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水墨三人展:气韵非师”盛大开幕_当代艺术-鸡冠花-创作-书法

编辑:罗书银 来源:雅昌网
 

1

开幕式现场,左起:艺术家杨雁翎、艺术家圆大西、今日美术馆馆长高鹏博士、策展人彭锋、艺术家Bill Claps

1

今日美术馆馆长高鹏博士发言

1

策展人彭锋发言

1

  “气韵非师”展览现场

  艺术是否可以教授?

  是当代艺术教育面临的一大难题。

  如果说艺术不可以教授,

  汗牛充栋的艺术院校,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如果艺术可以教授,

  那么多以艺术为专业的学生为何没能成为艺术家呢?

1

嘉宾观展

  在策展人彭锋看来,这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问题。早在北宋时期,苏轼就强调书法“不学可”。当然,苏轼并没有反对学习。那么,艺术之中,哪些部分是可以学习的,哪些部分是不可学习的,就成了一个问题。与苏轼同时代的郭若虚就回答了这个问题。在《图画见闻志》中,郭若虚提出了“气韵非师”的命题,认为谢赫的“六法”之中,只有气韵不可学,其他五法均可学。由此可见,艺术之中,属于“技”的部分都可以学,不可学的是属于“道”的部分。

1

艺术家圆大西

  圆大西是一位非科班出身的艺术家。他学的专业是历史,做的工作是管理,业余爱好是艺术。圆大西从未上过任何艺术院校,但是他在书法、油画、国画、古典音乐的创作和鉴赏方面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他对于绘画和音乐的喜爱,并不是要做出充满画面感的音乐,或者充满音乐感的绘画,而是让绘画更好地成为绘画,让音乐更好地成为音乐。他喜欢传统书法和现代绘画,并不是要创作现代书法或者传统绘画,而是保持传统书法的传统性和现代绘画的现代性。

1

无题,纸本水墨,27cm x 24cm,2017

1

无题,布面油彩,200cm x 120cm,2017

1

艺术家杨雁翎

  杨雁翎就学于山东艺术学院和中央美院,可谓科班出身。从学院毕业后,雁翎顺利进入画院,却很长时间找不到创作的突破口。在杨雁翎近来的创作中尝试过各种花卉,最终在鸡冠花找到了感觉,将自己的创作热情释放出来。或许雁翎看重的,是鸡冠花的单纯与丰富,让她的绘画语言有了用武之地。与大多数花卉的花冠由单薄的花瓣组成不同,鸡冠花的花冠非常厚实,且结构复杂,便于做反复刻画和皴擦。雁翎经过长期摸索形成的兼工带写的笔墨语言,在表达鸡冠花时显得得心应手。

1

洛,纸本水墨,131cm x 66cm,2017

1

娉,纸本水墨,94cm x 89cm,2017  

1

艺术家Bill Claps(左)

  展览中的另一位艺术家Bill Claps毕业于哈佛大学,在那里学习绘画和艺术史,后来又在纽约和佛罗伦萨学习绘画和素描,现在活跃在纽约,从事视觉艺术、电影和文学等方面的创作。展览中把他当作异科班出身的代表。这里的“异”,既包含大学与专业艺术学院的不同,也包含西方艺术教育与中国艺术教育的区别。Bill 是一位实验性的自然主义画派的灵性分子,尽管我们这次只是展出Bill的架上作品,但是他的跨界实践极大地拓展了我们对于学院艺术的理解。  

1

Jungle-Canopy-ll,Mixed-media-with-gold-foil-on-canvas,140cm x 84cm,2016

1

Morototoni,Positive-Mixed-Media-with-gold-foil-on-canvas,66cm x 81cm,2016


关键字: 内容标签:今日美术馆,当代艺术今日美术馆 当代艺术
下一篇:米开朗基罗·皮斯特莱托个展:镜面之上_|_开幕行为表演_&_主题讲座预告_行为艺术-当代艺术-艺术家-都灵-作品||上一篇:李文光:新展呈现时光对于心灵的不断“复写”_抽象艺术-布面-树脂-油彩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