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快综艺”的“霸屏”,还是“慢综艺”的走红,都有其深层原因。综艺节目兴起之初,受众以青年人居多,快节奏、多明星、强剧情更适合他们的口味,于是制作者“麻辣鲜香”一起上,密集笑点、紧张比拼成了节目“标配”。然而,人的口味不会一成不变,“快综艺”节目遍地开花,观众容易出现审美疲劳。再往深里看,繁忙的都市生活、沉重的工作压力,反而让年轻人产生了对田园风情的向往、对安宁生活的希冀、对传统文化的回望。适应这种向往“慢生活”的社会心理,“慢综艺”节目应运而生,其恬淡、温情、静谧的基调,戳中了当下一些人的“痛点”,“慢下去”的同时也实现了“热起来”。
“慢综艺”不像“快综艺”那样剧情强、节奏快、笑点多,拿什么来增强对观众的吸引力?一要在内容上去伪存真,还原生活本来的样子,比如《向往的生活》《青春旅社》等节目虽也有特定设置,但总体上不设限、无任务,主打安静观察,不以故意编排的剧情来强化矛盾,而在自然而然的生活场景中发掘趣味、发现人心。二要在主题上坚守正能量,给观众以暖心治愈,比如《见字如面》《朗读者》等节目主打 “文化牌”“情感牌”,一封封穿越时空的书信依然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让人们在静心倾听的同时沉浸在真情、真心中。三要在表现上加入创新元素,适合年轻观众的审美需求,比如《中餐厅》《三个院子》等节目在借鉴国外同类节目长处的同时融入“中国风”,既有创新的内容,又很接地气。总之,“慢综艺”的“慢”,不是让人一笑而过,而是要启迪观众多一些生活思考和人生感悟;也不追求一炮走红,而是慢慢探索、深思熟虑,提高自己的原创能力,形成自己的节目风格。
说到底,综艺节目成功与否与快慢无关,因为潮流不断变化,而快慢都有各自的受众群。快慢与否不是判断一种节目样式好坏的标准,决定一个节目能否长盛不衰的根本还在于内涵。“快综艺”的典范之作《快乐大本营》《非诚勿扰》《天天向上》堪称“常青树”,“慢综艺”能否锻造出类似经典,仍需努力。这些年来,综艺节目频现“抄袭风波”,有的被指抄袭外国模式,有的则被指抄袭国内同行,而从央视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等备受好评的几档综艺节目来看,国内电视台不是做不出优秀原创节目,只要摒弃急功近利,让综艺节目既有口碑又有热度并非不可能。因此,“慢综艺”努力的方向应是追求内涵、追求品质,贴近生活、更接地气。只有从内容、形式上不断创新、常变常新,最大程度实现与观众的互动,才能让“慢综艺”真正成为荧屏一道永恒静美的风景。张敬波
关键字: 内容标签:才是,快慢,王道,综艺节目,内涵才是 快慢 王道 综艺节目 内涵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