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第一部以历史政区为载体的文化遗产地图集_《陕西省历史地图集》出版_图集-政区-文物

编辑:刘爽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陕西省第一部以历史政区为载体的文化遗产地图集《陕西省历史地图集》(以下简称《图集》)近期出版面世。该书由陕西省文物局牵头,陕西省文化遗产研究院组织,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编纂,西安地图出版社制作出版发行。

 

  习近平总书记说:“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图集》以时代脉络为经,以文物空间分布为纬的方式展现陕西历史的发展过程,以历史地图反映陕西历代政区的变迁,从历史政区的变化审视陕西历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更直观、更真实地体现陕西文化延绵。

西周-何尊

汉-四神瓦当

唐-马球图

  《图集》从2012年开始组织策划,历时6年,2000余天,在近50人的努力下终于交出令人满意的答卷。《图集》首次把陕西省现有各类不可移动的49058处文物,分类别分地域按时代全部绘制在地图上,让文物“活起来”;将多达7个批次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多达6个批次的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按照统一标准,制作了完整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及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以便学者研究和读者查阅;采用文物点旁加注数字番号的方式,与名录中的“在主图中的位置”信息相对接,实现了图表双向对照查询的功能,增强《图集》实用性。

 

 陕西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布图

图集使用方法

  《图集》照片均由陕西省文物局提供,地图由西安地图出版社制作完成,书籍设计由曹刚团队完成,印制由完成,图文设计力求专业、精湛,印刷质量亦得到有效保证。

铜车马

  唐代政区图

  《图集》由序图、主图和附录三部分组成。主图为主体部分,按时间顺序划分为23个历史时期。每个历史时期由历史政区图(或聚落、方国图,或疆域图)、文物点分布、地图说明和历史图片构成。附录部分为地名索引,国家级、省级两个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以及陕西省“十四朝古都”都城列表。从国家级、省级两个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中,可以获得较为完整的陕西省文物保护工作的历史状态。《图集》从历史时间和地理空间两个角度出发,将公布发现的文物点与政区沿革结合起来,方便读者对陕西地区历史发展的空间变化有宏观的把握和微观的认识。依据广泛分布的文物和遗址,从省域角度完整体现陕西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的历史演变、政区沿革、地名变迁以及环境变化,让文物“活起来”,更好发挥资政和决策的重要作用。

  编者简介

  赵荣:时任陕西省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先后毕业于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学士)、西北大学地理系历史地理专业(硕士)、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人文地理专业(博士)。长期以来从事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城市与区域经济教学和研究工作。学术特点:史地结合,文理兼顾。曾任西北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系主任;西北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渭南师范学院副院长。

  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在北京、台湾、香港等地出版著作(包括合作)10多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等研究课题20余项,获学术成果奖和个人综合奖多次。1997年以来多次赴港、台、日及欧州访问讲学和出席国际学术会议

  侯甬坚: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六届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部学部委员、《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期刊主编、《历史地理》集刊副主编、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等。主要从事历史地理学与环境史领域的研究工作。

  主要著作有《朝宗——黄河与中华文化》(1991年)、《区域历史地理的空间发展过程》(1995年)、《历史地理学探索(第一集)》(2004年)、《历史地理学探索(第二集)》(2011年)等。主编或编辑《统万城遗址的综合研究》(2004年)、《历史环境与文明演进——2004年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年)、《长安史学》(第1—3辑,2007年)、《人类社会经济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和作用》(2007年)、《鄂尔多斯高原及其邻近地区历史地理研究》(2008年)、《中日文化交流的历史记忆及其展望》(2008年)等文集。


关键字: 内容标签:
下一篇:笔迹遒利_凤跱龙拏_书法-李白-此帖-书法-行草||上一篇:拍卖场的“抄底”操作_艺术品收藏-中国书画-抄底-成交-齐白石-艺术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