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旅游大国。然而,伴随这个旅游大国而生的是“中国式旅游”,游客带给景区的除了收入,还有涂鸦与垃圾。在国外一家市场调研机构的调查中,中国游客名列“最差游客榜”第二名。
其实,在国外“到此一游”的行为,与国人的不文明习惯密切相关。在国内,很多人都已经习惯了过马路不等红灯的“中国式过马路”、到景区文物刻字涂鸦的“中国式旅游”。但当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之时,这种不良习惯便让中国人成为了“差评游客”。
这不禁令人们开始反思:国人为何在旅游途中如此“不文明”?
“埃及神庙刻字”风波在被媒体曝光后,刻字者的父母道歉,坦言“孩子犯错误,主要责任在大人监护不到位”。孩子的父母固然有他们做的“不到位”的地方,但从我们不应将这责任全部推到家庭上。孩子的这种错误岂止是由于父母的“不到位”造成的,更源于社会的“不到位”。而这种“不到位”源于社会中人们司空见惯的习惯。
如今,孩子们在各种“中国式习惯”中耳濡目染,只能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因此,我们应该做的不是过分苛责这个犯错的孩子。因为他的行为就像一面镜子,清楚地反映出了当下社会的问题。倒是我们应该反躬自问:是什么塑造了这种让我们都感到羞耻的行为?又是什么让这种令人羞耻的行为变得屡见不鲜?
毫无疑问,整个社会环境都对这种行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事实上,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我们每天都在塑造着这个社会的“习惯”。我们对文物涂鸦的视而不见、付之一笑,甚至随手涂鸦都让整个社会养成了这一系列不良习惯。那么,这孩子的错误,无疑是要我们每个生活在这社会中的人来承担。
当然,这种不良习惯的改变,只靠网络上的人肉搜索和谩骂无法解决。具体说来,是要靠整个社会对不良习惯的零容忍,并且以每个人的言行改变当下的“中国式习惯”。
反思埃及神庙事件,“中国式习惯”似乎成为了整件事的罪魁祸首。但我们应该看到,这种习惯的背后正是我们每个人的一言一行。对于“到此一游”中折射出的“中国式习惯”,只有改变自身言行才是一剂良药。
关键字: 内容标签:到此,言行,折射,习惯,改变到此 言行 折射 习惯 改变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