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一江]:特色有两方面:一是建筑特色。大剧院的建筑结构、它的整个设计是很有特色的,无论是从国内还是从国际相比,它的特色大家都可以从参观中看到,外型的特色也是很鲜明的。二是内涵特色。和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相比,它是一个剧院,作为国家大剧院是一个综合剧院,里面有四个剧场,这四个剧场的功能都是不一样的,这样合成一个剧院群,它的功能除了演出之外,实际上它的职能还有艺术教育、艺术交流等等。从功能内涵来讲,和金色大厅是截然不同的,金色大厅是一个剧院的功能,我们国家大剧院是一个演出机构的功能,所以我们称之为中国国家表演艺术中心。这两个特色和维也纳金色大厅是不一样的。
[主持人]: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它们是一个剧场,我们这个是一个“艺术航母”。
[邓一江]:对。我们是一个演出机构,他们只是一个剧院,公认的内涵完全是不一样的。
[主持人]:对于它的未来我们有什么样的规划呢?
[邓一江]:我们的规划可以从发展愿景感觉到,大剧院不仅仅是一个艺术表演的殿堂,同时它将来会成为国家艺术教育普及的引领者,艺术交流的平台,同时还是国家的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基地。它的这四项功能就构成了我们这个演出机构的功能,这几个功能是我们大剧院的四大发展愿景。
[主持人]:它不仅有演出功能还有艺术普及教育功能。
[邓一江]:大剧院艺术教育普及和演出是同时并进的。
[主持人]:两手都要抓。我们知道大剧院的定位是很高的,可以站在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角度来看,站在这个层次上大剧院能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
[邓一江]:大剧院毕竟是一个建筑,包括其他的辅助功能。在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层面上讲,它就是起一个桥梁和平台的作用。通过这个平台用演出教育公众,我们在完成艺术表演的同时,艺术教育、国际交流方面也发挥着作用。从它的功能分析,它不仅仅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特别是演艺事业。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平台,通过演出、艺术教育、国际交流真正的提高全社会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艺术欣赏水准、艺术素质,通过陶冶情操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提到道德水准的层次上,这个方面看就不仅仅是艺术欣赏的功能了,它的功能非常大,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到非常重要的,也为我们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
[主持人]:再过两天就要启动开幕国际演出季了,大家都非常关注和期待。这次国际演出季中都有哪些剧目呢?
[邓一江]:可以这样形容,三个半月的开幕国际演出季,共有剧目78台,180场,可以说是艺术的盛宴。这78台剧目中涉及到四个门类,有音乐、舞蹈、话剧、戏曲。目前来看演艺高雅艺术中的四个门类都涉及了。在每一个门类中,比如说音乐的表演形式又不一样,有交响乐、Gala、管风琴周、个人音乐会等等,就音乐会门类就有各种演出形式。舞蹈有芭蕾舞剧、歌舞剧,歌剧有西洋歌剧和民族歌剧,每个门类的表演形式都是丰富多彩的。我们从12月22号开幕,一直到2008年4月6号,三个剧场几乎每一天都没有停场。
[主持人]:可以说是极大丰富,这个过程中大家比较好奇,78台剧目的选择标准是什么呢?
[邓一江]:国家大剧院毕竟是国家最高的表演艺术中心,在剧院演出的节目质量标准是有要求的。首先在机构上有保障,我们成立了艺术专家委员会,聘请了艺术总监,同时我们还有演出部,这些机构都是为了把握节目的质量。
但是最终对于节目的要求,我们是这样考虑的,“三性”:艺术性、原创性、经典性。艺术性就是演出质量,原创性就是希望能够创造更多现实题材的,包括历史题材的,能够弘扬优秀文化传统,能够讴歌时代生活。经典性就是很多保留剧目,比如说很多古典歌剧都是经过广大群众欣赏以后流传下来的。这三性是对于进入大剧院演出的剧目的质量追求,如果达到这三性节目质量还是比较高的。
[主持人]:我们也期待高水平的演出剧目。这一次在演出剧目中有中外各国的表演团队一起共同打造的盛典。中外的剧目有一定的比例,具体这个比例是怎么样的呢?为什么又是这样的比例安排呢?
