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天香国色_墨韵诗情:从蔡天涛教授之水墨牡丹谈起_艺术-水墨-风华-岭南-广东

编辑:李璞 来源:中国艺术收藏网
 

  七十风华:蔡天涛

  蔡天涛,1941年生于广州,籍贯广东南海,是中国著名岭南派大师,前广东画院副院长方人定先生、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黎雄才教授的入室弟子。现为美国国际美术家协会副会长、美国洛杉矶艺术家联合会副会长、美国中美文物协会副会长、美国洛杉矶艺术研究院教授。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蔡天涛即以“岭南牡丹王”美誉驰名省、港、澳。1976年其两幅作品“新桃喜鹊迎春至”和“牡丹艳放庆丰年”被刊印成挂历发行,走进岭南地区的千家万户。八十年代蔡教授先后受德国斯图加特国家艺术学院、海德堡大学、美国太平洋国际大学等邀请讲学,遍游欧美,采纳中西方绘画精髓,首创了“动感构图法”、“写意工笔牡丹技法”、“水墨牡丹技法”。

  为庆祝蔡天涛教授七十年诞,2012年1月15日至30日广东省博物馆将举办“七十风华”蔡天涛个人作品展,这次画展将全面展示概括蔡天涛的艺术精华的七十幅作品。广东省前省长卢瑞华特意为展览题词“七十风华”。幸福广东主题系列活动组委会向蔡天涛颁发了“幸福广东•人民艺术家”证书和牌匾。

  天香国色 墨韵诗情

  ——从蔡天涛教授之水墨牡丹谈起

  豪情最是能胜己,

  天涛笔下墨飘香。

  论者有云:“世间万事之难,首先难在认识自己,难在超越自己,难在战胜自己”!

  古代哲学家老子曰:“一切成熟了的都是死之徒”!此言证之于艺术也确乎是如此。试想,如果一个从事艺术创作的人,当他技巧已趋成熟,且又已名成利就之后,便没有了新的追求;缺乏了新的前进目标。那么,他的作品必然会熟而甜!熟而膩!熟而腐朽!可以说:在艺术上由生而熟不容易;由熟而生则更难!所以,生而熟、熟而生的过程就是艺术生生不息的过程;就是无始无终,往复循环以致无穷无尽的过程。这,也就是艺术之“大道”!

  《七十风华》365×144cm

  人生不畏夕阳迟,醒作丹青梦赋诗。笔走龙蛇墨如泼,七十风华正茂时。

  《春岭金辉》137×68cm

  笔者几年前曾与旅美著名画家蔡天涛教授有过欢聚、畅谈。深为他笔下的牡丹画作所震撼和感动。笔者震撼于他虽然师出名门,但是作品却能自出机杼、累创新意;再则是感动于他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以擅画牡丹称雄岭南花鸟画坛。当时,人们倾倒于他“华而不俗之特殊风韵;为他加冕了“岭南牡丹画王”的桂冠,他得到了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崇高荣誉。按一般常理说“人生至此,也可以满足了”。

  《醉香》137×68cm

  《春霞》137×68cm

  但是,“不”!他为了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竟毅然一脚踏出了国门。不惜行万里路,远赴欧美。一去二十多年,在接受了西方色彩的熏陶后,放下了自己使用多年的成熟技法,作了一次大变革,携着一批色彩更为绚丽的牡丹新作,重回故乡——广州。那时候,我在感奋之余,不辞拙劣,为他撰写了一篇名为“牡丹画王与花王牡丹”的文章,对他获得的新成就表示了由衷的赞叹!也为他不断进取的精神表示了无比的钦佩!

  《春花天下奇》137×68cm

  《惜香图》180×97cm

  谁料,又几年后的今天,当笔者的面前再次出现了天涛最新的牡丹画作时,我的激动、我的震撼,更甚于此前的千倍、万倍!

  面对这些作品,只觉得一股空灵、壮阔之气,一股清新、俊逸之韵直迫眉宇!这其中有博大、有沉雄、有典雅、有丰腴、有伟岸!乍看之下,只感到眼前是空阔无边的花海、是浩瀚流淌的花河。一方面是画面上形与神、情与景、水与墨、诗与画的高度和谐;另一方面其潇洒的气度、清远的韵致、风吹浪涌的动感,可谓高潮迭起、横无际涯,给予了我极大的视觉冲击!

  《花海漾春潮》180×95cm

  你看,这是他的巨幅力作“七十风华”。在长逾360公分的生宣纸上,70朵雍容、华贵的,不同姿态造型的牡丹和8只神情各异的小鸟,纯用水墨绘就。而其水情墨韵之中,淋漓挥洒之后,似乎有一阵阵温馨氤氲的气氛在空中萦绕!

