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百姓凭啥纳税又买票 景区公共资源成了谁的摇钱树(2)

编辑:秋痕 来源:北京晨报
 
畸形的文化产业
北京晨报:近年来,各地都在推动旅游经济的发展,各种自然人文景点票价不断上涨。对此,您怎么看?
秋风:这是对旅游经济的一种认识偏差,并不是卖门票就等于旅游经济。其一,公共资源本身不该收费,因为它不是某一个人的、某一个地方的,也不是某一个部门的,任何人和机构没有权利收费。其二,既然是经营,总要有商品,有真正的付出,自然资源是天然生成的,文化景观是前人的遗迹,那么经营者付出了什么呢?收门票就等于把这些原本就有的公共资源当作商品来卖,显然是错误的。
北京晨报:是什么原因让收门票成为一种定势呢?
秋风:首先是对旅游经济认识的错误,其次是对公共资源认识的错误。很多地方把公共资源圈起来收门票,其实是把它当作了私有财产,别人不能看,看就要收费。
真正的旅游经济
北京晨报:那么,旅游经济的概念是错误的吗?
秋风:那倒也不是,旅游经济本身没有错,是人们理解错了。把公共资源当作私有商品、收门票赚钱,恰恰不是旅游经济,而是变卖资源。
北京晨报:真正的旅游经济是什么样的?
秋风:真正的旅游经济,是在门票之外,通过商业的方式在服务领域产生,是围绕公共资源发展出来的服务业。一个人去旅游,总不可能看完了就飞走,他需要交通、饮食、住宿等诸多方面的服务,此外还有各种纪念品等,这些都是公共资源衍生出来的领域,发展这些领域才是真正的旅游经济。
北京晨报:为什么时常有人抱怨景点门票高而服务差呢?
秋风:还是观念错误,经营者不肯提高服务质量,人们不愿意常去,就只好把主意放在门票上,结果门票越来越高,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税收承担公共资源费用
北京晨报:我们知道,许多公共资源的维护可能需要一定的费用,不收门票让其如何维护呢?
秋风:公共资源的开发、维护确实会产生费用,这些费用从哪里来呢?不是从旅客身上获取,而是由税收来支出,国民交的税里面,本身就含有公共文化服务的部分。
北京晨报:如果用税收支持是否也需要收回投入呢?
秋风:不能,税收本来就是公共的,也本来就应该用于公共服务。它是不能要求回报的,更不能拿它当本钱用来赚钱。如果税收的投入需要回收,甚至回报,等于把向老百姓征税当成做生意,这是不对的。如果税收要回收,那么是不是回收之后返还给纳税人呢?如果要营利,是不是也要给纳税人分红?显然没有,也不能。


关键字: 内容标签:成了,摇钱树,景区,谁的,买票,纳税,凭啥,百姓,公共资源
下一篇:陈众议:文学理论到了该清理的时候||上一篇:千校一面还是来点特色 当下教育能否容下私塾(1)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