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厚重的陕西历史”___《陕西省历史地图集》出版发行_历史-政区-图集

编辑:刘爽 来源:雅昌网
 

  6月,《陕西省历史地图集》(简称《图集》)由西安地图出版社出版发行,与读者见面。《图集》由陕西省文物局主编,历时6年完成,是第一部公开出版的反映陕西历史及其文化遗存的地图集。

  厚重的陕西历史

  陕西是中华民族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先后有14个王朝在此建都,缔造了优秀灿烂的历史和文化。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陕西不仅开启了中华文明的历史,而且曾长期作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谱写了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伟大篇章,孕育了辉煌的周秦汉唐文明,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唐京畿、关内、山南诸道政区图

  《陕西省历史地图集》(以下简称《图集》)作为陕西省第一部    历史地图集,由序图、主图和附录三部分组成。主图为主体部分,按时间顺序划分为23个历史时期,每个历史时期由历史政区图(或聚落、方国图,或疆域图)、文物点分布、地图说明和历史图片构成。23个历史时期(原始社会、夏代、商代、西周、春秋、战国、秦代、西汉、东汉、三国、西晋、十六国、南北朝、隋代、唐代、五代十国、北宋西夏、金南宋、元代、明代、清代、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政区图清晰展示陕西政区沿革与地名变迁,让读者深度感受陕西作为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以及作为中华文明精神标识的重要区域的风采与魅力。其历史渊源与发展脉络,更直观、更真实地体现陕西在中国历史发展长河中的印迹。

  地图上的陕西文物

  何尊

  铜车马

  《图集》清晰地展示了23个历史时期的陕西文物点分布,以今陕西为地理底图,探寻陕西省文物遗存分布的特点,形成以时代脉络为经,以文物空间分布为纬,辅以相关文物图片的编制原则,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陕西历史的发展过程,把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公布的文物点与政区沿革结合起来,是一部指导各级政府和文物部门了解当地历史变迁及各代文物遗存的工具书。

  习近平总书记说:“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

  目前,陕西省共有博物馆、纪念馆256座,馆藏文物100万件(组),其中珍贵文物11万件(组),是名副其实的文物大省。《图集》依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首次把陕西省现有各类不可移动的49058处文物,分类别、分地域、按时代全部绘制在地图上,让文物“活起来”,更好地发挥资政和决策的重要作用。

  时间与空间的演变

  《图集》从地理空间和历史时间两个角度出发,以2017年陕西省的基础地理要素为基础底图,便于读者古今对照。23个历史时期的38幅历史地图,反映了陕西历代政区变迁;362张历史照片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形态。以图说文述的形式,从省域角度完整体现陕西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的历史演变、政区沿革、地名变迁以及环境变化。“时间”与“空间”这两个翅膀同时起飞,让陕西历史的纵深更全面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方便读者对陕西地区历史发展变化有宏观的把握和微观的认识。

  实用性与便捷性的结合

  为了方便读者查阅和学者研究,《图集》编制了附录部分,包含地名索引,国家级、省级两个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以及陕西省“十四朝古都”都城列表。读者可利用地图的页码、坐标进行双向对照查阅,检索到所需地名。读者也可从陕西省第1—7批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第1—6批的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中查阅文物点及其属性,同时还可通过附录表格中“在主图中的位置”(页码、坐标、查图号)栏找到对应的文物点分布图,实现了图表双向对照查询的功能,增强了实用性和便捷性。

  地名查询方法

  文物点查询方法

  印制精美的艺术

  《图集》由文化(集团)有限公司承担印刷装订工作,高度还原大量历史照片色彩,多次调整地图色彩使之体现历史厚重感,内文采用特种纸印刷,封面制作由烫金、压凹、浮雕等多种工艺结合,精装本呈现,带给读者艺术享受。


关键字: 内容标签:《陕西省历史地图集》《陕西省历史地图集》
下一篇:积极推进中国艺术金融风险管控机制与体系建设_艺术品-金融风险-授课||上一篇:"孔内心斋"评王濛莎的绘画_水墨-家宅-美术馆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