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信息时报)
申遗成功本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可接下来的做法却“让你欢喜让你忧”。让你欢喜的是,申遗成功了,景区升级了,饱览世遗的感觉自然也会随着“升级”;让你扫兴的是,门票要涨了,想看大好风光,可得要多备一些银子才行。
“申遗一成功,门票就飙升”,莫非这就是申遗的目的?
公众没法不发出这样的质疑。据了解,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福建土楼,在一度声称不涨价之后集体涨价了,包括张家界、西递宏村、承德避暑山庄、九寨沟、黄山、武当山在内的许多景点门票价格,也都是在其成为世界遗产后大幅提高的。看来,一申遗就涨价,已成为“明规则”。
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意见重点工作分工方案》,要求景区门票价格调整要提前半年向社会公布,建立以游客评价为主的旅游目的地评价机制。但为了涨价,丹霞可谓早有准备,申遗成功的掌声犹在,便及早向社会公布了涨价信息。涨价的理由自然十分铿锵——保护和建设措施的力度加大,肯定有些成本会要相应增加。
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在听证之类的程序过后,涨价将很快变成现实。
本来,在申遗成功之后,景区应该进一步提升旅游环境质量,以便更好地回馈公众,回馈社会。可令人遗憾的是,景区在申遗成功后,立马变成了地方政府的“摇钱树”。可惜的是,景区的“身价”是高了,而景区的民本属性和公益期许却渐行渐远了。
关键字: 内容标签:民本,景区,涨价,门票,渐远,渐行,属性,申遗,成功民本 景区 涨价 门票 渐远 渐行 属性 申遗 成功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