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全县文物安全,入夏以来,旬阳县文广旅游局积极行动,及时组织局文物股、县文物管理所、博物馆组成多个工作小组,再次启动对全县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特别是古建筑进行全面安全排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问题,检查组及时下发《旬阳县文广旅游局文物保护单位安全大检查情况反馈表》,指出检查发现的突出问题和安全隐患,提出整改要求和时限。此次文物安全检查各检查组高度重视,各镇按照通知文件精神及要求也做了充分准备,并提前开展了辖区文物消防安全自查工作。
在县城东区的蜀河镇,工作组在该镇社保站的密切配合下,顶烈日,冒酷暑,对古镇内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特别是古建筑进行地毯式排查,以实际行动确保镇域内文物消防安全,为前来古镇的游客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游览环境。蜀河镇坐落于素有中华天然太极城美誉的旬阳县城以东53公里处,北倚秦岭,南傍巴山,181.5平方公里土地上活跃着汉、回两族3.8万余人,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三教鼎立,相融与共,锻造出了千年古镇独特的民俗风情。便利的交通,赢得了“小汉口”美誉,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底蕴,积淀出了千年古镇的灵动之魂。2008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镇域内普查文物点列入“三普”文物数据名录42处,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
近年来,在省市文物主管部门的悉心关怀和倾力支持下,为了更好地开发好保护好古镇,旬阳县把高起点、高标准、全方位作为建设古镇、再塑辉煌的不二选择,组建成立了蜀河古镇保护领导小组、蜀河古镇景区管委会和名镇建设办公室,统筹、协调推进古镇宣传推介、保护修复、建设管理、旅游开发等日常工作。依托厚重的汉水历史文化积淀,坚持保护和开发并举,以文化旅游名镇建设为契机,以AAA级景区创建为载体,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发展旅游经济为目标,广泛宣传,科学谋划,多轮驱动,合力推进,不断加大镇区古建修缮保护力度,完善集镇配套基础设施,集镇面貌明显改观,公共设施有效改善,服务功能日趋健全,创建成效斐然。由此,一系列荣誉接踵而至,先后被中央文明委、住建部命名为“全国文明村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全国重点镇”;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文明镇”“省级重点镇”和“文化旅游名镇”。
在古镇开发中,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按照“修旧如旧、保持原貌”的原则,精心实施文物古迹、历史建筑、传统民居保护和修复工程,古镇的古风古貌再度显现。目前,黄州会馆、杨泗庙、清真寺修缮工程已全部完工。累计完成集镇古民居抢救性修复200余户。按照“干净蜀河、畅通蜀河、美丽蜀河”的总体要求,结合汉江综合整治,狠抓集镇环境卫生、交通镇容整治,着力做好过境国道环境整治、古街区道路“三化”改造、古民居修复等方面工作,形成了人人参与、齐抓共管的长效管理机制。同时,进一步加大古街区仿古护栏、石凳、店面招牌及台阶改造力度,极大改善了旅游基础设施条件,提升了古镇整体形象。
每到一处文保单位,工作组现场对镇社保站文化专干和群众文保员进行文物安全事故案件及突发事件处置情况做培训,发放《文物保护法规汇编》宣传书籍,并做详细解读,同时要求文保员定期对文物点安全检查,有情况及时汇报。发现不安全问题当场协同相关部门及时予以解决,及时消化,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确保辖区各级文保单位形势安全稳定。
截止目前,各文物安全检查工作组累计发放《文物保护法规汇编》书籍等宣传资料500余本,现场因地制宜组织群众文物保护员及文保单位周边群众开展文物法律法规知识培训解读50余场次,下发《文物保护单位安全大检查情况反馈表》20余份。文物安全检查中,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有效的提高了广大群众自觉参与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和自觉。
关键字: 内容标签: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