[邓一江]:这个比例也是从大剧院的地位和功能考虑的,毕竟是中国大剧院,是用中国广大纳税人的钱建立起来的,所以要为中国艺术家和广大人民服务,但是艺术上又不能闭关自守,我们还要开放的姿态。我们希望所有国内外的优秀剧目都能进入国家大剧院,但是毕竟国内有13亿人口,剧团和艺术种类都非常多,大剧院首先立足于为国内艺术家服务。
[主持人]:这次国内剧目占多少台?
[邓一江]:国内剧目占67%,国外剧目33%。在这样一个基础上,国内目前很多的艺术院团的一些剧目都是很难安排的。这也是我们定位时考虑的,从另外一个层面,从演出成本来讲,国内的演出成本比国外的演出成本还是要低的,综合考虑三七开也是经过我们认真研究的,将来基本都是按照这个比例运行,这样既能满足国内艺术团体,同时国外的艺术团体也可以不断的吸引过来,大剧院毕竟是一直存在的。
我们主要还是想按照节目质量选择,包括一些具体时间上的安排,也许将来会二八或者四六,这是机动的,但是三七开的选择是目前能够运作相对能够满足的。
[主持人]:可能上下小幅度,既要立足本土也要积极引进。
[邓一江]:对,因为艺术是无国界的,国际上的优秀艺术节目非常多,我们还是希望把全人类优秀的文化,通过大剧目的平台介绍给国内的广大观众。
[主持人]:邓院长介绍了共有180多场演出,这是高密度、重吨位的演出季。这样的演出季面前国家大剧院肯定要承受很多压力,主要压力来自哪些方面呢?
[邓一江]:压力确实很大,毕竟大剧院还没有开幕,22号是开幕演出季,这么大的剧院,包括工程、舞台技术部门、维保工作、管理等等,在没有演出之前对于我们管理者来说压力非常大。简单从几方面来说,比如说安全防范,人身安全,打一个比方,我们为了正式演出,我们10月份进行了近一个月的试演出,就是为了检验设备的功能,包括我们的管理是否到位,还存在一些什么问题。可以说试演出非常好,我们找到了200多处大小不同的毛病,这些问题存在就是一个隐患,现在我们对于这些问题相对的都做了改进。这个简单的例子可以说明,我们进歌剧院这样一个平台,由于这么一个小小的高平台,有的观众进的时候可能会摔绊过,这就涉及到观众的人身安全。另外消防安全,这么大的剧场,怎么样让观众能够很平静的在这里欣赏,安全防范也是我们很大的压力。
在22号开始对外经营性演出了,就要按照市场规律操作。78台剧目,180场,票房销售不小,这里面也涉及到媒体宣传,包括票务系统的网络建设。每个晚上三个剧场演出,同时北京市还有那么多的剧场演出,怎么保证把我们的票销售出去,起码要保证成本核算,不能亏本,如果亏本了对于大剧院将来的发展也是很不利的。同时,78台剧目、180场,国内的院团组织、接待也是重要的工作,每天的转场,这个剧目演完了,下一个剧目来了,转场时间只有一两天,时间特别紧,打一个比方马林斯基歌剧院来500人的演员阵容,涉及歌剧、芭蕾舞剧,按照一般的装台时间肯定是八九天的,但是由于我们的演出密度很大,当然我们的设备也很先进,所以我们的时间是非常紧张的,只有三到四天装台时间,所以我们管理和接待上必须很周密,一环扣一环,包括500多人怎么住,交通的问题。
另外技术保障,这么大密度的演出,舞台机械运用的密度很大,我们要维保不能出问题,特别是机械舞台都是非常先进的,都是电脑控制的,出一个故障,整个演出就停止,它是自动报警的,所有的程序都要重来,起码演出要中断一两小时,所以技术上的维保也很重要。另外运营管理,保洁、化妆间的接待等工作,这对我们来讲都是压力,我们都要面对这些问题。目前我们国家大剧院,包括市委、市政府,我们院里职工对于这些问题都已经考虑到了,现在在一项一项的落实,把困难想在前面,做好预案,把各方面的工作做到家。应该说12月22号的演出能够很顺利的开始。
[主持人]:过两天开幕演出季就开始了,现在很多人很关心的问题还是票价问题。我们这场开幕演出季的票价大概是怎么定位?第一,普通的消费者能否承受得起的?第二,我们推出了低价票,但是怎么买到低价票呢?国家大剧院有没有相关的措施可以保证这一点呢?
