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艺术的“挑衅者”如何创造艺术?_迈克·凯利当代艺_艺术器皿艺术博物馆

编辑:罗书银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a href=http://www.sinology.cn/mess/w18yish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艺术</a>家迈克·凯利

艺术家迈克·凯利

  迈克·凯利(Mike Kelley)是过去20多年来最有影响力的美国艺术家之一,他的风格多变,在美国流行文化、现代主义和传统文化之间进行大胆尝试。他所创作的意象大多都具备极强的心理隐喻。

  青春与音乐

  1954年,迈克·凯利出生在底特律郊区小镇上的一个天主教家庭。他的父亲在一个公立学校负责维修工作,而他的母亲在福特汽车公司的行政餐厅做厨师。

  迈克·凯利《天主教鸟屋》,1978年

迈克·凯利《天主教鸟屋》,1978年

  上高中时,凯利痴迷于底特律重金属音乐的亚文化。在那时,他与另外三位艺术家:吉姆·肖(Jim Shaw)、尼亚加拉(Niagara)及凯莉·罗兰(Carey Loren)共同组建了一支前朋克噪音乐队,名为“消灭所有怪物”(Destroy All Monsters)。他们创作出来的音乐作品与反正统的政治观念,以及达达主义的戏剧效果巧妙地联系在了一起。

 迈克·凯利《记忆器皿墙 #58》,2009年

迈克·凯利《记忆器皿墙 #58》,2009年

  1976年,他获得了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Universityof Michigan,Ann Arbor)的艺术学士学位,后于1978年获得加州艺术学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heArts)的艺术硕士学位。

  “另类”的艺术家

  上世纪70年代末的美国社会在寻找着一位救世英雄,而此时正是迈克·凯利从加州艺术学院毕业的时刻,他毫不犹豫地走上了艺术的旅程,试图用自己的力量为这个社会做些什么。

迈克·凯利《记忆器皿墙 #58》,2009年

 迈克·凯利《质量与价值的平衡》,2001年 

  从那以后,凯利开始投身于单人表演、图像、文字、绘画及特定场域的装置艺术。作为一位艺术的“挑衅者”,凯利的许多表演作品都以讽刺手法揭露美国文化中黑暗的一面。

迈克·凯利《坎多 2B》,2011年

迈克·凯利《坎多 2B》,2011年

  以此同时,他也开始创作综合着大型绘画作品的多媒体装置。逐渐,凯利发展出了一系列构思新奇的视觉及行为艺术作品。1982年,他创作了第一件视频作品《香蕉人》,其中的人物是从儿童电视节目《袋鼠队长》(Captain Kangaroo)间接演化而来。两年后,他与其他两名艺术家共同在洛杉矶当代艺术博物馆演出了一场长达八小时的作品《崇高》(The Sublime),在艺术界引发了不小的反响。

迈克·凯利《坎多 3》,2007年

迈克·凯利《坎多 3》,2007年

  在几年的行为艺术表演之后,凯利开始渐渐地转向制作能脱离现场表演而存在的艺术品。1986年,他停止了表演,但是一种思想永远地保留在了他的艺术之中,即对于青年文化、无秩序状态的迷恋。

  在凯利一系列由普通手工艺材料组成的雕塑中,他重新利用了旧货店的玩具、毛毯和已磨损的毛绒动物玩具,继续着他在艺术生涯中不懈探索的有关记忆、创伤和抑止的主题,展现了艺术家所谓的“共同的虐待文化”。

迈克·凯利在基克拉迪艺术博物馆展览现场图,2017年

迈克·凯利在基克拉迪艺术博物馆展览现场图,2017年

  1988年,凯利创作的一系列“垃圾画”(Garbage Drawings)在洛杉矶受到极高赞誉。有着深刻洞悉力的他,以一件件平凡的艺术品倾诉着自己的心声,表达着对于艺术与众不同的见解。

迈克·凯利在基克拉迪艺术博物馆展览现场图,2017年

迈克·凯利在基克拉迪艺术博物馆展览现场图,2017年

  1995年,他创作了《教育建筑综合体》(Educational Complex),一个以他曾经的学校作为原型的建筑模型,代表了他独有的、标志着被压迫的创伤美学策略。这也成为了凯利后期作品的灵感。

迈克·凯利《教育建筑综合体》

迈克·凯利《教育建筑综合体》

  凯利在1999-2010年间创作的“记忆器皿”(Memory Ware)系列,向世人展现了日常生活中细枝末节的魅力。这一系列作品全部使用了最寻常的家用物件,如瓶子、相框和烟灰缸等,使被遗弃的物品重新获得了生命的意义。或如艺术家本人所说,他“赋予”了闲置物品“新的生命”。

迈克·凯利在当代艺术博物馆展览现场图

迈克·凯利在当代艺术博物馆展览现场图

  凯利作品中的毯子、毛绒玩具以及珠宝,似乎暗示了不在场的主人,尤其是女人和孩子。这一系列作品似乎让人想到上世纪70年代参与到女权主义艺术运动中的艺术家们,他们试图用作品来展现传统手工艺的精美,从而将传统的女性家庭手工技艺提升至一个新的高度。

迈克·凯利《记忆器皿墙 #27》,2001年

迈克·凯利《记忆器皿墙 #27》,2001年

迈克·凯利在基克拉迪艺术博物馆展览现场图,2017年

迈克·凯利在基克拉迪艺术博物馆展览现场图,2017年

  凯利这样讲述在自己的艺术生涯中总结出来的创作理念:“对比及解释约定俗成的理念是如何塑造和产生了不同的意义,将不同门类的现成材料进行重组,从而挑战人们的心理预期”。

迈克·凯利在豪瑟沃斯纽约18街空间展览现场图,2015年

迈克·凯利在豪瑟沃斯纽约18街空间展览现场图,2015年

  2012年,凯利在洛杉矶的南帕萨迪纳(SouthPasadena)住所中自杀身亡,享年57岁。

  曾经的坚守

  凯利的艺术生涯跨越了40年的光阴,在这期间他创作了丰富多样、雅俗共赏的作品。他批判约定俗成的审美模式,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又一个新颖的艺术理念。

迈克·凯利在法国巴黎吉莱纳·哈瑟诺特画廊展览现场图,2000年

迈克·凯利在法国巴黎吉莱纳·哈瑟诺特画廊展览现场图,2000年

  凯利被认为是一个后现代主义的重新占有者,他曾经用排水管音乐理论诋毁电波,用辛辣的反唯灵论揭露抽象概念中的真相,对行为艺术、剧场、装置艺术进行革新创新,如此特立独行于时代艺术的浪潮之中。

  迈克·凯利《坎多 10B(爆炸后的孤独堡)》,2011年

迈克·凯利《坎多 10B(爆炸后的孤独堡)》,2011年

  凯利的一生或许无法用某个特定的词语来总结与形容。在旁人眼里,他似乎是一个“怪人”,一个逆时代潮流而行的“另类”。然而,就是在这样的阵阵非议中,他选择了坚持做自己,坚持自己独特的思想与见解。也正是这样的他被世人铭记,而非淹没于红尘。


关键字: 内容标签:迈克·凯利,当代艺术,艺术家迈克·凯利 当代艺术 艺术家
下一篇:晏子:为朱鹮疯狂的女画家_晏子_油画日本俄罗斯||上一篇:王同山大草书法诗词情怀(之十八)_书法艺术文化_书法家平安夜翰墨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