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起名长点心吧!盘点2018年上半年展览标题八宗“最”_展览-美术馆-艺术家

编辑:张天宇 来源:Hi艺术
 

  有一本叫做《乌克兰拖拉机简史》的小说,因为工具书一样的名字被许多人错过,其实是一部令人忍俊不禁的荒诞小说。跟书籍不一样的是,哪怕一个展览叫做“乌克兰拖拉机简史”,也不会被人误认为是真的工具书。比如上海艺仓美术馆展了数月之久的“土木展”,是以土木工程为主题的大型设计专展。

  而这次话题其实是源于一场叫做“爱情是个多边形,没有奸情,全是爱”的展览,虽然过后再三回味这个标题觉得逻辑上并不十分通顺,但并不妨碍这成为2018年上半年度最抓耳的展览名字之一。除非是鼎鼎大名位于第一阶梯的大牌艺术家,任性地用简单粗暴的“XXX个展”、“XXX作品展”也不妨碍大家蜂拥而至观展膜拜,如果没有那么佛系自娱自乐的心态,想要吸引人潮还是得在展览名字上下点功夫。标题党是否令人生厌?当展览内容本身无可挑剔的的时候我们要感谢标题党让我们没有错过;而内容本身不堪一击的话……请左上点叉退出当前页面。

  本篇话题我们整理了2018年上半年度当代艺术画展名字八宗“最”,画廊和策展人们,展览取名需要大开脑洞,但也要“说人话”啊。(本篇话题仅供娱乐,博君一笑,切勿当真)。

  来看啊,我知道你好奇

  一年365天没有哪一天只有一个展览开幕,百花齐放的时候如何吸引眼球?以下这些展览从标题上就很抓人,引发观众想一探究竟的好奇心。颜秉卿的“噱头”,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像姜太公钓鱼一样,反正我是上钩了。董金玲“一匹马的贞洁”,马也有贞洁吗?即使不是动物保护组织成员也饶有兴致地想了解一下了。辛非维·恩祖彼的“等待穆隆古”中充满异域色彩的穆隆古并不是一个人名,原指斯瓦西里语中的上帝,在南非种族隔离时期被当地黑人用来形容那些在该国具有上帝权力和地位的白人,如今则是指富裕的黑人和棕色人种。而绝大多数中国人对于斯瓦西里语的唯一了解则是Beyond乐队的歌曲《Amani》里那句Nakupenda(我爱你)。而胡顺香的奥德赛·布莱恩(outside the plan)则耍了一个小聪明,乍看是正经人名的奥德赛.布莱恩其实是outside the plan的不正经音译,那么这个展览是正经还是不正经呢,世上又要多一只被好奇心害死的猫啦。

  噱头:颜秉卿个展

  时间:2018.6.16-7.12

  地点:玉兰堂

  董金玲个展:一匹马的贞洁

  时间:2018.3.17-5.6

  地点:德萨画廊

  等待穆隆古

  时间:2018.6.0-8.12

  地点:Cc 基金会&艺术中心

  胡顺香:奥德赛·布莱恩(outside the plan)

  时间:2018.4.20-6.5

  地点:不同艺见艺术中心

  男人不是野心家

  时间:2018.1.20-1.31

  地点:EAST GALLERY

  男人怎么会不是野心家呢,本人未了解前实名反对。来自于一位女性策展人对两位男性画家的特别解读。

  开

  时间:2018.4.26-8.12

  地点:知美术馆

  作为知美术馆的开馆展,“开”展名副其实,好似一把利剑直抵观众的好奇心“来看啊,我知道你好奇”。

  吴山专和英格·斯瓦拉·托斯朵蒂尔:引用!引用!引用!

