艺术家芬德尔瓦萨设计,蜿蜒曲折的通道、吊桥,曲径通幽的洞穴,不仅小朋友会流连忘返,大朋友也会叹为观止。
V&A儿童博物馆位于伦敦东区,其前身是建于1872的贝思纳尔格林博物馆,它也是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的分馆之一。从1920开始,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把与儿童有关的藏品移到此处,主要服务于小参观者。目前,其已成为英国规模较大的儿童博物馆。V&A儿童博物馆共设有4个展区:活动玩具厅、创造力厅、童年厅和前区活动厅。在建成初期,博物馆得到了很多皇家捐赠,其中包括皇室专用玩偶屋:一米多高的小房子里布满了精致的微缩物件,从雅致的墙纸、洁白的浴缸,到亮闪闪的厨具样样齐全,从玩具屋里可以窥见300多年前英国社会设计、风尚以及社会关系的缩影。此外,博物馆展品中还包括风靡于20世纪英国孩子中的“爆款”玩具,如男孩钟爱的玩具骑兵、迷你赛车和乐高积木,女孩们也能在各式芭比娃娃和玩具熊的展区大饱眼福。
在琳琅满目的展品之外,V&A儿童博物馆还常常举办主题多样的互动活动,包括讲故事、亲子手工等,以及各种各样的临时主题展览。小朋友们在玩耍的过程中锻炼了创造力,也从小培养了参观博物馆的兴趣。如2017年,V&A儿童博物馆推出了“可以吃”的互动展览——展览海报、邀请函以及6个互动展品,都是用蔬菜和水果等食物制成的,可以直接食用。
科学研究证明,儿童的味觉体验比成人更丰富,他们拥有约3万个味蕾,但进入成人期之后,味蕾的数量会减少到1万个左右,味蕾的分布范围与唾液分泌量也会一并减少,“食不知味”的现象会因此加剧。不过敏锐的味觉,可能会给儿童在尝试新食物时因不适应某种味道而带来不太愉悦的体验,由此成为他们害怕尝试新食物的障碍。而这也成为该展览的策划初衷。英国广告公司 AMV BBDO 和专注设计食物、饮品的创意工作室 Bompas & Parr负责策划这场活动,他们希望通过这场展览,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并调动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由此改变他们对食物的态度。
在展览开始前的一个月,AMV BBDO在V&A儿童博物馆举办了一场设计比赛,邀请了100多名儿童参与设计他们想象中的“终极食物”,并从中挑选出6件作品,与 Bompas & Parr 合作,将孩子们幻想的食物变成实现。这6件作品包括:在黑暗中发出绿光的冰激凌、可以吃的泡泡、欧洲防风草龙卷风、能够飘来飘去的菠萝云、彩虹香肠和音乐果汁。绿光冰激凌的原料是胡萝卜;可以吃的透明泡泡用西兰花和黄瓜做成;用欧洲防风草做成的龙卷风被关在一个特制的透明容器中,需要用吸管吸食。在展览中,孩子们兴奋地跑来跑去,想要将飘动在空气中的泡泡吸进嘴巴里。将这些食物变成现实的Bompas & Parr表示,儿童的创造力是让健康食品得以发展的真正驱动力,“希望人们能被这次展览所启发,主动地进入厨房去创造新的奇迹。”Bompas & Parr联合创始人山姆·庞巴斯表示。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主题,互动,图书馆,儿童博物馆,主题 互动 图书馆 儿童博物馆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