  元代著名画家王冕也曾用水墨画梅花。他题诗曰:“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而天涛自己的水墨牡丹诗则写道:“浓淡分五彩,牡丹墨来描。平添三分雅,未减半分娇”。他们的诗句正好说出了我此时此刻最真切的感受。

  《春旖旎》137×68cm

  定神再观,扑入眼来的是天涛首创的“动感构图法”下的独特构图章法。画面上近乎对角的大斜线安排,一下子使我感应到“动”的韵律。画面上的牡丹浓淡相间、虚实相生、高低跌宕、错落有致、淋滴披纷。一朵朵、一簇簇的牡丹犹似一群少女,在春风中轻摆着她曼妙的舞姿,在婆娑摇曳。仔细看下去,画上的牡丹茎和枝干常常是一笔挥就,形神俱出。木质的枝干之“刚”与草本茎之“柔”,表现得恰如其分。而那花瓣的用笔却又是那么地灵动、写意,它是生涩和酣畅的有机融合。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他当年奔洛阳、赴菏泽等牡丹胜地时不倦的写生积累,全部化作了今日对千姿百态的社丹“了然在胸”的高度自信,真是个信手拈来,皆成杰构!

  《南海腾龙》365×144cm

  《南天鹰舞》365×144cm

  七十朵花和蕾,将开的、未开的、半开的、盛放的,在他或中锋、或侧锋、或直挥、或横扫的骨法用笔下,就好像二八佳人,一个个或仰面、或低头、或微笑娇嗔、或低吟浅唱;或面对面喁喁细语、或朝天引吭高歌。真是仪态万千。其娇痴之态,真叫人怜爱不已。尤其是就中充盈的灼灼其华、凛凛其气之生命流转的逸态神姿,更是使我的眼球久久舍不得离去!

  唐代伟大诗人白居易诗中有这样的描写:“举头忽看不似画,低耳静听疑有声”。的确,天涛的水墨牡丹画所生发出来的正是惠风和畅之声,是众鸟和鸣之声,是花之精灵相互欢谈之声;是天涛独特的艺术语言激荡起来的强者之声!

  《三春雀跃》180×95cm

  “色彩王国畅游后,返璞归真结墨缘”。这是天涛“古稀变法宣言”中的佳句。好一个“返璞归真”!他的水墨牡丹新作正是这个宣言最铿锵有力的行为实践!

  常言道:“知其艺而观其人,知其人而观其艺”。天涛的画寥廓苍茫、灵动开阔。足证他胸怀博大。而其对画面的尽精刻微,亦可窥见他对艺术精益求精的心境。所以,他的水墨牡丹画与其说是他数十年如一日刻苦磨砺的结晶,毋宁说是他——一位真诚的艺术家洁净灵魂之形象体验来得更贴切些!

  《桃花流水鲩鱼肥》137×68cm

  正如“天涛画中诗”集内序言中,广东省文艺批评家协会名誉主席黄树森先生和广东省文化馆馆长苏章鸿先生所评说的一样:“天涛不仅诗、书、画三艺合一,为当世所罕见,而其扶贫助困的慈善情怀和学养俱佳之超卓人格更令人肃然起敬”!

  时至今日,他已年逾古稀,仍然手不释卷,仍然博闻强记;仍然可以对不少的唐诗、宋词背诵如流,仍然对文史、画论不断深入研习,这难道不正是历代先贤所推崇的大家典范?试看,当今以名利为先的画坛,又有几人堪与齐肩而相提并论!?

  《天水茫茫江浸月》137×68cm

  著名画家范曾先生曾说:“历来真正的大师都是把方便和热闹让给别人,把骄傲和寂寞留给自己”。据本人所知,天涛平时不爱抛头露面,不爱卖弄风雅而出入热闹的场合。尽管他在中国画领域耕耘了几十年,而且又远游欧、美二十多载;艺术的成就早已为世所公认。然而,他依然本着“我之为我,自有我在”的素志,依然低调地生活着、学习着、研探着。永远不愿停下那向艺术高峰攀登的脚步!

  《天高任鸟飞》135×62cm 曾荣获美国第五届国际艺术家联展第一名奖

  在艺坛上,“走穴成风”、“大师云涌”的今天;在艺坛上“黄钟委地”、“互釜雷鸣”的当世;在艺坛上画商炒作下,部分人把金钱看得比天还大的此时,把天涛清高自持的品格和不平凡的艺术成就又次高分贝地推荐出来,我觉得是一个有趣而又严肃的话题,它将对匡正时下艺坛的风气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静静观云天》137×68cm

  众所周知,“世界上的事物都是通过对比然后显现出来的”!没有平原,哪显得出山之“高”?没有泥沼,哪衬托得出海之“大”?没有平庸而又不思进取的绘画者,哪能反映出真正能够不断超越自已,不断战胜自己的艺术大家之可贵?