  时间:2018.3.22-5.3

  地点:汉雅轩

  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俩的作品和展览标题一样,都看不懂。

  最无求生欲

  当代艺术最为圈外人所诟病的就是其意识流的特征。以下这些意识流的标题不知所云、晦涩难懂,“为赋新词强说愁”,总之对普罗大众不太友好。展方的求生欲信号不强,观众的求知欲因人而异。艺术也不要这么拒人于千里之外呀。 

  制性造别

  时间:2018.3.22-5.19

  地点:泰康空间

  一次针对性别相关议题发起的讨论和展演,不是制造性别而是制性造别,咬文嚼字的老夫子对此有话要说。

  萨拉·莫里斯:你的言语成了我的语言

  时间:2018.5.25-7.7

  地点:白立方(香港)

  文字语言玩得不好其实有点味同嚼蜡。

  于方:被意识碰触过的现场

  时间:2018.1.6-2.11

  地点:Link 画廊

  触碰于不可能的形状:杨劲松作品展

  时间:2018.4.22-5.22

  地点:白盒子艺术馆

  其实在这里更想推荐一部法国影片《触不可及》,有笑有泪,对了,当中也有对当代艺术的善意吐槽。

  Carte Blanche: 切今

  时间:2018.6.30-8.11

  地点:香格纳M50

  其实是很有趣的装置艺术展,如果换个浅显易懂的名字也许会在社交网络上刷频一时。是走精英路线还是亲民的大众路线更好,这就见仁见智了。

  陈墙:想法不重要

  时间:2018.3.24-5.20

  地点:阿拉里奥画廊(上海)

  一个抽象画展打着“想法不重要”的旗号怎么看都是反话。

  疆域:地缘的拓扑

  时间:2018.3.20-7.31

  地点:OCAT研究中心

  从沙漠出发——边界上的生态学

  时间:2018.6.09-9.19

  地点:银川当代美术馆

  地缘政治大热,但是真的对普通观众太不友好了。

  兰登国际:万物与虚无

  时间:2018.4.20-10.14

  地点:余德耀美术馆

  以《雨屋》闻名世界的兰登国际带来的又一次即时感知的互动体验。只是这个名字确实很虚无,万金油一样可以用给所有抽象艺术展。

  人民的草——跨越三八线柯明艺术项目

  时间:2018.6.15-12.11

  地点:合美术馆

  韩国朝鲜之间的三八线比课桌上的三八线严肃多了。

  冯冰伊:愚者黄金

  时间:2018.3.10-4.18

  地点:千高原艺术空间

  “愚者黄金”学名“黄铁矿”,是一种重量和外观都与黄金极其接近的铜矿,许多淘金者都被它所欺骗。所以是一部淘金者的血泪史吗?

  逼疯文科生

  都说从事艺术领域的应该是右脑型的人,但是这部分展览标题,怎么看都是理科生取的。充斥着哲学、数字、公式,简直是“逼疯文科生”。

  詹妮弗·圭迪:日心说

  时间:2018.3.26-5.12

  地点:高古轩

  当年布鲁诺因为支持日心说被烧死在鲜花广场,不明所以误入的密集恐惧者观众可能也想“烧死”詹妮弗。

  自然的力量:一万平米在北京

  时间:2018.5.18

  地点:工人体育馆

  一件长116米、宽 86米的大型装置作品,只在工体展出了一天,轰动效应却一点也不亚于一个大型主题展。

  孙策:阿基里斯与龟

  时间:2018.5.5-5.24

  地点:復言社

  阿基里斯是荷马史诗中最善跑的英雄。公元前5世纪,哲学家芝诺发表了著名的阿基里斯悖论: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比他早出发1000米的乌龟。阿基里斯要追上乌龟,首先必须到达乌龟原来的起跑点,可他跑到乌龟的起跑点需要一定时间,因而当他跑到乌龟的起跑点时,乌龟已经前进了一段路了,于是他又必须花一定的时间赶到乌龟的新的所在的点……后来北野武也出品了一部同名电影。作为一名艺术家,难道不也是在每一次突破自我、追赶自我中进步吗?

