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历史博物馆展厅文物修复室面积130㎡,作为集中展示馆藏文物保护修复过程的空间,开展“文物修复季”工作。本次“文物修复季”系列展览将分别从书画、技术、陶瓷、木器等多个方面分别展示陕西历史博物馆的文物修复工作,多方位展示文物修复的理念、方法和技术,旨在为公众揭开文物修复工作的神秘面纱。
陕西历史博物馆“文物修复季特展”开展至今已5月有余,第一单元为书画文物修复展——“赏延素心”,已于4月26日圆满结束。第二单元为木器家具修复展——“削木为鐻”,已于7月1日圆满结束。目前第三单元为三维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展——“孰制匠之”,开展地点位于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厅地下,该展览已于7月3日正式开展,截止至8月31日,为期两个月,每日开放时间为九点至十一点,十五点至十七点。
本季展览以三维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为主题,取名“孰制匠之”,取自屈原《楚辞·天问》“女娲有体,孰制匠之”。陕西历史博物馆自2011年引入三维扫描与3D打印技术至今,一直在尝试从文物实体修复到虚拟修复、从文物实体翻模到利用模型翻模等工作,致力于将三维扫描技术与传统修复工艺结合起来。本次展览是陕历博联合西安伙伴艺术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举办,意在向公众展示如何将文物“搬”到计算机中,展示文物三维信息采集,模型处理等内容,让公众能够近距离了解三维技术,感受这一新兴技术在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中的应用。
关键字: 内容标签: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