  当然,绘画是一门视觉艺术。要印证上面论述是否正确,最好的办法就是请广大的艺术爱好者们用自己的眼睛亲自去看一看、比较一下;而不是光用耳朵去听,像鹦鹉学舌一样去“人云亦云”!

  《花之晴》137×68cm

  这里,我斗胆预言:天涛的艺术必将历久而常新,而且必将会在岭南花鸟画史上占有无可置疑的一席之地;而他本人创造出来的技巧,也必将雄踞于当代的画坛,使真正醉心于艺术的人们越来越珍爱;而且也必将使岭南艺术界的后来者获得极大的启发和鼓舞!

  最后,作为天涛艺术的崇拜者,我祝愿他的艺术雄风劲吹,为岭南花鸟画坛的未来吹开更多更绚丽夺目的花朵!

  下录诗两句,以表本文未尽之意: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画风迷五羊城。

  中讯

  艺术评论家

  《鹿鸣林逾静》69×50cm

  《洪波曲》80×56cm

  《狂涛》68×68cm

  履历表

  1976年发表“新桃喜鹊迎春至”,“牡丹艳放庆丰年”两幅作品,被刊印成挂历,进入了岭南地区之千家万户。

  1982年与两位画友一起创办了广东省第一所民办“广州市业余艺术大学”。

  1986年应西德斯图加特国家艺术学院、西德海德堡大学邀请出国讲学。

  1988年应美国艺术界邀请赴美举办画展。

  1997年为庆祝香港回归,创作大画“回归”。

  1999年在中国北京中国美术馆、深圳何香凝美术馆、广州广东画院与学生原美国加州州务卿余江月桂举办师生画展。

  1999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及澳门回归,创作了大画“知还”。

  2007年向广东省群众艺术馆捐献作品80幅,作为资助山区贫困少年儿童学习之用广东省群众艺术馆内特设“天涛艺术扶贫助学工作室”以示感谢

  2008年中山市文化馆“蔡天涛画展”,全部所得,捐作慈善之用。

  2008年为庆祝中国北京奥运胜利举办,创作五米巨幅大画“百鸟争红”。

  2009年南海图书馆“蔡天涛画展”。

  200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创作大画“紫霞贺诞”。

  2009年出版“天涛画中诗”,获原广州市市长欧初,广州市委副书记杨资元,原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杨之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林墉,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许钦松,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等为诗集题字。

  2010年广州二沙岛,岭南会馆展览馆“天涛牡丹50年”画展。

  2010年出版“天涛牡丹50年”画集。

  2011年广东省幸福广东主题系列活动组委会,文化艺术委员会主办“幸福广东•人民艺术家蔡天涛七十风华”庆典。

  2011年获颁“幸福广东•人民艺术家”光荣称号。

  2011年出版“幸福广东•人民艺术家蔡天涛教授七十风华”庆典专集,原广东省省长卢瑞华亲自题字“七十风华”以示祝贺。原广州市副市长、广州少市政协主席邬梦兆出席了庆典。广东省金秋慈善基金会(原叶剑英基金会)会长黄治洵也委托代表出席祝贺。

  2012年广东省博物馆举办“蔡天涛教授‘七十风华’画展”原兰州军区司令、现任全国人大常委李乾元上将,原广州军区副司令欧阳金谷中将,原湖南省军区司令蔡家作少将,原湖北省军区副司令李祖明少将,广州市政协主席邬梦兆,广东省文化厅副厅长杨伟时,广东省金秋慈善基金会副理事长黄广英,原广州美术学院院长张治安出席了开幕式

  2012年广东省金秋慈善基金会(原广东叶剑英基金会)聘请蔡天涛教授为该会艺术顾问。

  2012年广东省云浮市举办“幸福广东•人民艺术家蔡天涛作品捐赠暨作品展览认捐(义卖)活动,筹款逾七百万元全部捐赠作慈善助学之用”。

  2012年广东省云浮市成立云浮市画院聘请蔡天涛教授为荣誉院长

  2012年江西省兴国县(全国著名将军县、一县走出56名将军)举办“全国首届将军杯”全国书画名家邀请展,邀请蔡天涛教授参展

  2013年广东省社科院主办“岭南大讲坛”邀请蔡天涛教授做“岭南画派之现状与未来”讲演

  2014年7月、8月广州市番禺博物馆个人展

  2014年7月1日番禺博物馆《天涛牡丹诗千首》第一集首发签字仪式

  2017年10月海南博鳌论坛国际会议中心名家联展

  2017年11月广州市沙岛珠岛宾馆蔡天涛精品个人展


关键字: 内容标签:书画,艺术,水墨书画 艺术 水墨
下一篇:古币收藏:“奉”字版大清铜币当制钱二十文_艺术品-古钱币-二十-版式-钱币||上一篇:李骏:与时俱进的教育大家与风格探索者_艺术家-油画-苏联-画家-作品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