  蔡磊:23平米

  时间:2018.6.30-7.31

  地点:白石画廊(台北内湖空间)

  23平米作为住宅肯定不够,做工作室也太小。蔡磊运用透视原理对视觉的诱导,以精确的运算将约4平方米的绘画呈现出视觉上23平米的效果,这就厉害了

  任波:㎡⊂⊂⊂⊂⊂⊂⊂⊂⊂⊂⊂⊂⊂⊂m³

  时间:2018.3.3-4.7

  地点:户尔空间

  作为一个非理科生,我勉强辨认出这应该是个公式?

  最文艺癌

  美的形式有千万种,艺术与浪漫总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酒不醉人人自醉,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名字一定会给展览添色,这是一个无药可救的浪漫主义者笃信的教条。

  潘剑:聿间观林

  时间:2018.5.5-6.10

  地点:艺·凯旋画廊

  “聿”是象形字,一只手握着笔的样子,而潘剑用毛笔创作丙烯,画的是树林。信达雅地诠释了展览主题,妙不可言。

  吴海洲:中等偏上的浪漫

  时间:2018.6.2-7.16

  地点:MEBOSPACE美博

  什么时候浪漫也分上中下等了?好像一个局促不安的男孩对倾心的女孩诚惶诚恐的表白,像吴海洲的画作一样充满不安。

  陈晓云:爱是多边形的,没有奸情,全是爱

  时间:2018.6.16-8.12

  地点:南山社(西安)

  刘毅: 扔到风里去

  时间:2018.3.10-4.30

  地点:香格纳M50

  想到原名林凤鸣的林风眠,临风而眠的诗意。一切可说的不可说的,混沌的有因可循的,全都扔进风中,留给观众去追寻去探索。

  倪有鱼:咫尺千里

  时间:2018.5.24-7.14

  地点:贝浩登(香港)

  中国山水画不求写实,讲究意境,有咫尺成千里之遥的情趣。中国画背景出身的观念艺术家倪有鱼又擅长于把充满距离感的、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组合再造,呈现别样的逻辑感。

  林芮襄:我的困惑 隐没在细枝之尖

  时间:2018.5.8-5.24

  地点:广东美术馆

  源于法国著名象征主义诗人马拉美的一首长诗《牧神午后》。“我的困惑 隐没在细枝之尖”这句诗是牧神潘一日醒来后所说的一句话,他不知道刚刚发生的美妙之事是真实的还是虚幻的,在分不清现实和梦境的困惑中,他又朦胧睡去。此次展览着重表现了梦醒之后现实与梦境难以分辨的状态,是林芮襄的一种庄周梦蝶似的对于时间与空间、自然与宇宙的探索。

  史金淞:一切坚固的都烟消云散了

  时间:2018.4.14-5.26

  地点:安卓艺术(台北)

  “四两拨千斤”的冲突感。

  台湾当代艺术群展:前程也许在遥远的地方,离别也许不会在机场,只要你说出一个未来

  时间:2018.3.11-5.6

  地点:谷公馆

  展览标题取自三毛的一句诗,也是李宗盛《飞》的歌词——其实歌中最后一句词是“只要你说出一个未来,我会是你的,这一切都可以放弃。”都说机场比婚礼的殿堂见证了更多真诚的吻,那谁会为了谁留下?

