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美美不懂底线,媒体要懂”
“郭美美:从未想做全民公敌”,“郭美美:不想因为我,让老百姓对红会失去信心”,“郭美美:我没有伤害纳税人的感情”……当《嘉人》、《南方都市报》、《云南信息报》等大规模刊登郭美美母女专访时,人们惊讶地发现,媒体似乎成了这对母女“洗白”自己的工具。
郭美美专访在时尚杂志《嘉人》最先刊登,立即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网友炮轰杂志“把一个备受争议的小女孩整成了上流社会的大明星”。随后《南方都市报》对她进行专访,以含混立场详尽实录郭氏母女道白,对明显的谎言、不当的观点不加筛选与批判,被大众质疑“有为郭美美解脱之嫌”。
面对公众的指责,《嘉人》于昨天凌晨发微博,为“选题不妥当的问题”道歉。记者联系《嘉人》杂志社时,工作人员拒绝接受采访,并表示目前没有任何人可以对此事作出回应。《南方都市报》记者王星则坚持认为自己做了一篇很好的采访,只是一个“浅薄姑娘被报道呈现出来”,认为被炮轰是因为“未能满足一些观众的黑幕期待”。
媒体连续专访郭美美,网友“清和园”难掩失望情绪:“中国已经进入没有美丑只有利益的时代了。”对此,南京师范大学新闻系教授王少磊认为:“发行量确实是媒体的一个诉求,但如果只追求出位而不考虑道德底线,最终将会付出破坏口碑的代价。”郭美美说,大家都认为宣传她就丧失了媒体的底线,她甚至不明白“媒体的底线到底是什么?”“媒体的底线就是大众的底线,特别是主流媒体,要以服务大众为目的。”南航社会学副教授张杰指出,“她不明白可以,但媒体不能不明白。”
值得庆幸的是,在少数媒体和郭美美互相利用、各得其所时,一些知名媒体对她说了“不”。北京一家报纸13日晚撤掉了近三个版对郭美美的专访,《财富》杂志拒绝了郭美美的专访邀请,该杂志记者王晨认为:“郭美美如脱离红十字会,专访无意义。”
面对一个伤害大众感情的人,媒体在报道时应当怎样树立自己的态度?《财经》副主编罗昌平认为,不是不可以报道,但媒体“有责任过滤郭氏明显说谎内容”。张杰进一步强调,倡导正确的价值导向,是媒体责无旁贷的义务。
关键字: 内容标签:我们应该,怎样对待,郭美美我们应该 怎样对待 郭美美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