[邓一江]:这个演出是市场运作的,我们要遵照市场规律。我们搞了一个立体票价分6个层次,这6个层次里面肯定有高票价,不然成本收不回来了。大剧院毕竟有引导作用,我们要遵守市场规律。我们建立了6个层次的票价,主要以中、低票价为 主。这是根据我们的成本核算的结果,国外的剧目成本很大。比如一元人民币,国外一欧元,这差10倍的。所以说成本核算我们肯定要考虑的,最后我们决定6个层次的票价,经济条件好的可以买高票价,选择的座位好一点,但是整个进入剧场以后是非常舒适的,这个等级是考虑到观众的需求。
怎么买呢?大家都可以到窗口买,大家也可以在网上订购,网上订购可能现在还不是非常顺利,但是可以试试看。中国13亿人口,每个剧目不一样,可能对于爱好者来讲,每个剧目都要看,但是我们想演出是要有公益性的,在艺术教育方面要发挥作用,我们要让更多的青少年接受艺术教育,所以公益性演出、艺术讲座、大师访谈、第五空间舞台,这样的活动有时候是低票价,有的是免费的给广大的观众提供,让观众能够走进来。
[主持人]:在演出的背后有很多的辅助性的手段。
[邓一江]:我们普及艺术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主要从这块考虑公益性。
[主持人]:这次咱们开幕演出季的票价预定情况怎么样呢?
[邓一江]:目前来讲是不错的,一些观众喜爱的剧目可能一两天就售完了,比如新年音乐会,那天我们宣传站席,1月1日开始,为什么我们推出站席,30元一张,就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需要。但是低票价更主要的是让想看,但是我今天买不到票的人提供机会。我们的最终目的是满足观众,如果想当天欣赏我们的节目,我们就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满足低收入的说法可能不准确,最重要的是保证每个想看演出的人都能看演出。我们除了30元的票,还有50元的票。市场运作不能是一个票价,如果都是低票价就运营不下去了。不同的票价、不同的层次,收入也不一样,根据自己的条件购买适合的票,这个制度是一直存在的。我们要做好这个工作,另外也请广大群众理解这个问题。
[主持人]:通过邓院长的介绍可以感觉到这次演出不仅是高密度、重吨位,而且还是高精确,可以说也是高精密设施。刚才你说到整个过程中很多都涉及到运营,国家大剧院建好那天开始很多人已经参观了它的硬件设施,它的软件设施大家还不是很了解,能不能以这次国际开幕演出季为例,介绍一下咱们国家大剧院的运营机制呢?
[邓一江]:围绕演出来讲,我们国家大剧院由于是综合性的演出机构,我们有19个部门,围绕演出大概涉及到90个部门,当然以我们的演出部为龙头,下面有八九个部门配合它工作。演出部是节目的引进、节目的确定、演出安排组织,演出部是龙头。节目引进来以后怎么落实,下面可能还需要其他部门配合,比如市场部要考虑票房怎么销售,票房销售对于任何一个剧院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任务,不能只投不回,必定我们是进入到商业演出、市场运作的机构,任何一个剧场都不可能允许,有投入就要有产出,而且要有效益,怎么建立网络、怎么销售票,都需要配合。
另外就是场务,观众进来了怎么接待。我们始终强调大剧院是公益性的事业单位,人民性是我们的宗旨,我们以人为本,人性化的服务怎么打造。怎么从北大门走入剧场,怎么从剧场坐下来观看表演,都要让观众感觉到很舒适。每天晚上三个剧场,演出的演员要几百人,观众至少有五千,这个量是很大的。
行政事务部的保洁工作,要营造良好的环境。比如说卫生间的环境,就要让观众进去以后感觉舒适。除了剧场舒适,卫生间也要舒适。最检验剧场环境的地方就是卫生间的环境,一看卫生间就可以看出管理水平。还包括地面保洁、剧场内保洁这个工作由行政事务部负责,这个量很大,国家大剧院21万多平方,那么大的空间怎么维保,任务量是非常大,还有壳体的玻璃的保洁也是非常重要的,原来说有科学的喷洒,但是现在来看北方的气候是很难做到的,当然现在也作为一个科研课题,这个任务是非常重的,需要行政事务部配合的。
舞台技术部重点是保证节目演出的质量能不能顺利的进行,不能出故障。除了每天要陪着剧团演出外,包括演员的状态他们都要盯着,同时负责机械的维修和护理。正常工作时间他们要工作,正常工作时间以外他们还要维护,工作量也是很大的。