  常玉:寄黑 藏白 醉粉红

  时间:2018.5.5-6.3

  地点:大未来林舍

  常玉就是美本身并且不接受任何反驳。“寄黑 藏白 醉粉红”都是常玉的画中常用的颜色,满满快要溢出来的旖旎风情,可能有的人觉得琼瑶,那又怎样呢?一代巴黎游子早已随风而逝,但绝代风华永存。

  再见了·我的爱:李庆美

  时间:2018.6.30 - 2018.7.20

  地点:雅巢画廊

  刘辛夷:误入歧途的自然

  时间:2018.2.4-3.15

  地点:马凌画廊

  感觉走进了展览现场,就已经惊扰了一大片生灵。

  不要温和地走进这良夜

  时间:2018.6.9-7.25

  地点:柱·美术馆

  广州又一个新兴的网红美术馆。乍一听像浪漫爱情故事,其实《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是英国诗人狄兰·托马斯创作于20世纪中期的诗歌,表达了对于死神将可爱的人们带离这个世界的愤怒。

  何逸飞:所有的树都会开花

  时间:2018.5.26-7.1

  地点:J:Gallery

  何逸飞在创作中不断研究与实践物的在场和再现,如同一个美好的愿景,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所有的树都会开花的。

  程心怡:微风之劫

  时间:2018.6.8-7.30

  地点:天线空间

  一样与风有关,程心怡的“微风之劫”更像一个小清新纯爱电影的名字,有种杨柳岸晓风残月般的肌肤战栗感。事实上程心怡确实是从一对荷兰同性情侣身上得到很多灵感,并且专注于表达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情感。

  最戏精

  这部分展览的标题,有的充满叙事性,有的充满神秘感,还有的似乎是一句没说完的话,一个没讲完的故事。总之,浑身是戏。

  杨帆:飚戏

  时间:2018.4.7-6.20

  地点:你我空间

  海报本身就在身体力行地飙戏,“戏精”本身。

  菠萝·霸王龙·鳄鱼·小猫

  时间:2018.5.2-6.3

  地点:TONGGALLERY+PROJECTS、L SPACE(TONG GALLERY+PROJECTS)

  其中两位艺术家潘望舒、商思敏是一对铲屎官情侣,他们的喵主子就叫“鳄鱼”和“霸王龙”;而尤阿达是一个身上有很多纹身的胡建(福建)人,光菠萝纹身就有好几个;原田透是在中国生活了十几年的日本人,半路出家做起了艺术家,同时也是某潮牌的主理人。光是题目就有这么多故事。

  赵刚:购买的身份

  时间:2018.5.16-7.10

  地点:长征空间& 东八时区餐厅与酒吧

  在以前,“身份”是阶级和资源配置的依据;而现在,“身份”是人本身的标识方式,甚至和地域、国籍、民族、性别及其他可具有辨识性的群体性特征相关。什么样的身份可以“购买”?你又是以什么身份存在?

  刘波伦:被告

  时间:2018.1.20-3.4

  地点:指纹画廊

  有“被告”必有“原告”,有“告”必有无法凭一己之力解决的矛盾。但别忘了,面对自然,整个人类都是“被告”。就像艺术家说的:“我不喜欢这个世界,但我仍爱着这个世界”。

  怡达新歌声

  时间:2018.3.23-5.20

  地点:单行道画廊

  名字莫名很港味,虽说是新歌声,却有种老电影的斑驳感,海报也有TVB《创世纪》的感觉。其实怡达是宋庄的一个电器厂改造后的艺术区,这下就一目了然了,老树焕发新颜。

  郑皓中:日照朱家角

  时间:2018.6.7-7.27

  地点:金杜艺术中心

  日照朱家角的英文名是Sun shining on Zhujiajiao。山东日照和上海朱家角分别是郑皓中生活创作过的两个地方,但是英文名字讨了巧,把日照用作动词,午后阳光倾撒于朱家角的慵懒画面即刻浮现在眼前,跟郑皓中的画面一样清新。

  彼得·奥普海姆:一百座山的寓言

  时间:2018.3.10-4.8

  地点:红野画廊

  这是纽约艺术家彼得·奥普海姆在华人地区的首个个展,展览名字让我差点唱起了“在山的那边海的那边……”。如同彼得·奥普海姆的作品一样,看似天马行空,实则暗藏着对社会的觉察及人性的反思。

