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首届国际博物馆馆长论坛——“艺术博物馆的_江苏省美术馆国际_中国江苏省艺术博物馆

编辑:陈峰 来源:江苏美术馆
 

  “首届国际博物馆馆长论坛”——“艺术博物馆的未来发展趋势分论坛”于5月27日、28日在江苏省美术馆隆重举办。

  本次论坛由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吴为山担任学术总主持,江苏省美术馆馆长徐惠泉担任会议总主持。来自海外和中国的三十多家博物馆与美术馆的馆长、策展人和学者们,围绕“艺术博物馆的演变”和“在艺术、民族学与文明之间”两个议题,分别介绍了各自所在馆的历史演变及地域特色。并通过探讨展览案例、教育活动、艺术家互动等等,成功分享了各自在建馆及运行中的宝贵经验。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吴为山担任学术总主持

  江苏省美术馆馆长徐惠泉担任会议总主持

  论坛现场

  论坛现场

  吴为山馆长在论坛的主旨发言中反复提及了中国政府基于文化层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决心与展望,这也是本次论坛的一个核心议题:“艺术博物馆的未来发展趋势”。来自西方古老博物馆的各位馆长,已经向中国的同行传递了博物馆学的百年历史,与围绕馆藏品早已发展成熟的研究机制。近三十年来,西方美术馆遇到了与中国美术馆既高度相似又截然不同的挑战。比如大家都在面对文化遗产保护的严峻课题,在巴黎、在兰斯、在贝桑松、在第戎,美术馆人为各种有形和无形的文化遗产保护而努力。但也同样在法国,在香堡,就像让·道松维尔先生提到的那样,反博物馆化,强调内在的文化形态,这对正处于建设黄金期的中国同行来说,的确是一种有价值的思考,引发我们对所处行业的危机感与整个城市生态系统的反思。

27日上午  论坛主题:艺术博物馆的演变

会议主持:徐惠泉(江苏省美术馆馆长)

杭间(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

尚塔尔·乔尔杰尔(法国奥赛博物馆前总策展人)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 张子康

  法国贝桑松市博物馆总馆长 尼古拉·秀拉皮尔

  法国兰斯博物馆总馆长 乔治·马尼耶

  奥地利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馆长 萨比娜·哈格  

  法国香堡国家领地总干事 让·道松维尔

  法国第戎市博物馆与遗产馆总馆长 大卫·里奥托

  英国国家美术馆策展人 科林·威金斯

  来自卢浮宫阿布扎比博物馆的特殊经验,展现了国际资本与旅游业对传统博物馆重新包装的惊人效果。正是为了看到未来,我们才要重新审视传统。象征着权威的经典艺术与欣赏传统,正面临着新的年轻社会群体的挑战,如女性主义的介入带来了全新的观察视角,也给传统艺术注入了新的生命力。让当代艺术从中得到启发,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关照现实,从当下出发。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的历任馆长都关注美术馆的“知识生产”问题,在这次张子康馆长带来的发言中,这样的生产模式已经进化为一套用以服务社会的“智识系统”。国际艺术博物馆的经验也告诉我们,发挥美术馆的教育功能,不是精英化与灌输式,而是通过行之有效而又潜移默化的手段,拉近与年轻一代的距离。中国的美术馆管理者也有着这样的忧虑,害怕年轻的观众远离美术馆,远离传统文化。这就迫使我们吸纳新兴的人文思潮与科技手段,不断督促美术馆与公众之间形成更为有效的互动关系。这表现在更具故事性的策展线索,这能让博物馆的叙事语言成为一个全新的有机体。尼古拉·秀拉皮尔先生把策展人称之为“设计师”,在中国的美术馆,我们也越来越依赖策展人的“设计”,让展览变得更有可视性与可读性。

27日下午  论坛主题:艺术博物馆的演变

会议主持:徐惠泉(江苏省美术馆馆长)

李磊(中华艺术宫执行馆长)

尚塔尔·乔尔杰尔(法国奥赛博物馆前总策展人)

