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前夕,本报向广大读者发出了“在今年清明节当日食素一天”的倡议,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
3月31日下午,在设于南岩轩茶庄的第262期《你说话吧》讨论现场,30余位市民网友齐聚一堂,在春茶的清香中,就“清明节吃一天素是否有意义”的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现场民意调查显示,90%的话友支持清明节食素的倡议,半数以上话友表示,自己会在清明节当天吃素一天。
本期话题讨论形成主要观点如下。
话友感受
食素:克己复礼过清明
追风(网友):清明吃素,克己复礼。就是在清明节这一天通过一种形式来表达内心的情感。一年之中就一天,因为缅怀先人,稍微克制一下自己的欲望不吃肉,应该能做到。我支持这个倡议。
罗继湘(长沙继湘美食董事长):作为餐馆老板,我会在清明节当天推素菜全席,这一天只要顾客点素菜,我就打五折。吃素对健康有益,我在这里呼吁我们在座的所有人去影响我们周边的人,通过10年、20年甚至50年,在中国把清明吃素推广开来。
张书龙(某服饰商店物管):我是一直提倡吃素的。清明食素我非常赞同,哪怕食素一天也是好的。
彭克(省煤炭厅设计院退休干部):我今年80岁了,讲话底气足,身体也硬朗,就是得益于吃素。我来自岳阳汨罗农村,小时候住在山里,那时候就是吃野菜。俗话说,蔬菜半年粮,我是野菜半年粮。我现在每天都吃一次素,现在大家生活中是餐餐有肉,但我很怀念吃素的日子。在乡下,吃素是靠自己的劳动,挖笋子、扯地菜都要自己去,既吃得健康,又锻炼了身体。清明吃素这个点子好!
云才哥(网络红人):吃素本身就是尊重自然环境,尊重生命,所以我们吃植物,不吃动物。尊重生命,就是一种对先人的怀念。
肖春珍(芙蓉路社区居民):清明节吃素我赞成!希望全社会都来响应和推广这个倡议,让全国都在这一天通过吃素来怀念逝者。
话友热议
清明食素,你愿意吗?
观点一:我愿意,食素健康时尚又环保
南宫浩(网友):如果您清明节没空回乡扫墓,那么吃一天素也是对祖先的一种祭奠。为了你尊敬的逝者,控制一下对荤食的欲望吧!吃素还有一个很多人不知道的妙处:吃素的人体味清新,出汗无异味。实话跟您说吧,就连上厕所都无秽气。
孔宁(芙蓉区企业退休员工):吃素是一种健康的生活理念。其实我们现在吃的很多东西都是多余的,是超出我们身体需要的,所以清明这天我们吃点小米粥,炒点青菜,对调理身体很有好处,我家里过年的时候都是吃素馅的饺子。另一方面,清明节吃素是缅怀先人,吃素是一种表达尊重的方式。所以清明节这天,我肯定会吃素。
彭建政(东方家具公司总经理助理):长沙晚报倡议素食,有人认为这可能是形式大于意义,但我还是会身体力行。每天大鱼大肉对身体不好,从健康的角度来讲,我是支持这种行为的。
曾检身(新河社区居民):我一个孙女,出生还没满100天,大人就给她吃鱼,开了荤以后,鱼啊肉啊都给她吃,后来因为便秘送到妇幼保健院才治好。医生说,千万不能给孩子吃太多肉,按理说10个月内的小婴儿不要开荤、不要见盐的好。看来吃素是一种科学方法,吃荤吃多了对身体不益。
罗继湘:宣传素食是我一生的追求。我今天来,第一是表明我的立场,我坚决支持清明节吃素。为什么?第一是环保。现在各种能源都在慢慢枯竭,如果13亿中国人在清明这一天都吃素的话,那是功德无量的。第二吃素是尊重生命,尊重人与自然和谐。第三是尊重先人,没有必要为了纪念先人而去杀害其他的生灵。提倡吃素,我们现在有这个基础,但是需要更多的推动。或许我们不能一下子改变这个事件,但我们可以影响这个事件。
柳惠群(湘雅路社区居民):第一,清明节是怀念祖先的,这一天如果吃素的话,更加能体现缅怀先人的意义。第二,吃素利于身体健康,现在富贵病、“三高”越来越多,经常吃素可以降低患病概率。第三,经常吃素也低碳环保,有利于创造一个绿色和谐的社会。
李菊初(长沙商业物流公司退休干部):清明吃素,我完全赞成。通过吃素可以体现我们祭奠祖先的诚心,很有必要。清明节那天,不但我自己吃素,还要劝导家里人也一起吃素。
