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长江特聘学者、副院长刘泉声是话题讨论的主要人物。2009年7月起,刘泉声成为武汉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并于同年11月就任副院长;此前,他曾于2007年受聘为“泰山学者”,在山东科技大学兼职。刘泉声的兼职行为何以遭到质疑?
现象的普遍和现象的合理与否是两回事。清华大学教授肖鹰认为,教授的职务在现代社会中是非常重要、严肃、崇高且具有重大社会责任的公职,在任何国家,这个职位的声誉和薪酬在工薪阶层是偏高的,获得这个职位也需要有相当的资质,应当是其专业领域的优秀人才,履行这个职位,要全力以赴才能名副其实。
目前,国内各大学争各类排名,排名高底,已经成为了学校政绩的首要指标。在国内排名体系中,无论官方、还是民间比如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或国家、省部级认定的各类“人才”教授,具有高额的排名积分,拥有他们,大学和相关学科的排名就会飙升,而且也会相应加大资源优势。肖鹰认为,这种大学竞争体制,就导致各高校出高招、奇招哄抢“明星教授”或“官僚教授”做招牌。这些超级教授分身无术,大学也只将他们招牌,一个出钱,一个出名,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就形成了“招牌教授幻影兼职”的“中国铁律”。肖鹰说,中国之所以出现名教授兼职太多这种状况,是的结果。
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认为,名教授兼职的情况复杂,一方面兼职教授确实要具有知名度、影响力,对学校科研有辅助作用,经过本校允许是没有问题的;一方面教授也有社会工作,兼职属于正常现象,但如果过度,耽误学校工作就不合适。
北京大学教授洪子诚退休后,曾有学校聘请他为教授,他都没敢答应。一方面大概由于他不喜欢热闹,另一方面,也怕承担不了责任。他说,一些学校聘请教授,有的有实际目的,或者希望设立博士点,或者希望成为重点学科,“如果我去了以后,目标达不到,心里会很惭愧”。他表示,有些学校的层次或某个学科实力不够雄厚,聘请知名教授会对学术研究、提升学科建设有促进作用。但是这一行为如果纯粹为利益驱动,名教授只是挂个名,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就另当别论了。
洪子诚认为,聘请兼职教授应该在制度上严格一些,包括承担的课程、如何指导学生等等,以及在学校工作的时间。洪子诚曾在日本待过两年,比较了解日本大学教授的制度。他谈到,日本对教授要求很严格,在日本上课,不能随便停课,包括参加学术会议,都不能随便请假。如果不能做到,可能就会终止合同。中国的高校管理相对松驰,可能跟教授太多,人浮于事有关。洪子诚说,有些高校甚至要落实多少“海归”的指标,这有点可笑。但其实,这些问题怪底下学校,怪教授,都是找错了方向。如果不是教育行政化、官场化过于明显,学校也就不会有这样的规划。
关键字: 内容标签:学界,身兼,看法,教授学界 身兼 看法 教授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