  法国国立中世纪博物馆策展人 米歇尔·休恩

  新加坡国立美术馆副馆长 堀川理沙

  国立魁北克美术馆展览与公众部部长 克莉丝汀·肯西亚托丽  

  卢浮宫阿布扎比博物馆馆长 曼纽尔·拉巴泰

  英国博斯博物馆馆长 艾德里安·詹金斯

  比利时王立美术馆馆长 米歇尔·德拉盖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 杭间

  加拿大蒙特利尔美术馆馆长 娜塔莉·邦迪尔

  欧洲艺术节协会成员 弗朗西斯·卡尔皮迪 

  法国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 苏菲·马嘉丽

  加拿大的蒙特利尔美术馆与魁北克文明博物馆,向我们分享了新技术带来的先进经验。包括心理学设备与传感器对观众欣赏习惯的收集研究、数字化对博物馆文明传播途径的新实践。无论是虚拟现实还是3D化、游戏项目还是手机应用,所有这些改变,都影响着每一层的文化能量。我们是知识的生产者、传统的守护者、是旅游业的参与者、是新科技的试用者,但同时也是学者。作为学术机构,一切都要回到美术史研究的起点上来。从严肃的艺术殿堂和传道授业,到如今人们希望到博物馆来体验、经历、娱乐,能够与这里的城市、与这里的现代化进程发生切实的关系。新加坡与香港的美术馆对自身地域特色的探索为中国区域性美术馆提供了成功的借镜。这两座亚洲代表性的美术馆能够自如地运用比较学的研究方法,展示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与碰撞,并在此之中提炼出具有高度自我认同性的美术馆DNA。

27日下午  嘉宾对话环节

  

  嘉宾对话现场

  江苏省美术馆馆长 徐惠泉

  广东美术馆馆长 王绍强

  湖北美术馆馆长 冀少峰

  深圳关山月美术馆馆长 陈湘波 

  浙江美术馆主持工作副馆长 应金飞

  法国奥赛博物馆前总策展人 尚塔尔·乔尔杰尔

  1936年,国民政府在南京这座城市建立了一座只有1326平方米的国立美术陈列馆,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专业性质的美术馆。而在2018年的现在,仅南京市,已分布着大大小小近200多家的类似机构。曾经,全球化对中国的美术馆来说似乎是非常遥远的概念,但现在社会的现代化,离不开全球化,文化亦是如此。在当今多极化世界的背景下,作为软实力的博物馆事业,正帮助人类社会寻找到能把我们团结在一起的新凝聚力。

  以27日晚在江苏省美术馆举办公共讲座的法国国立吉美博物馆为例,很多欧美博物馆都有着对全球文化长期而深入研究,各个地区的不同文化可以在同一空间中展开对话,生成内外的联系。“一带一路”的建设为中华文明参与新一轮世界性的交流与推广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但如何在国际的学术层面上建立更有效的对话机制,这就需要用放眼全球的经验,完成有深度的学术研究与展览策划。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需要的并不是对历史资料的静态叠加,而应该是富有温度和情怀的人文关注。从历史到当下,一个好的展览所能讲述的不仅仅是过往的故事,也预示着文明的未来。

28日  论坛主题:在艺术、民族学与文明之间

会议主持:徐惠泉(江苏省美术馆馆长)

王绍强(广东美术馆馆长)

谢拉·欧科内尔(大英博物馆资深策展人、馆史专家) 

  加拿大魁北克文明博物馆数字化项目负责人 安娜-罗拉·巴兹

  凯布朗利-雅克•希拉克博物馆研究与教学部部长 弗雷德里克·凯克  

  英国牛津皮特里弗斯博物馆馆长 万布鲁克芬·劳拉

  英国布瑞尔博物馆馆长 詹姆斯·鲁滨逊  

  比利时王立中部非洲博物馆馆长 基多·格里希尔 

  中国香港艺术馆馆长 谭美儿

  法国里昂汇流博物馆对外关系与传播部部长 塞德里克·勒赛克

  瑞士讷沙泰尔民族学博物馆馆长 马克·奥利维·孔塞

  艺术博物馆是思想碰撞的实验室,很多国际博物馆馆长也介绍了他们是如何践行,以开放姿态来包容多样性。艺术博物馆不应被封闭在高墙之内,文明也是同理。此次论坛的会议总主持、江苏省美术馆馆长徐惠泉在闭幕时的总结发言中指出:艺术博物馆的未来趋势不只一种,因其所在地域与艺术视角的不同,其未来发展也具有多样性。他呼吁,中国的美术馆应努力寻找到自身优势,站在学术性的高度与公共性的广度上将其充分发挥,最终形成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博物馆,参与到全球化的竞争与交流中去。

28日下午  嘉宾对话环节  

  中华艺术宫执行馆长 李磊

  山东美术馆馆长  张望

  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馆长 罗宁 

  北京画院美术馆副馆长 郑智威 

  大英博物馆资深策展人、馆史专家 谢拉·欧科内尔 

  论坛嘉宾合影


关键字: 内容标签:江苏省美术馆,国际博物馆馆长论坛,艺术博物馆江苏省美术馆 国际博物馆馆长论坛 艺术博物馆
下一篇:《最后的晚餐》表达了些什么_文艺复兴壁画最后_犹大约翰意大利||上一篇:波纳尔那位有洁癖的爱人_皮埃尔·波纳尔马_不喜欢移居本名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