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请您谈谈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怎样的特点?
童明康: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有四大特点:
其一是种类丰富。不仅包括《世界遗产公约》中规定的所有类型:文物类,如长城、莫高窟;建筑群类,如明清故宫、武当山古建筑群;考古遗址类,如殷墟、秦始皇陵,还包括《操作指南》中规定的文化景观,如杭州西湖、庐山,以及历史城镇,如丽江古城、平遥古城。其二是分布地域广泛。平原、山区、沙漠、海岛、高原都有分布,最远的两处世界文化遗产地相距3400多公里,高差最大3060米。其三是时间跨度大。史前人类遗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与开平碉楼时间跨度超过50万年。其四是文化多元。不仅有汉文化为主导的遗产地,还有少数民族文化的代表,如布达拉宫是藏文化的代表,丽江古城是纳西族文化的代表,而莫高窟则是丝绸之路上多元文化交融的实物例证。
记者:当前,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面临着一系列压力和挑战,如经济建设、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环境改变、旅游发展等,形势十分严峻。
童明康:不错。比如,全球气候变暖以及极端天气的频繁出现对中国世界遗产造成很大影响。2008年5月的四川汶川大地震不仅夺去了很多宝贵的生命,也对世界遗产青城山都江堰的古建筑群造成了很大破坏。越来越频繁的台风裹挟暴雨,对福建、广东等地的遗产本体安全构成巨大威胁。
大规模的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以及旧城改造是我们面临的又一挑战。一些不当的新农村建设破坏了历史村落的格局、环境和风貌,割裂了人与自然长期互动形成的和谐关系。城镇化迅速吞噬城市周边的文化景观,大量农村人口的涌入迫使历史城镇的街巷尺度、交通吞吐量、建筑密度及基础设施因扩容而面目全非,国际社会关注的历史城市景观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此同时,历史村落人去屋空,历史建筑因缺乏维护而损毁。错误观念指导下的旧城改造常常造成历史街区被打造为“假古董”的仿古一条街或成为焕然一新的街区,失去其遗产价值。
世界遗产地面临着巨大的旅游压力。绝大多数遗产地一旦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游客量就会激增。世界遗产委员会在审议缔约国世界遗产申报项目时,越来越关注遗产地是否就此做好了充分准备、实施了科学防范。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遗产地面临的旅游压力尤其突出。例如故宫,根据科学测算,日游客承载力是2万人,可是在旅游旺季,日游客量实际可达12万—13万人,2012年预计将突破1500万,平均日游客量为4万多人。
记者:中国世界遗产面临的这些压力与挑战,是带有国际普遍性的。因而,中国的实践从某种角度讲是在为国际提供经验。那么中国做了哪些切实有效的工作?
童明康:中国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巨大挑战,有时表现得更为尖锐。
从拥有第一批世界遗产至今,25年来,中国政府始终重视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健全法律体系、完善管理机构、建立监管体系、实施保护工程、重视研究宣传和注重国际交流。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中国 世界文化遗产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