葵花十八掌(网友):吃素其实也是一种时尚。我们社会中人经常参加饭局,有时候去的地方看上去很高档,其实吃的却并不是大鱼大肉,也就是泥蒿炒一炒,小菜两三碟,既别致又健康。现在不少俊男美女为了瘦身吃减肥药,在我看来,吃素比吃药好多啦。
观点二: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心意
杨光辉(华铭实业):从清明节本身来说,它是我们传承文化,通过缅怀来激励后人的节日。在多元的环境下,选择性多了,包容性也更强了,所以我认为,吃不吃素无关紧要,关键在于我们能不能记住清明节的意义,记住那些曾经为自己、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过贡献的人。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心意。
徐大山(粟塘社区居民):清明节是一个孝文化节,我们社区在搞文明扫墓的宣传,有一条标语是“厚养薄葬”,父母在生时我们要尊敬和关心他们,去世以后我们要记得在传统节日去拜祭祖先。素食有很多好处,但我个人还是不喜欢吃素。吃不吃素都好,重要的是要了解节日的意义,传递这种精神。我们现在清明节出去搞点健身活动,不一样还是这种意义吗?
陈国斌(长沙铁路总公司退休干部):吃素有好处,但不一定每个人都要去做,因为每个人的观念不同、信仰不同,吃不吃素是自由选择的。你愿意吃,吃多少天都可以,不愿意吃,也没关系。
话友思考
食素一天,有意义吗?
观点一:食素是重要的礼仪形式
一杯白水(网友):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仪是一种很重要的形式,有时候它甚至就是内容本身。比如,你参加葬礼,那肯定不可能穿红色衣服去的。我觉得媒体倡导在清明节吃素,就是希望通过这种形式表达我们慎终追远的观念,很有意义。
张瑜(网友):清明吃素当然有意义了,而且本人愿意践行。这个节日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精神——介子推的忠诚与大义。正所谓“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韩国方面,仍然保留在寒食节进行春祭的传统。我们又为何不能持续下来,难道又要被韩国抢去这个节日吗?!
崔启明(东郡社区居民):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但它的意义非常深远。只要有华人在的地方,就有清明节。每年清明,都有很多炎黄子孙从大洋彼岸飞过来,祭奠自己的先人。现在我们保持着这个传统,下一代或者再下一代还不知道有没有人给我们扫墓。清明吃不吃素在于自己,我愿意响应倡议吃一天素。我们在清明节这一天提倡吃素,少吃一天肉,少跳一天舞,具有象征意义,是让大家不要忘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颜永宜(马栏山社区居民):子欲养而亲不待。在清明这一天,我们应该把饮食提升到礼节的高度,克己复礼。
罗继湘:吃素这种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如果连形式都没有了,那内容就很可能被慢慢淡忘,所以我还是提倡一定要有形式。
观点二:食素让我们反思生活
金海航(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退休干部):看到晚报提出的清明食素的倡议,引起了我的反思。第一,这个倡议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丰富传统文化内容的好活动。第二,清明节弘扬民族文化,是对社会上一些六亲不认、人情淡漠的现象的批判。如果连自己的祖先都不记得、不重视,还讲什么孝道呢?还讲什么家庭、社会和国家呢?
