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季羡林独子欲上法庭讨财产 北大:公益捐赠受保护(1)

编辑:秋痕 来源:京华时报
 

国学大师季羡林(2002年)。 中新社发 赖祖铭 摄

随着季羡林独子季承的出现,“季羡林藏品外流事件”的关注焦点逐渐从是否有人偷画转移到季承与北大之间的财产之争。昨天,季承表示,已经在做进入司法程序的准备。而此前一直被指有偷画嫌疑的原秘书杨锐也称,将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通过司法程序还自己清白。 
  >>关于捐赠
  季承:准备走司法程序 
  季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父亲之前给北大的捐赠是不合法的,是无效的。“我们,包括我的子女都认为,这些财产都是季家的。捐赠,我们也不反对,但是要合理合法。即便我们把财产要回来,今后如何处置这些财产,有一个方向仍然是捐赠。” 
  “没有别的路可走的情况下,只能进入司法途径。”季承表示,目前正在做这方面的准备,但在正式进入司法程序之前,还是希望能和北大领导通过沟通的方式进行调解。至于家中的藏画是否在追讨范围之内,他表示还不清楚,只能找回来再说。 
  至于具体的起诉对象是谁,他表示需要到时咨询律师。他认为捐赠不合法,除了之前提到的其中有祖父、祖母的财产外,还有其他因素,但不便透露。他同时表示,季羡林已经知道他追讨捐赠的事,“父亲和我都有自己的态度,合适的时候会和大家说。” 
  对于网上有人说他争夺财产,他表示“按照法律,我们家的东西就应该是我的,不存在争夺一说”。他表示,每个人都有言论自由,他只是做自己认为该做的事,“别人想说就说吧”。
  北大:公益捐赠受保护
  对此,北大有关人士表示,关于捐赠不合法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如果季承要通过司法途径来废除季老与北大之间的捐赠协议,那么季承首先应该起诉的不是北大,而是季老。此外,季老与北大之间的捐赠协议,并非是普通的财产赠与合同,而是一项公益性的捐赠。北京大学作为国立大学,代表国家和社会接受季老的捐赠,有责任、有义务保管好、利用好季老的藏书、字画、手稿等文化财富。北大早已在图书馆设立了专门的“季羡林工作室”。 
  对于捐赠协议,北大一直表示高度尊重季老的意见。北大相关知情人士表示,到目前,季老本人并没有向北大表示过有反悔捐赠协议的意向。同时,这笔捐赠不是一般性赠与,是严肃的公益性捐赠,具有特殊的法律效应,不能因为反悔而作废。根据《公益事业捐赠法》,北大的合法权利也依法受到保护。
  >>关于矛盾


关键字: 内容标签:独子,捐赠,法庭,公益,财产,北大,保护,季羡林独子 捐赠 法庭 公益 财产 北大 保护 季羡林
下一篇:传前统计局长邱晓华中海油任职 狱中著新书出版||上一篇:季家秘密不能说杨锐才沉默? 父子决裂因为保姆?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