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调整期内当代写实人物画市场_写实-艺术家-影响

编辑:张桂森 来源:艺术市场
 

  编者按:

  时至今日,当代写实人物画作为中国水墨与西方写实绘画理念相融合的绘画方式,吸纳了时代新元素,被各人物画家呈现于画面,以表现当下社会“人”的新形象。但论及整个艺术品市场,我们无法闭口不谈的便是当下艺术品行业所面临的市场调整。不同以往,此次市场的调整如潮水般来势凶猛,影响波及范围很广。那么,它是否也严重影响到了当下写实人物画的市场呢?面对市场的调整,写实人物画未来如何?这便是本期“说市”所要讨论的问题。

  讨论一

  自2012年至今,很多传统艺术家的书画市场都面临艺术市场的大洗牌,与“洗牌”相伴的是艺术市场的低迷,很多艺术机构与平台都做出了相应的调整,您是怎么看又是怎么做的?

  合肥艺约艺术公司董事长、艺术市场评论人 张艺林(以下简称“张”):在我看来,这次艺术品市场的全面、深度调整,已经不是内部洗牌这么简单。此次大萧条对市场的影响范围之广、时间之长、调整之深,远远超过历次。我认为原因主要有二: 政治上反腐使得充当礼品的书画市场泡沫破裂;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人民币流通性减少。书画艺术品从古代、近现代到当代板块都有很大影响,当代板块市场所受到的影响因南北方地域上的差异而不同,南方的书画市场主要受经济下行的影响,而北方不仅受经济到了上的影响,更受到了礼品书画市场的影响,其中最为明显的则是山东、北京等书画市场较为活跃的地区。调整带来最为直接的影响便是艺术家作品价格及流通性的骤降。与北方有所不同的是,南方书画市场,以安微为例,无疑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艺术家的作品流通性下降较大,但在价格上受到的影响幅度较小。

  一直以来,我们对于在礼品书画市场中那些文化、艺术价值较低的艺术家都很少触及,对于上涨速度过快的艺术家保持警觉,其作品在我们画廊中所占的比例较小,尤其自2011年这些画家价格暴涨之后更是很少涉及,而是将更多的资金投资于一些作品价格被市场低估,没有人为炒作,作品质量较高的艺术家身上。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这部分艺术家抗跌能力和长期收益会逐步得到释放和认可。今年下半年以来,安徽市场已经开始呈现出缓和的迹象——作品的价格和市场流通性虽不如以前,但流通性却有缓慢增长的态势。在当前这种政治、经济环境下,市场会分化严重,从过去的普涨变为艺术家涨跌互显,一大批前期市场暴涨,过度透支市场的艺术家价格会暴跌,一些美学价值、艺术价值不高的艺术家被出局,进而引起一大批特别是举债经营的画廊倒闭,我们甚至无法去避免这一系列情况所带来的后果。整个市场格局已经改变,再也不会回到过去。

  太和艺术空间董事长 贾廷峰(以下简称“贾”):我认为此问题应从两方面谈及。首先,目前艺术市场面临的调整与以往的调整不一样,我从事艺术市场经营、策展、批评这个行业已近25年,是中国艺术市场第一波参与其中的人,几乎参与了艺术市场发展的所有进程,从没有到有到繁荣再到调整直至现阶段我们所经历的再调整时期。在我看来,这次艺术市场的大调整是“动真格”的,任何艺术市场参与者在此过程中若还存在不切实际的想法都是一种幻想,过去中国书画市场中大多数画家均面临“出局”,并且再无翻身的可能,只有极少数人会在这次市场的洗牌中保留下来,“被出局”的大多数艺术家则会被全新的另一批人所代替。

  其实,这个局面的发生我在5、6年前早已预见到,也反复写了很多相关的文章。对美协、画院等机构我都持反对的意见,我认为这些机构的存在严重阻碍了中国艺术市场的健康发展。在这方面,我早有充分的准备:在798艺术区这近七年时间里,太和空间合作过很多艺术家,但其中约90%的艺术家均为体制外艺术家,所以此次艺术市场的调整对我而言不存在影响,我只做我喜欢的艺术与艺术家,并且乐此不疲,我合作的艺术家很少因市场调整而跌价。

  讨论二

  在整个当代书画市场中,人物画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时代,艺术市场的发展自然要围绕着人物画家,那么在您看来,选择人物画家有何标准?

