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曾仅有的
3座8层以上建筑已拆除2座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在此次会议上指出,不少城市的决策者和规划建筑师们,不同程度的轻视、甚至抵制已有建筑。比如,在北京,改革开放以前,北京市8层以上的板状高层建筑总共只有3幢:即工会大楼、北京师范大学主楼和水产部大楼。这三幢建筑本应作为20世纪标志性建筑遗产加以保护,但是目前其中两座已被拆除,使20世纪遗产的历史链条不再完整。
不当使用让前门火车站
失去昔日风采
除了不被重视所带来的隐患,20世纪遗产还时刻面临着被改造的威胁。由于20世纪遗产往往是正在使用的“动态遗产”,产权人或使用者为满足当前需要而对其经常加以变动,处理不当就会影响20世纪遗产的整体风格和建筑质量,甚至伤害城市民众的“集体记忆”。
单霁翔举例说,在北京,位于天安门广场东南角的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俗称前门东站,是我国铁路的早期建筑,也是20世纪遗产中的“老大哥”。今天人们看到的百年老站早已失去了昔日风采,在建筑顶层“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的大字下方,是5个更大的字——“老车站商城”,喧宾夺主,而车站里面则布满了商店、摊位。
名人故居
遭遇“保护性破坏”
“保护性破坏”也是20世纪遗产保护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
单霁翔介绍,几年前,北京市有关部门对名人故居进行了较系统的调查,核实在四个城区内共有308处名人故居。然而,目前,这些名人故居只有8处被辟为博物馆、纪念馆,仅占总数的2.6%,还有少数名人故居实施挂牌明示,而绝大多数名人故居淹没在杂乱无章的建筑之中,鲜为人知。由于缺乏管理、保护和修缮,大多数名人故居早已失去了当年的风采,许多院落房屋年久失修,院内地面坑洼,自建房丛生,原有建筑格局遭到破坏。(记者 丁肇文)
关键字: 内容标签:堪忧,文化遗产,现状,破坏,保护,世纪堪忧 文化遗产 现状 破坏 保护 世纪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