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教寺位于西安市长安区杜曲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今有1300多年历史。2012年7月,兴教寺作为佛教传播史上著名人物唐代高僧玄奘法师的舍利墓塔,因见证玄奘法师经丝绸之路西行取经的历史事件,反映了唯识宗对东亚佛教发展的影响,同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大雁塔、小雁塔等五处遗产点被中国国家文物局列入“丝绸之路中国段首批申遗名单”。
2013年3月,当地政府称因丝绸之路申遗需要,西安兴教寺面临大规模拆迁,主要拆除的是寺院僧人生活区的僧寮、斋堂、方丈楼等。埋葬玄奘及徒弟的奘塔、窥基塔、圆测塔、大雄宝殿、法堂、照心楼、藏经楼、卧佛殿等原址妥善维护。以保证塔和寺院发展的基本历史信息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此事一经披露,迅速成为网络热点,质疑抨击之声不断,台湾学者白先勇、内地饰演“孙悟空”的著名演员六小龄童等纷纷对兴教寺进行声援,舆论多指当地借着“申遗”的契机进行商业旅游开发,呼吁加大文物保护力度,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赵晓宁告诉中新社记者,为配合此次申遗,新建的兴慈楼、方丈楼、斋堂、僧舍等,由于建筑体量、密度过大,与兴教寺塔环境风貌不相协调,包括丝路申遗文本编制总负责人陈同滨在内的一批专家建议拆除。“目前陕西省文化遗产研究院已出具方案,对藏经楼、南山门、卧佛殿和大雄宝殿等年代久远的建筑全部进行整修。”
近年来,一股“申遗热”席卷中国内地,很多景点打着文物保护的旗号纷纷申遗,一旦申遗成功,对旅游业产生的带动效应不言而喻,同时也引发景点管理方、决策者、部分专家和设计单位等多方的利益博弈。
赵晓宁透露,兴教寺塔未“申遗”之前,西安市长安区政府曾有意打造“兴教寺佛教文化旅游景区”,同时也进行了前期招商活动,2011年的“西洽会”上,与西安曲江大明宫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兴教寺佛教旅游文化景区合作框架意向协议》。随后继续与一些开发商和文化企业接洽,由于丝绸之路申遗的启动,该项目随即停止。
西安市申遗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11日下午回应称,目前,兴教寺塔作为丝绸之路申遗点之一,已由中国政府正式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并列入今年的考察计划。新建的僧寮、方丈楼、斋堂等建筑,与兴教寺塔环境风貌不相协调,按照保护规划要求,与寺院达成一致意见拆除后,重新选址、规划,以保障僧众生活及宗教活动的有序进行。
官方强调,遗产的真实性、完真性、科学有效的管理、以及利益相关者的支持等是世界遗产申报的基本要求,兴教寺的申遗工作将在充分尊重寺院意愿的情况下进行。(完)
关键字: 内容标签:西安,景区,拆迁,否认,面临,申遗,建文,官方,兴教寺西安 景区 拆迁 否认 面临 申遗 建文 官方 兴教寺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