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兴教寺恐难退出申遗 官方:僧人不愿住新生活区(3)

编辑:秋痕 来源:中国新闻网
 
兴教寺
兴教寺是唐代樊川八大寺院之首,也称护国兴教寺,位于西安城南约20公里处,长安区杜曲镇少陵原畔。是唐代著名翻译家、旅行家玄奘法师长眠之地。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玄奘从印度取经回来以后,倾注全部心血译经19年,公元644年圆寂于玉华宫。遗体运回长安,安葬在西安市东郊白鹿原上。唐高宗非常敬重玄奘,将其奉为国宝,为他的去世曾经举朝致哀。诏令将玄奘的遗骨于总章二年(669年)迁葬到长安以南的少陵原上,同时修建寺院,以资纪念。唐肃宗为玄奘的舍利塔题写了塔额“兴教”二字,从此取名兴教寺。
兴教寺曾因战乱被烧毁,唯一幸存下来的是玄奘和他两位弟子的舍利塔。大雄宝殿、藏经楼等建筑则为民国时期重建。
玄奘塔现立于兴教寺塔院正中,塔背嵌有唐文宗开成四年(830年)写的《大遍觉法师塔铭》。玄奘塔为砖造,总高21米,五层,平面方形,仿楼阁式。左边的陪侍塔中,安葬着他的弟子圆测法师灵骨;右边的陪侍塔中,安葬着他的另一位弟子窥基法师灵骨。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不愿,生活区,僧人,退出,申遗,恐难,官方,兴教寺不愿 生活区 僧人 退出 申遗 恐难 官方 兴教寺
下一篇:兴教寺恐难退出申遗 官方:僧人不愿住新生活区(2)||上一篇:"凤凰"收费后去商业化:居民不从事商业活动可获奖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