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季羡林遗产被盗案今日开庭 333万鉴定价款成焦点(2)

编辑:秋痕 来源:中国新闻网
 
333万余元鉴定价款将成争议焦点
据了解,虽然包括故宫文物专家在内的4位国内专家鉴定确定被盗6000册藏书的价值,但是由于被盗藏书有别于其他商品,同时也有别于文物,所以333万余元被盗物品的鉴定价款,将成法庭争议的焦点。
此前最好的案例是前些年海淀警方曾经破获了一起“天价葡萄案”。两名外地民工因为嘴馋,偷吃了科研所培育多年的“科研葡萄”,按照一般葡萄的市场价,一筐葡萄最高值不了百元钱,根本够不上犯罪。但是民工偷吃的是科研葡萄、“天价葡萄”,导致研究所多年的研究成果付之一吃,鉴定价值使得两名民工被批捕。此案后在社会上产生很大争议,最终以两名民工未被追究刑责而告终。
昨天记者了解到,如果王如和方咸如本人没有聘请专业律师为其辩护,法院也会指定律师为二人辩护。相关人士分析,两被告人的律师如果专业水平高,肯定会对333万余元鉴定款提出质疑。控辩双方在被盗的6000册藏书是否能值333万余元上肯定将有一场激烈之辩。
案情回放
生前住所被盗 作案者为前管家和前秘书干女儿
2009年12月16日中午,海淀区燕园派出所接到季羡林之子季承110报警:称北大朗润园13号公寓原季羡林先生住所被盗,季羡林先生生前大量藏书和文物失窃。其中,有明确数目的线装书就有4351册,此外还有嘉庆殿本全唐文4大箱和全套二十四史,丢失书籍总数将近5000册。警方很快锁定嫌疑人为方咸如和王如,其中方咸如原为北大保安,10多年前被季羡林前秘书李玉洁推荐成为季羡林在朗润园家中的管家,季承与季羡林冰释前嫌后,方咸如被季承解雇;王如则是季羡林前秘书李玉洁的干女儿。
案件侦破后,由于出现了此事界定为盗窃还是因纠纷引起的财物流失以及被盗物品该如何定价?侦查机关内部出现分歧,所以案发后大约一年的时间,公安机关和检察院对季羡林遗产被盗案一直三缄其口,使该案显得异常神秘。
今年3月本报记者从独家渠道获悉,此前一直由海淀警方负责侦查海淀检察院批准逮捕的方咸如和王如,升级由市检一分院诉至北京市一中院。起诉书指控方咸如在王如的唆使之下,于2009年12月15日20时许采用破窗入室的方式进入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朗润园13号公寓201号季羡林故居内,秘密窃取各种书籍、塑像等大量物品(经鉴定价值共计人民币3339195元)。后王如在得知被害人报案后,又伙同方咸如将所盗财物转移至他处藏匿。
王如、方咸如作案后被查获归案,被盗物品已追回并发还。
据悉,由市检一、二分院提起公诉的案件,一般量刑都在无期徒刑到死刑之间,所以季羡林遗产被盗案升级由北京市一中院审理,意味着两名被告人可能会面临无期以上的刑罚。
(李罡 来源:北京青年报)


关键字: 内容标签:价款,开庭,遗产,鉴定,今日,焦点,季羡林,被盗案价款 开庭 遗产 鉴定 今日 焦点 季羡林 被盗案
下一篇:独孤意"贬"关羽成被告 专家:历史人物有啥名誉权||上一篇:《盗墓笔记》将申报茅奖 南派三叔:心情“茅盾”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