  郭熙:大航海 第七个预言

  时间:2018.1.27-3.13

  地点:香格纳画廊·西岸

  史诗般的壮阔。艺术家郭熙+张健伶的大航海中,“第七个预言”的内容是“远方的凝视者”。对有的人来说,这是个你要听艺术家的描述才能看懂的展览。

  井士剑:蜗牛的宇宙和戏谑的风景

  时间:2018.5.26-7.29

  地点:阿拉里奥画廊

  微观与宏观之间的冲突性充满张力,井士剑用超现实主义的手法描绘带有现实主义意涵的神秘幻像,好似一部荒诞喜剧。

  于艾君:时刻表占领车站

  时间:2018.3.24-4.22

  地点:五五画廊

  拖延症的你感受到压迫感了吗,战争仿佛一触即发。

  杨涛:问题出现我再告诉大家

  时间:2018.6.30-7.29

  地点:五五画廊

  艺术家:杨涛

  那还来得及吗????未雨绸缪的我想去现场找艺术家谈谈心。

  苏向攀:空旷中踱步

  时间:2018.5.12-6.10

  地点:五五画廊

  看完我立马起身活动了一下筋骨,这就是文字的力量。

  贺勋:第二司仪

  时间:2018.5.19-7.1

  地点:亚洲当代艺术空间

  一个神秘、充满仪式感的对话空间。感觉是个需要沐浴更衣,不能随随便便就被观看的展览。

  蒋立:放进去

  时间:2018.1.13-2.18

  地点:胶囊上海

  霸道的祈使句,十足的指向性,足够坚决。

  杨福东:明日早朝

  时间:2018.3.24-6.3

  地点:龙美术馆

  一次为了艺术家电影计划的个展,走进去了就都是演员。请卖力演出。

  托马斯·萨拉切诺:原地飞行

  时间:2018.3.25-6.3

  地点:复星艺术中心

  一场想象力之旅。扑棱了半天,还在原地吗?

  马部布尔·拉赫曼、塔耶巴·波更·丽琵:亲密陌生人的容颜

  时间:2018.5.19-6.24

  地点:艺仓美术馆

  欲说还休。艺术家是一对来自孟加拉国的夫妻档。我们多久没有以真诚的自我面对他人?多久没有卸下面对陌生人时的铠甲?

  见者的书信:约瑟夫·博伊斯×白南准

  时间:2018.1.20-5.13

  地点:昊美术馆

  副标题是两位当代艺术重量级大腕的名字,已经是金字招牌了。主标题娓娓道来一封20世纪艺术浪潮中的来信,将“激浪派”的那段历史呈现在眼前。

  邓玉峰:34.6万武汉公民的秘密

  时间:2018.4.4-4.29

  地点:武汉美术馆

  艺术家从黑市购买了武汉34.6万公民的重要数据(姓名、电话、住址、银行存款等),带领志愿者每天向这34.6万的武汉公民持续发送“骚扰”短信。这年头,还有隐私可言吗?

  莎拉·福克斯:撅

  时间:2018.6.23-7.23

  地点:胶囊上海

  仿佛听到嘎嘣脆的一声。

  梁半:拓荒者日记

  时间:2018.1.27-3.17

  地点:德萨画廊·香港

  艺术家:梁半

  当代鲁滨逊,激起了人的窥视欲,想一睹野性对文明的影响。

  让我们谈谈天气:危机时代的艺术与生态

  时间:2018.6.23-8.19

  地点:广东时代美术馆

  在国外,见面谈论天气是最保守最安全的社交话题。现在不仅仅需要谈谈天气了,话题还可以从气候变暖、生态灾难,延伸到人类情感、政治、经济乃至伦理对当下的影响。

  午夜出版社:刘港顺“所有”第三场

  时间:2018.3.3-4.1

  地点:站台中国

  午夜出版社在巴黎一座普通的房子里,社员也不超过十个,但却诞生了萨特、阿拉贡等一些著名作家。刘港顺的“午夜出版社”,又有哪些普通人对书籍、对艺术的理想?

