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紫气东来•田雷中国画作品展”在荣宝斋大厦开幕_田雷-中国画-荣宝斋-采访-接受

编辑:陈小利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翰墨书真情,丹青绘心声。6月2日,由鄂尔多斯市亿鸿集团主办的“紫气东来•田雷中国画作品展”在北京荣宝斋大厦美术馆拉开帷幕。

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中国<a href=http://www.sinology.cn/mess/w18yish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艺术</a>公社<a href=http://www.sinology.cn/mess/w18wangw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新闻</a>发言人陈志峰主持画展开幕式

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中国艺术公社新闻发言人陈志峰主持画展开幕式

荣宝斋原总经理、人民美术出版社原社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著名画家郜宗远致辞

荣宝斋原总经理、人民美术出版社原社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著名画家郜宗远致辞

北京市委党校成教院艺术总监田伯平致辞

北京市委党校成教院艺术总监田伯平致辞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艺术期刊主编、著名艺术理论家杨庚新致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艺术期刊主编、著名艺术理论家杨庚新致

北京画院创作室主任、艺委会委员纪清远致辞

北京画院创作室主任、艺委会委员纪清远致辞

  开幕式上,荣宝斋原总经理、人民美术出版社原社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著名画家郜宗远,著名画家王成喜,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艺术期刊主编、著名艺术理论家杨庚新,北京画院创作室主任、艺委会委员纪清远,鄂尔多斯市亿鸿集团董事长吴振雄,北京民风礼仪文化促进会秘书长王洪迖在开幕仪式上发言。还有陈广文、卢平、刘方亭、康守永、马海方、程茂全.淳一、徐鼎一、田伯平、杜金彪、姚少华、刘存惠、陈葆棣、刘伯郎、蔡成纲、张和平等各界知名人士出席开幕仪式。

鄂尔多斯市亿鸿集团董事长吴振雄致辞

鄂尔多斯市亿鸿集团董事长吴振雄致辞

北京民风礼仪文化促进会秘书长王洪迖致辞

北京民风礼仪文化促进会秘书长王洪迖致辞

画家田雷答谢致辞

画家田雷答谢致辞

开幕式嘉宾合影

开幕式嘉宾合影

  2016年,田雷在北京中华世纪坛成功举办了“家园·乡愁·乡情” 首次个人画展,经过了两年的精心筹备,田雷再次带着他潜心创作的艺术精品在北京荣宝斋展出。此次展出田雷人物画25幅、水墨葡萄25幅共50幅作品,著名国画家王成喜为画展题辞“紫气东来”,本次画展从6月2日开展至6月6日结束。

《荣宝斋》月刊主编、荣宝斋出版社社长助理徐鼎一接受媒体采访

《荣宝斋》月刊主编、荣宝斋出版社社长助理徐鼎一接受媒体采访

北京工美学会副秘书长孙大立接受媒体采访

北京工美学会副秘书长孙大立接受媒体采访

荣宝斋画院教授马海方接受媒体采访

荣宝斋画院教授马海方接受媒体采访

著名画家王成喜接受媒体采访

著名画家王成喜接受媒体采访

  田雷是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人,榆林传媒中心摄影记者、美术编辑。他自幼受到陕北秧歌、剪纸、民歌、说书、雕刻等民间艺术的熏陶,其父田治枝是与曾经给毛主席说过书的韩起祥齐名的说书艺人,对田雷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田雷画陕北风情万物,始终把人物作为绘画艺术表现的核心,这不仅仅是对父老乡亲“脊背天天朝上,脚腿日日奔忙”真实生活的回忆和再现,弥漫着浓浓的乡愁,更多的则是对黃土地的生态环境和陕北人生活的深刻思考,对黃土地生生不息生命意识的精神礼赞。他无论是画汉子还是画婆姨,也无论是画老人还是画小孩,还是老汉牧羊、包饺子、风车扬场、驴拉碾子、老幼相互哺食、艺人说书、层层窑洞等一幅幅生动的陕北民俗风情画卷,不娇柔不粉饰,把生活真实与艺术创造的形象塑造完美统一起來,具有较深的內涵和强大的视觉冲击力,能瞬间勾起人们对家乡对亲情的美好回忆。田雷笔下的葡萄,信笔挥洒,疏放有致,任意性情,意趣横生。用笔用墨,变化丰富,构图新巧,主题突出。或斜倾一枝,或布满一架,疏密得当,虚实相间,浓淡相宜,画面清新淡雅。以小写意法刻画葡萄,晶莹剔透,青翠欲滴,饱满温润。以大写意笔墨点染枝叶,或根蒂蟠虬,枝蔓缠绕;或摇曳飘逸,纷披错落。有的作品配以灵动的鸡犬虫鸟,画面静中有动,更加鲜活。一串串葡萄,生动逼真,跃然纸上,不仅挑动人们的视觉,就连味觉和触觉也被瞬间打开,让人从画作中领略到“秀色可餐”之境。

人物画

人物画

 水墨葡萄

水墨葡萄

  著名国画家王成喜说:“田雷原来画人物画,造型非常讲究、非常扎实。他现在转画葡萄,在笔墨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他画的葡萄,不管是从造型、色彩还是用笔上,都给人感觉活灵活现,观赏性和艺术性都很强。”


关键字: 内容标签:荣宝斋,田雷,中国画荣宝斋 田雷 中国画
下一篇:水墨行旅│张志中水墨艺术展即将在大连开幕_水墨-艺术-参展-艺术-水墨||上一篇:文艺复兴时期的“高科技”_首都博物馆-绘画-展览-绘画-透视-耶稣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