微热咖啡(网友):和节气联系起来看吃素,我认为,这也是对我们现在反季节蔬菜的一个思考,再进一步,是对我们怎样顺应自然规律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考。比如,到什么季节该吃什么菜,过什么节日就应当依循什么样的礼法,这是古人总结出来的规律,我们不能乱了规律,乱了伦理。
吴涛(湖南读书会会长):清明吃素是一种形式,但如果把它延伸到精神的高度的话,是对我们传统文化的一种敬重。我们现在很多优秀文化正在被工业文明带来的一些东西所湮灭。这说明,我们社会在进步的同时要对自己进行反思,哪些东西是我们不能抛弃的?清明吃素我们其实完全可以做到,但是,我希望形式上的东西还要进一步延伸它的内涵,让清明文化长存。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尊重我们的先祖,尊重我们的历史文化,那么我们这个文化就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观点三:我们还应倡导“精神上的素食”
罗正坤(《华夏纪实》杂志社副总):最近,《长沙晚报》副刊有一个专栏,叫做“寄往天堂的一封信”,那些缅怀先人、怀念逝者的文字,至情至性,每一篇都能打动人的心灵。阅读这样的文章,好比是品尝“精神上的一道素食”。清明时节,我们何不也向那些铭刻在心的逝者写封信,表达我们的追思呢?这比那些拜祭祖宗烧苹果手机、烧iPad、烧纸扎大奔和“小三”的所谓时尚,可要强一万倍了!
话友释疑
食素是不是等于吃斋?
罗继湘:我们要把吃素和吃斋区别开来。吃斋是连葱姜蒜都不能吃,而且饮食时间有严格限制,对很多人来说还是做不到,但是吃素就不一样,所以一定要有所区分。
笑笑爸爸(网友):有些人由于口味或者习惯原因,觉得坚持不了素食,其实素食能改善我们的营养结构,搭配好了也是美食,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难吃。
话友建议
愿清明能更健康、
更文明、更绿色
云才哥(网络红人):清明节既要过得素雅,也要过得文明环保。清明节和植树节相隔不远,我们在清明扫墓的时候薅除了一些杂草,同时我们还要插柳植树。吃素当然是过好清明节的形式之一,我们还可以通过更多的形式来文明过节、绿色过节。
超时空阻塞(网友):现在有些人什么事都敢做,什么话都敢说,雷人雷语层出不穷,这是缺乏敬畏之心的表现。我们常说,举头三尺有神明,用食素这种形式来表达祭祀的感情,在这一天不大鱼大肉、停止娱乐活动,表达敬重和敬畏,非常有必要。吃几天素,对调配营养也很好。清明节,愿天气清明、身体清明、社会清明!
过江白龙(网友):提到清明,可能大家想到的就只是扫墓。其实,清明的习俗是丰富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打马球、蹴鞠、插柳、放风筝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因此,我希望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先人的深沉,也有向往新生的欢笑,真正变成一个别具特色的节日。
专家观点
清明食素,应时应景
李安鸣(湖南省食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我支持清明食素,理由如下:第一,清明是我国的特有节日,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之一,其意义是追思、怀念先辈的恩德,怀以庄重、感恩、沉思的心情,这就要求在饮食上不要吃肉食——动物(俗指有生命的),而要吃素——植物(俗指无生命的),这是一种文化习俗的要求。第二,季节上的需求。清明节处在仲春时节,万物生发,且气候多变,人的情绪不稳定,表现为容易兴奋、焦躁、易怒,吃素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心情平静,减少暴力倾向,有利于社会稳定。第三,有利于人的健康。现在人们的生活太好了,“高蛋白、高脂、高糖”摄入太多,不妨利用清明节吃素一天,有利于降低“三高”,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总策划:肖和平 总主持:李辞
本期现场主持:李辞 李倩
文字整理:李倩 颜新武 万晓娟
网络传播:星辰在线
摄影:余志雄
速录:袁普 徐香刚
关键字: 内容标签:应时,应景,素食,有意义,专家称,清明,热议,网友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