  最多情绪

  这一部分的展览标题,总让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汉字的象形性令我们所见即所得,单看文字,“哭”就是比cry更能直观地传达那份悲戚。每份快乐、悲伤都是独一无二的,我无法还原你的感受,但我想我能明白你的感觉。

  麦拉蒂·苏若道默:I love you

  时间:2018.4.18-5.14

  地点:香格纳画廊(北京)

  一句简单的“I love you”,其实真的很暖。哪怕只是抱着一块玻璃轻声说了五小时的情话。

  拉格纳·基亚尔坦松&国民乐团:好多悲伤

  时间:2018.3.25-8.18

  地点:林冠艺术基金会

  直指情绪的标题总是让人最有代入感。尤其是这是一个与音乐有关的行为表演的作品,悲伤那么大。

  Nancy LUPO:老无所依

  时间:2018.1.12-3.14

  地点:天线空间

  孤独得让人心疼,这是每个人都惧怕的事情。

  徐渠:疼痛

  时间:2018.5.6-6.3

  地点:天线空间

  失败之书

  时间:2018.6.23-7.5

  地点:MStudio

  最科幻

  当代艺术越走越前沿,层出不穷的声光电新媒体展览令人目不暇接。这里列举了几个展出媒介不一定高科技,但是展览名字却充满未来感的展览。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蛇形手臂

  时间:2018.5.5-6.23

  地点:希帕画廊

  蛇形手臂听着十分蒸汽朋克,其实意指拍照时举起相机弯曲手臂的瞬间动作,作为一个摄影群展的题目可谓又贴切又高端。

  徐震®: 异形

  时间:2018.5.26-7.26

  地点:香格纳上海

  作为科幻恐怖片的制高点,《异形》成功地夺取了我对这两个字除了电影形象以外的一切想象。然而徐震的“异形”则源于希腊神话中的“雌雄同体”神与汉代女俑,殊途同归地激发了巨大的压迫感和令人恐惧的力量。

  奥马·法斯特:看不见的手

  时间:2018.3.25-5.27

  地点:广东时代美术馆

  这也是展出的四件虚拟现实短片中的一部短片的名字。不仅听着很像科幻小说,事实上的确是一个当代城市寓言,集中体现了虚构与真实的层层交叠、放大了延续与断裂的冲突。

  最馋人

  最轻松、你们最爱的部分来了。吃货们,举起你们的双手让我看到。

  冯子莱:健忆舒心茶

  时间:2018.4.13-5.8

  地点:扉美术馆

  这个大热天,其实真的想来一杯广式凉茶。看到这个标题,感觉整个人都养生了。

  食物剧场——吃掉作品的展览

  时间:2018.1.5-1.7

  地点:西五艺术中心

  一次又能看又能摸又能吃的展览。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但是你怎么知道食物不是人类身体的探索者呢?

  黎薇个人项目,移动美术馆:煎饼,煎饼

  时间:2018.1.30-2.11

  地点:798艺术区798东街东街和草料厂

  寒冬腊月,一辆警察部队专用的“防爆车”,车身写着“五谷大煎饼”,车外都是排长队的吃货。

  梁缨:鸡鸭鱼肉

  时间:2018.3.11-4.25

  地点:aye画廊

  看到这个题目,我先饿为敬。

  aaajiao个人项目:暴食

  时间:2018.1.6-2.11

  地点:千高原艺术空间1000+

  刚说完饿,吃就来了。肉体的暴食对胃不好,精神上的“暴食”其实也有害身心健康。


关键字: 内容标签:
下一篇:安格尔:素描就是一切_古典主义-绘画-素描-主义者-艺术||上一篇:把土豆卖出天价的艺术家_又和区块链来了次“跨界”_科技-传统-这件-虚拟-艺术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