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博物馆把秦桧坐像“请进来”陈列非常不妥是可以肯定的,那个所谓艺术家的作品在塑像的名目上——《跪了492年,我们想站起来歇歇了》——已有哗众取宠之嫌。岳家后人义愤也是可以理解的,但采取这样一种方式轮到在下有点儿不舒服,分明感受到了我们这个日益强调法治的社会的某种“丛林”状态。一个本该由社会作出的对历史人物如何评价的问题,似乎变成了两个家族之间的是非恩怨问题。在公众的舆论压力之下,江宁博物馆自然会审时度势,实在无需岳家后人赤膊上阵。
早几年还有一则新闻,道是生活在河南平顶山岳飞与汝州金兀术的后人,“终于抛却历史恩怨,实现了第一次握手”。金兀术乃何许人也?上世纪八十年代,刘兰芳的评书“说岳”风靡一时,有过那段经历的国人对其中的金国四太子兀术(完颜宗弼)都会耳熟能详,那是敌方最主要的军事将领。“你有金兀术,我有岳少保”,民谣更明白地道出他的地位正相当于咱们的岳飞。秦桧之毁我长城,长的就是他们的志气。但是,两家的后代坐在一起了。在见面会上,岳飞后人、全国岳飞思想研究会副会长岳玉顶说:“过去的一切皆成历史。我们两家能够聚到一起,对于后人来说,也有一定的历史意义。”金兀术的后人、完颜氏研究会汝州分会负责人完颜本玉说:“祖辈的恩怨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如今都已成为历史,相信我们会成为好朋友。”这种认识应该说是比较理性的吧。
反观去江宁博物馆的岳飞后人说:“一些大一点的城市,我们岳家和秦家是不通婚的。”据说,在一些地方,因为杨家将的故事,杨潘两姓也有绝不通婚的。比方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在粤东北山区的一个杨姓村落进行田野调查,那里就是这样。放在从前的宗法社会尚可理解,在今天真的有些不可思议,只能说时代进入了21世纪,但理该扬弃的某些宗法意识仍然非常浓厚。秦桧干了什么,与他的后人何干?祖宗的事情正该由祖宗承担,后人不必代为受过,更不必迁怒于当年仇家的后人,把仇恨不断地延伸下去。
我倒很想知道,平顶山的岳飞后人该如何看待江宁博物馆的秦桧坐像,以及如何看待秦桧后人。未知哪路记者能发现这个新闻线索,跟踪一下。(潮 白)
关键字: 内容标签:坐像,恩怨,博物馆,秦桧,不该,家族,两个,江宁坐像 恩怨 博物馆 秦桧 不该 家族 两个 江宁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