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西里·康定斯基《Improvisacion Diluvio》,1913年
艺术大师康定斯基是抽象艺术的先驱之一,除了诸多艺术杰作与著作外,他还曾作为代表成立过一个为时不长的艺术团体——“青骑士”。谁曾想过,当初这个一战之前活跃于德国慕尼黑的艺术小团体,对后来现代艺术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甚至,若不是其中的一段爱情,也许今天人们就很难欣赏到青骑士的艺术风采了。
青骑士、蓝骑士
“青骑士”是一战之前活跃于德国的一场先锋艺术运动,当时一群以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为代表的艺术家们,创造出一种极具抽象形式的表现主义艺术。青骑士与在其之前的“桥社”一同对现代艺术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瓦西里·康定斯基《玫瑰灰》,纸浆板油画,59.85×48.58cm,1924年
“青骑士”的德文原名为“Blaue Relter”,来源于该艺术团体的一本艺术年鉴的名称。实际上它的字面意思是“蓝骑士”,而当时中文翻译为“青骑士”应有其更深层的考虑。首先,该艺术团体有不少关于“马”的代表作,而中文本就有“大青马”的说法;此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当时的翻译者心中,或许“青”是更好的选择。
弗朗茨·马尔克《蓝马》,布面油画,103.5×180cm,1911年
弗朗茨·马尔克作品
青骑士社创立于1911年,除了康定斯基之外,还有弗朗兹·马尔克(Franc Marc)、保罗·克利(Paul Klee)、加布里埃勒·穆特(Gabriele münter)等人。其中,穆特还曾与康定斯基有过一段长达14年之久的爱恋,并且这段恋情最后也成为青骑士社的艺术能够得以留传的关键。
保罗·克利《Senecio》,40.5×38cm,1922年
瓦西里·康定斯基《Cuadro con arqueros》
在这些激情与色彩肆意碰撞的画作中,不难看出青骑士们的艺术特征。他们反对直接模仿自然,主张在艺术中表现自我的感受。所以,他们的作品不仅色彩鲜艳、浓烈,线条和笔触也十分大胆、奔放,让人感到艺术家心中那份十足的刺激与躁动。
保罗·克利《Child and aunt》,44×46cm,1940年
保罗·克利《Heroic Roses》,68×52cm,1938年
其中,保罗·克利(Paul Klee)是一位最富诗意的艺术家。在他后来的作品中,能够看到来自印象派、立体主义、野兽派和未来派的影响,其画风也更多是分解的平面几何、色块面分割的走向。1920-1930年,保罗·克利任教于包豪斯学院,在那里结识了康定斯基等人,被称作“四青骑士”,在学院里可谓吸粉无数,有些类似于今天的“F4”。
保罗·克利《The Mask with the Little Flag》,1925年
保罗·克利《Crystal》,1921年
另外,弗朗兹·马尔克(Franc Marc)也是“青骑士”的重要成员之一。他对动物怀有强烈的兴趣与爱心。马尔克借助立体主义与未来主义的艺术形式,把动物在画布上重新塑造成为自然中的完美形体。其作品中的动物形象,总具有一种与外界环境相互和谐的结构。
弗朗茨·马尔克作品
弗朗茨·马尔克《梦》,布面油画,100.5×135.5cm,1912年
马尔克曾说:“我周围那些不纯真的人无法唤起我真实的情感,但不受沾染的动物们,再次让我感受到了美好。”所以,他在动物身上寻求到一种独有的纯真,对于人类则保持着怀疑的态度。马尔克、保罗· 克利、穆特与康定斯基等人,创造出一种抽象形式的表现主义艺术风格,他们的艺术充满了无限的激情与想象。
弗朗茨·马尔克作品
弗朗茨·马尔克作品
后来,“青骑士”的艺术创造随着1914年一战的爆发而被迫中止,“青骑士”宣布解散。如今,青骑士社的艺术作品在现代艺术中极负盛名,在慕尼黑多家现代美术馆和博物馆里均藏有许多他们的传世名作。其中,以慕尼黑伦巴赫美术馆的收藏最为著名。倘若游历到慕尼黑,人们方可前往美术馆一睹“青骑士”的艺术风采。
瓦西里·康定斯基《Interior》
“青骑士”的爱情
这些激情与躁动的“青骑士”,其大部分画作能够流传到今天,定离不开康定斯基与穆特的那场爱情。加布里埃勒·穆特(Gabriele münter)在她80岁生日时,将她所收藏的青骑士成员的全部作品捐赠给了慕尼黑伦巴赫美术馆,特别是康定斯基和她本人的作品。那么,为何这些画作在小半个世纪的辗转中会一直在她手中呢?
