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俨少老师肖像
此短⽂是值陆俨少老师百年诞辰回顾展览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和陆俨少先生书画全集出版,同时也为出版陆老师的晚辈画集之际⽽写。是壹种师⽣的感情,亦是做学⽣的壹种责任,不太会写如此文章的我,却也欣然数行。有关陆俨少老师艺术的经历评论文章已经⽅方面面,我自然无法再添油加醋了。但回忆与陆俨少老师的贰叁事,她们曾经影响了我,所谓鞭策。
▲ 2007年谷文达参观陆俨少纪念馆
▲ 谷文达浙美读研期间,在陆老师指导下的唯壹壹幅临摹山水画:《青卞隐居图》,元,王蒙
在我纽约布鲁克林高地历史保护区的家中,壹进门的楼梯口墙上挂着陆俨少老师的壹幅书法。此幅作品不是壹件普通的字画,而是陆老师在1988年为我报考旧金⼭艺术学院时写的壹封推荐信。多少年来每天上楼下楼和进出家门,我都亲切地观望壹下,她成为我日常生活的壹部分了。
▲陆俨少老师手写谷文达就读加州艺术学院推荐信
在我的记忆中,陆俨少老师的教学方式是独特的。
▲ 谷文达及同学观摩陆俨少老师作画,1980年
其壹,几乎从来没有在中国画系的教室里讲过学或作过绘画示范。他的教学方式有点接近于过去私塾式和家庭式的。每天早晨我们会去陆老师在浙江美术学院内的住所。早晨是陆老师画画的时间。除了寒暄家常之外,我们便观望陆老师作画。
▲ 陆俨少在浙美家中创作新作,1980年
其贰,陆老师的教学重于身教。与大多数教师不壹样的是他几乎没有演讲,也没有与我们滔滔不绝的理论,他在作画过程中会不时地停下来笑壹下问我们:你们看此画如何?大家都知道,在国画家中,很少像陆老师那样在书法和古典文学的造诣上有深厚的功底,他却从来没有向我们展示这些。
▲ 陆俨少《风云泉瀑图》,纸本,1978年
▲ 陆俨少《杜甫诗意图》纸本,1991年
▲ 陆俨少《幽居论古图》纸本,1981年
▲ 陆俨少《峡江图》纸本,1979年
每天早晨我们观望陆老师作画是在平易、朴素和亲切的气氛中度过的。也许这样壹段跟陆老师学习的经历从侧面影响了我在85美术运动中作为壹个独立艺术家而没有组织或参与群体,也没有参加会议式的高谈阔论。由于我在浙江美术学院研究生的贰年中,潜⼼于古今中外的宗教、哲学、历史、文学、美学以及科学的阅读和当代艺术的创作,自然与当时的教学大纲有偏差之处。在陆俨少老师第贰次招研究⽣的面试中陆俨少老师曾问考⽣:你们对⾕⽂达的画怎么看?陆老师也曾说过小⾕不是壹匹骏马,而是壹匹野马。
▲《先生归来 新文人画传》中记载陆老师描述谷文达“汝非骏马,乃野马也。”
我的毕业论文是《绘画于音乐的关系》洋洋大观。记得陆老师对我说:“小谷,我看不懂你的论文啊。”当时我真有点窘迫,我心里要说的是请相信我在研究的东西。在我们研究生毕业作品展览时,学校对出版社有壹个不成文的规定,⾕⽂达的毕业创作不能出版。但出乎我的意料,我被留校任教了。可以说我在跟随陆老师的贰年里,我的水墨创作壹直在观念和前卫的范畴;在我执教的岁月里,我也率先创作出了水墨装置和水墨行为艺术,这也与当下的学院教学大纲大相庭径。固不能不说我是壹个幸运儿,陆老师对我是包容和支持的。另壹位自始至终支持我的老师是孔仲起先生。
▲ 李斯特钢琴协奏曲-日
▲ 李斯特钢琴协奏曲-夜
▲ 李斯特钢琴协奏曲-风雨到来之前
▲ 1983年陆俨少个展在杭州国美
▲ 浙江美院1983年山水画专业师生合影
在浙江美术学院师从陆老师之前,我几乎没有系统地学习过传统的国画山⽔。可以说我对传统的中国山⽔画的认识、中国美术史论及古典文学的了解等等都是在师从陆老师在浙江美术学院的贰年里补上的不可没有的壹课。陆俨少老师的教诲使我对自己的母语传统文化体系喜好、学习、了解和认知,进⽽导致了我在全盘西化的85新潮美术有壹个清晰的概念,即我把全盘西化同样看作85新潮美术运动重要⽽必须的过程,但如同群体壹样而不是最后目的。以上我所谈的我对所贯穿85新潮美术运动的两个特点即 “群体运动” 和 “全盘西化” 的质疑从新潮美术运动一开始就有......是我不同于大部分85新潮美术运动中的艺术家的是我受益于陆俨少老师,毕业于中国画系,并留在中国画系任教,而当时的前卫艺术家几乎千篇壹律地来自于美术学院的油画、雕塑、工艺系等等。陆老师身体力行地对中国文化的引导,意义深远地为我提供了壹个他⼈所没有的视点,即前瞻于当时时髦的 “全盘西化”。
(文章转载自谷文达工作室)
关键字: 内容标签: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