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是谁占了我们的故宫? 单霁翔:把殿宇还给游客(2)

编辑:秋痕 来源:中国新闻网
 
“把红墙内的殿宇还给游客”
走在故宫里能真切感受到,故宫有两道墙:一道是外围的灰色城墙,又称“紫禁城城墙”。“灰墙”四四方方,四角有角楼,南有午门,北有神武门,东西分别有东华门、西华门。
灰墙内便是高约8米的故宫红墙。红墙并不像灰墙那样直来直去,而是围绕不同的建筑群,形成“院落”和“胡同”。红墙内的面积大约占故宫整体面积的2/3。
而在灰墙内、红墙外的地带,有不少是故宫里的“城中村”。记者看到,不少院落挂着锁,透过贴着封条的门缝,可以看到里面的破落景象。始于2002年的故宫大修,首先把重心放在中轴线周边的开放区域上,一些非开放区域则年久失修。
单霁翔此番提出的“把开放面积提高到76%”,增加的这31%的面积,很多都来自红墙外、灰墙内的一些非开放区域。
单霁翔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扩大开放面积将从四个方面着手:
首先通过修缮使更多的文物建筑保持健康状态,实现对公众开放。
然后通过调整展览布局,合理扩大开放空间。比如修缮后的慈宁宫、寿康宫都将设立与其风貌相符的展厅,与南部的武英殿等展厅共同组成西部开放区,吸引更多的观众从中轴线分流过来。
同时,将收回故宫进行管理的文物建筑,经过修缮后科学合理地利用,增大故宫开放空间。如被修缮成为大型展厅的午门雁翅楼,以及紫禁城北侧的大高玄殿,经过科学规划也会采取适当的方式对公众开放。
还有就是调整办公科研用房,把红墙内的殿宇还给游客。到2016年,将红墙以内目前存在的办公设施、科研设施、服务设施等迁出,实现“红墙内无办公区”,把红墙以内整体作为故宫博物院的陈列展览、接待服务、观众参观的空间。
然而,自家的办公场所好搬,有些占着故宫古建筑的外单位却很难“送出门”。
我们需要一个完整的故宫
过去几十年,故宫里的古建筑曾一度被外单位占用。“长期以来,故宫被外单位不断蚕食,今天这一组房子占了,明天那一个单位进来了,几十年就这么过来,最多的时候,有13个比较大的单位在故宫办公。现在,这些单位慢慢地都被请出去了,而且故宫开始收回院外一些属于故宫产权的地方,比如御史衙门、大高玄殿、端门,使得发展空间大大拓展。”单霁翔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把外单位请出去
收复历史上被长期占用的古建筑群,被认为是近10年来故宫博物院所做的史无前例的基础性工作之一。
端门地区之前所属混乱,存在诸多胡乱收费、档次不高的展览与商户,影响了故宫的形象。
按照文化部确定的“端门在2011年‘五一’前划转给故宫博物院”的指示精神,故宫博物院常务副院长李季,与国家博物馆党委书记黄振春,分别代表故宫博物院和国家博物馆,于2011年4月29日正式签署了端门划转协议书。
“我们十分珍惜此次端门地区的归属调整,端门地区的使用将坚持公益性,坚持为观众服务。”单霁翔表示,“对于故宫博物院来说,它的正门就此大大地往前推进,午门和端门之间形成了一个非常大的文化广场,使得观众在进入到紫禁城之前能够享受到很好的服务,比如改善购票环境,为观众提供饮水、咨询、轮椅等公共服务,使参观变成更为愉快的过程。”
大高玄殿位于故宫紫禁城的城墙外、筒子河外的北部地区,也已划归故宫博物院进行管理,如今正在进行抢救性的修缮,经过科学规划也会采取适当的方式对公众开放。同时,在它附近的内务府御史衙门也同样回到了故宫的管理范围。
单霁翔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无论是御史衙门、大高玄殿,还是端门、皇史宬(明清两代的皇家档案馆,又称表章库,位于北京天安门东边的南池子大街南口),在明清时期都是紫禁城的一部分,和皇家宫殿建筑群浑为一体,密不可分。几任故宫院领导都恪尽职守,遵循故宫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原则,力求还原紫禁城原貌,做了大量工作。近年来,从御史衙门,到大高玄殿,再到端门及两侧朝房,一座座文物建筑得以回归,紫禁城更加壮美。”


关键字: 内容标签:故宫,殿宇,占了,还给,游客,单霁翔
下一篇:“拍假”犹如销售地沟油 艺术家应杜绝粗制滥造(1)||上一篇:是谁占了我们的故宫? 单霁翔:把殿宇还给游客(3)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