瓦西里·康定斯基《Trazo Blanco》,1920年
瓦西里·康定斯基《Lineas negras i》,1913年
穆特手中之所以拥有如此之多的“青骑士”珍贵画作,源于她与康定斯基曾经的那段师生恋情。1901年,穆特前往慕尼黑学画,而康定斯基正是她的老师。第二年,两人在外出写生途中坠入了爱河。康定斯基极其欣赏穆特的才华,当时的社会不鼓励女性从事艺术,但穆特极为出挑,可谓是先锋女性的代表。
加布里埃勒·穆特《坐在扶手椅上写字的女士》,1929年
瓦西里·康定斯基《la cantante》
1903年,他们开始了同居生活,这种情侣关系一直持续了长达14年之久。穆特无比崇拜他的这位老师,康定斯基也极为欣赏自己的这位学生,他们无论在生活还是艺术中,都互相爱慕并缠绵着。甚至,在他们热恋的这一阶段里,二人的艺术创作也极为相似。
瓦西里·康定斯基《Iglesia en murnau》,1910年
加布里埃勒·穆特作品
1904年之后的四年里,穆特随着康定斯基游历了法国、瑞士、荷兰、意大利等多个国家。1909年,也就是游历结束之后,穆特在慕尼黑附近的穆尔瑙买下了一所房子,供他们二人夏天来这里居住和创作。此外,康定斯基作为俄国人,自然会有不少俄国朋友来访,所以这所房子也曾被当地人称为“俄国房”。
穆特与康定斯基在穆尔瑙的“俄国房”前
加布里埃勒·穆特作品
这座其貌不扬的“俄国房”,曾是青骑士的艺术家们探讨艺术、喝酒聊天的首选场所,就连“青骑士”这个名称和团体宗旨也是在这里诞生的。它不仅见证了“青骑士”艺术发展的各个重要阶段,并且还保存了青骑士社团成员的诸多画作,以及康定斯基与穆特在此创作的许多艺术作品。
瓦西里·康定斯基《蓝色之山》,106.7×97.8cm,1909年
加布里埃勒·穆特作品
一战爆发后,穆特和康定斯基的关系也随之破裂,穆特离开了德国,而康定斯基则独自回到俄国。战争期间,穆特一直在斯德哥尔摩等待战争结束后与其会合,而康定斯基却通过信件终止了两人的情侣关系。
这对穆特造成了极大的感情伤害,她在艺术中释放着悲伤的情绪。在爱恨交织的情绪中,穆特度过了余生。直到去世之前,她一直居住在穆尔瑙,那个充满回忆的地方。
加布里埃勒·穆特作品
之后,康定斯基又回到了德国,他想起自己曾在穆尔瑙留下的诸多画作,便执意向穆特要回。为此,二人展开了旷日持久的诉讼,最终于1927年,这场诉讼以康定斯基放弃对这批作品的所有权而划上句号。
瓦西里·康定斯基作品
就这样,穆特拥有了相当大数量的画作,它们一直被藏在穆尔瑙那所房子的地窖里,正因为这个原因,这里也被称为“百万地窖”,而实际上这批作品的价值远远不止百万。后来在纳粹时期,许多现代派艺术被斥为“颓废艺术”而惨遭毁灭。1937年,纳粹还曾在慕尼黑举办过一场“1910年以来德国颓废艺术作品展”,青骑士社以及康定斯基等人的作品也包括在内。
瓦西里·康定斯基《Ovalo rojo》,1920年
这些当时流传在外的现代艺术作品在展览过后无非三种下场:烧掉、被一些纳粹官员占为己有,或是拿到瑞士拍卖换取金钱。而藏于“百万地窖”中的大批画作,却无比幸运地逃过了纳粹的毁灭,保存至今。
加布里埃勒·穆特作品
谁也不会料到,在这位看上去并不起眼的女人家中的地窖里,竟会有这么多价值连城的艺术品。这里封存了关于“青骑士”的一段往事,它们自诞生于此便得到了意料之外的庇护。而这些如今在拍卖会上被各国藏家们争相抢拍的画作,都不过是穆特记忆深处“青骑士”留下的时光痕迹。
关键字: 内容标签:青骑士社,康定斯基,德国表现主义青骑士社 康定斯基 德国表现主义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