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贫乏的年代,民俗表演既活跃丰富了市民的精神生活,也给民间艺人一个创收乃至生存的机会,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表演和赢利的空间,民间的民俗文化得到发扬光大,许多民间绝技才不致失传,许多文化瑰宝,才得以通过这种方式保存下来,并成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这当然也成为当地文化积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如今,生活中的民俗在现代生活方式冲击之下,有不少甚至已经无可挽回,而用于表演的民俗,也日渐式微。民间艺人后继乏人,传统绝艺濒临失传。传统节日早已少有“传统味”,春节年味渐淡,当然也是一种必然。年味渐淡,让春节越来越缺乏吸引力,以至早已有人提出要“保卫春节”。其实,在春节大力举办传统的民俗活动,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就是一种最实在、最到位也最有效的“保卫”。
无疑,春节是传承、弘扬民俗的极好契机,春节也需要民俗来营造年味。在春节这个最为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里,展示展演各种各样的民俗,既可丰富节日文化生活,让传统民俗重新回到我们的生活中,让过年更有年味,同时也有利于激发、调动民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性。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无疑是从根本上的保护、传承和弘扬。也因此,在春节举办庙会之类的活动,为传统年俗,其中包含的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舞台,除了全社会的广泛参与,更应是政府主导的过年重头戏。(钱夙伟 原题:有民俗 才有年味)
关键字: 内容标签:才有,民俗,春节才有 民俗 春节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