  张:对于人物画家的选择,首先,写实人物抑或写意人物并不是衡量艺术家的标准,应该追溯其作品成型后所传达的意识,以及是否能够反映出艺术家的真实情感。选择一个艺术家首先要看一个艺术家是不是已经取得的了一定的学术成果,是否在全国或至少一个地域影响了当代以及后辈艺术家。而不依据他们是否为体制内艺术家,名气大小、价格高低,是否为博士等前提条件作为标准来衡量艺术家。成功的艺术作品应该反映出艺术家真实的生命体验。例如何家英早期作品中所呈现的就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女性形象,作品中对人物的情感描述与作者本身的状态是有一定关系的。三、四十岁的田黎明在改革开放之初的年代,用朦朦胧胧初恋般的情感描绘出那种使人有“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之感的年轻女性作品。再譬如作为女性画家的王仁华笔下那种亦真亦幻、荒诞魔幻的现实主义女性形象,完美地呈现出作为徽州女人那种孤独、冷艳、隐忍的性格特征。这些人物画家所创造的源于本心的艺术形象,不断拓展了写实人物画的边界,影响并改变了中国人物画的发展路径。

  贾:在798近7年的经营当中,记忆中为写实人物画家策划的展览少之又少,我本人不太喜欢也不甚看好写实人物画。为数不多的一次是为信王军策划的“民国先生”展览,信王军用两年时间画了近100幅超写实的民国大佬,但这与写实人物画本身并没有太大关系,将其定义为观念艺术甚至是行为艺术在我看来更为合适,这个展览的初衷是由于社会过于浮躁而为了传达“民国精神”,并对这些老先生怀以致敬。若抛开写实人物画这个框架,我对艺术家的选择上有以下标准:第一,深入了解中国的传统;第二,关怀当下的社会;第三,了解各国的艺术文明与思潮,并有自己独特的想法;第四,作品中有自己原创的绘画语言。这几项标准缺一不可,否则对艺术家的发展而言,则长远不了。一味追求复古与无根据的“创新”都是不可取的,要在传承优秀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加以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创造一种崭新的艺术。

  讨论三

  以您实际的市场经验来看,就人物画的市场接受度而言,您认为人物画在市场发展中存在怎样的优势或劣势?

  张:在我看来当代的人物画家在市场的发展中更具优势。在宋元明清时期,人物画所占的分量并非很重,自近现代以来,由于社会的多元发展,带来艺术文化上的交流与对话使目前的人物画发展无疑早已超过山水画与花鸟画。当代中国画以人物画主题性创作多、发展快、面貌多元,取得的成绩最大。赵建成和苗再新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在写实人物画领域走在了前面。当代写实人物画在市场的发展中存在南北地域性接受度上的差异,形成了其在南方地域市场接受度上不如北方,年轻人接受度普遍不如中年人的特点。

  贾:我对写实人物画涉足不甚太多,从历史角度而言,写实人物画也许对喜欢它的艺术群体有很高的价值,但在我看来,我不认为它在市场的发展中具备优势。

  讨论四

  在此次艺术市场变革的背景下,您怎么看待调整期的当代写实人物画市场,它们的一、二级市场受到了怎样的影响?

  

  张:对于调整期的当代写实人物画市场,在我看来其一、二级市场下降是大概率事件。究其原因,已不是单纯的艺术市场因素,是政治、经济环境的改变造成的艺术市场经济效应的弱化。现阶段藏家群体对艺术品的收藏,及各文化机构对艺术作品的交易,均持以观望态度。人气、资金的重新聚集需要一定的时间。

  贾:受徐悲鸿、蒋兆和体系影响,众多当代水墨写实人物画艺术家中我最看好的莫过于王子武。因为写实人物画就其绘画手法而言,仅是造像,丢失了笔墨本身的趣味性与中国艺术家对于艺术“尚意”的创造。在我看来,中国写实人物画不论从油画角度抑或国画角度均难以超越西方,写实人物画的市场好与坏均不在我所涉及的区域。

  讨论五

  作为画廊、拍卖行等艺术市场机构中最具发言权者,依据您多年对艺术市场变化规律的认识与经验,结合当下时代的发展,您认为当代写实人物画在未来艺术市场的走势如何?

  张:在我看来未来的艺术市场之中人物画会必定会占据一定的优势。中国画的发展自近代以来基本上是以人物画为主,每个时期的人物作品所呈现的时代特性、人文历史以及社会环境的不同,都是显而易见的。花鸟画与山水画的发展从古至今已经达到非常难以超越的高度,而人物画因每个时代的“人”所具备的精神面貌与时代特征有所区别,所以人物画发展较其他画种而言,在创新上更为容易。再加之社会的不断发展所带来的东西方艺术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绘画材料的丰富,绘画手法以及艺术语言的创新,都给人物画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展示其更辉煌面貌的利好条件。

  贾:对于此观点,出于我个人对艺术的喜好与判断,我不看好也不认为写实人物画于未来会有良好的发展空间,相对于人物画我更喜欢如关良、林风眠等艺术家的作品,因为这些作品中还保留传统笔墨趣味和抽象表达,更接近中国传统文脉的“尚意”人物画。目前写实人物画的发展若要超越徐悲鸿、蒋兆和几乎不可能,只有另辟蹊径,在其他方面有新的创造才有可能有进一步的发展。


关键字: 内容标签:
下一篇:五彩缤纷绘六一__第三届少儿国际美术节狂欢庆_陕西-中国-副主席||上一篇:幸福像花儿一样(我给邵妈妈办画展)_质朴-如花-看了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