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唐城考古队公布了西安市隋唐长安城东市遗址的部分考古成果,目前已发现各类遗迹单位173处,出土各类遗物约1500件。
唐代的“东市”,隋称“都会市”,西近太极宫,东北紧邻兴庆宫,周边多为皇亲国戚和达官贵人宅邸。
东市遗址最早发现于上世纪50年代后期,遗址占地约1平方公里,平面近似正方形,四周围以夯土墙,内部以井字形大街等分为九宫格状。2015年至2017年年底,西安唐城考古队主要对东市东北部遗址进行了勘探和发掘,除北部的池址和中部东西向主干街道外,还发现了道路、渠道、房屋基址、作坊遗迹、砖井等遗迹。
据西安唐城考古队负责人李春林介绍,考古发掘出的池址为文献中提及的放生池。考古工作者在放生池底发现了水生物遗迹,也发现了一些佛教造像,结合文献记载,推测这里此前还存在祭祀和超度活动。
东市内的作坊遗迹残存有简易建筑遗迹,在15米见方的区域密集分布有灰坑、井、窖等配套设施遗迹。其中一灰坑中出土有汉白玉石料和汉白玉粉末,李春林推测该作坊有加工汉白玉器的业务。
此次发掘出土的遗物多为砖瓦类建筑构件,其次是陶瓷器,还有大量骨器骨料、玉器、铜器、铁器和铜钱等。李春林告诉记者,文献中记载东市内有笔行、酒肆、铁行、雕版印刷行等,写有“□家酒店”字样的瓷壶底片正好印证了史书记载东市内有酒肆的说法。
关键字: 内容标签:唐城考古,西安唐城考古 西安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