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演艺圈唯“流量”“粉丝”“人气”,愈加不唯“演技”“作品”的大环境下,《演员的诞生》和《声临其境》两档节目可以说敏锐捕捉到了“演技”这个点,进而打开不同的切口,重新唤起业界对演员专业功底的讨论和重视。
前者通过邀请正在上升或已经成名,甚至是稍显过气的演员来到这个舞台,让他们重新演绎影视剧的经典片段,再由三位导师章子怡、宋丹丹、刘烨分别加以点评。最终,演技上受到好评的蓝盈莹、周一围和翟天临进入了总决赛,周一围夺得了第一季的冠军。后者的出现也是迎合了行业热点,因为现在的流量小生、小花们演戏几乎全是配音,季冠霖、边江等配音演员几乎承包了八成以上的大热作品,不敢想象离开这些配音演员,主演们自己的声音会让角色失色多少。而《声临其境》则聚集了一众实力派,让观众感受一把何为“声音会演戏”,没有评委、没有冲突,只有展示和分享。
两档节目虽然口碑不一,但共同催生了“演技类”综艺。《声临其境》总导演徐晴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不排除这类节目会成为综艺的下一个风口,而她做这档节目的初衷也很简单,就是让演员对这个行业有敬畏心。节目播出三期以来,赵立新、朱亚文成为圈粉最多的演员,为什么?因为专业功底过硬,赵立新配的两段《魂断蓝桥》和《功夫熊猫》(英文版)惊艳全场,和剧中人物完全契合;朱亚文配的《亮剑》和《白鹿原》也是无限接近了李幼斌和张嘉译的原声,可塑性极强。
“这两档节目都试图从纯娱乐性质赋予一定的行业意义,在表演和文化间建立一定的关联度,对行业也有积极的意义。相对过去让明星去做各种和本职工作毫无关系的游戏或任务,它们都是让演员回归到职业本身,展现出他们更自如的状态。”乐正传媒董事彭侃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相比竞技类、喜剧类以及慢综艺类,彭侃认为,所谓的“演技类”综艺从模式的角度上看还是有所创新的,“像《演员的诞生》这类表演类的节目,国外都没有特别成功的先例,因为表演不像唱歌,不太能走到观众心里,观众也不太能欣赏得了。《演员的诞生》通过挑战演技和影视化改编,还是体现出创新性的。《声临其境》这个节目是有原创性,这个题材更难处理,台词离不开表演,有表演的话又会削弱声音的元素。”此外,国内的综艺节目势必背负着收视的重压,这也会让节目变得没有那么纯粹。不可否认的是,《演员的诞生》在后期就明显没有处理好两者的关系。“由于收视率的压力,节目势必会寻找话题和爆点,可能会在嘉宾的言行上做一些引导,在环节的设置上也要寻找趣味点,但这又会背离节目的初衷。如果这些节目要卸下收视率的包袱,从题材本身去体现表演和声音的专业,对整个行业应该更有借鉴意义。但这对国内的综艺节目来说太难了,因为最终还是要看收视率的嘛。”至于“演技类”节目会不会成为下一个风口,彭侃倒是并不看好,“两档节目都体现出了一定的创新性,但不敢说就代表新风口。因为这俩节目都是一线卫视推出的,花了很多的钱,请了很大咖的阵容。据说《演员的诞生》投资2.5亿元,这样的盘子也不是哪个卫视就能操作的。” 冯遐
关键字: 内容标签:演技,议论,热播,综艺节目,演员,思考演技 议论 热播 综艺节目 演员 思考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