工程部,剧场以外的公共设施,水管的维护。工程部的工作也很重要。再就是安保,大剧院地处天安门广场,是北京的中心,外部的安保、内部的安保都需要。大剧院的门就很多,我们的歌剧院就有22扇门,电梯有90部。地下三层、地上三层,外围的安全、消防通道的安全,所以说安保部门的工作也非常重。我们的安保队伍有将近400人,所以说量是非常大的。
品牌中心里有一个媒体宣传部。为了让广大群众更了解,我们要把演出的一些内容和信息及时的通过网络,通过各种各样的宣传形式传达出去,每一个剧场都有很多新闻媒体的亮点,我们怎么把这些演出信息和亮点宣传出去,让广大群众了解,毕竟看节目的人少,特别是北京以外的群众了解,所以媒体推广工作也非常重。
我们剧院有一个第五媒体空间,屏幕有140多块,每天是10小时的滚动量,这些工作他们要做。再一个是节目制作部,每天要做资料给录下来,有时候还需要现场直播。我一算就是9个部门,要配合演出部,我们的整个运营机制基本和这些部门紧密相连的,以演出部为龙头,其他部门密切配合。一场演出这些部门都要配合。每天只要有演出,就要有500多个工作人员来保证,因为工程部里还有机房,电力机房、水利机房,水能,机房就150个,电房、空调房,整个来说工作量是非常大的。你刚才讲我们有压力,的确我们的压力很大。
[主持人]:有一句俗话是“拉开大幕,戏比天大”。一出戏的背后,刚才听了邓院长的介绍,就有很多难以数清的问题和麻烦等着我们去解决和克服,但是正如你所说我们是商业演出,演出就要有市场,市场是无情的。现在北京每年有很多的演出,可以说竞争非常激烈,很多剧院也推出了会员制或者一些促销的手段,我们大剧院在这方面有什么样的方式呢?
[邓一江]:国家大剧院是人民的大剧院,它不是民营机构,它是有归属性的。你要保证它的市场运作,要保证它的演出,同时要考虑到公益性。大剧院的宗旨里面公益性是第一位的,就是它的社会效益,不能以盈利为目的,但是又不能违反市场运作机制,不能只靠国家用钱养你,国家建设了这样一个设施,你要产出效益。我们要在管理上,比如原来有一些剧院的做法在国家大剧院不能做,它可能在将来有一定的示范引导作用,这是我们的一份责任。
我们要解决三个误区:
第一个误区,我不是看场子的,我们是国家的艺术表演中心,表演殿堂。我们不是以盈利为目的,要考虑它的公益性,人民性放在第一位,不能以赚钱为目的,如果这样艺术档次、艺术品位绝对控制不住,从政府到国家大剧院我们都是这样要求的,人民性一定放在前面,毕竟是用的纳税人的钱,就要考虑人民大众的享受,让更多人民群众走进大剧院。
第二,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如果以盈利为目的就要提高票价,如果按照票价走,国家大剧院的票价应该是最高的,它的成本是很大的。我们的管理也要回收一些成本,但是不能以盈利为目的。
第三个,不能为小众人服务,不能是艺术沙龙,为有钱人服务,我们要考虑广大人民群众能够走进来。
针对这些我们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我们建立了俱乐部,比如说票务俱乐部,有一些可以优惠。还有就是艺术之友俱乐部,就是艺术教育普及,就是组织一些公益性的活动,这也是我们媒体朋友包括国内外同行非常关注的问题,可以说在国际上,在全世界来讲把艺术教育放在这么重要的位置上,国家大剧院是走在前头的。把艺术教育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我们国家领导人、艺术家对于这个工作都非常赞赏。另外就是音乐之友俱乐部,大剧院将来有一个资料中心,我们要把演艺资料不断的收集,要做到在国内来讲收集的最全。这些演艺资料也要发挥更大的功能,它的资料中心可以试听,你只要是会员就可以参与。另外我们还有剧院俱乐部,主要是对社会上各界企业家、慈善家,大家可以赞助。所以说大剧院并不是靠大剧院自己,也不是光靠政府投入,应该是政府、剧院、社会三方面同时来支撑,把这个国家大剧院一年、两年,百年大计,支撑下去。
我们剧院之友俱乐部也是对社会各界、对大剧院的支撑。它支撑了我们以后我们当然也会有一些回报。这些都是为了使观众可以从各个层面走进大剧院。
[主持人]:相对于大剧院的市场性来说更重要的是人民性、公益性。
[邓一江]:对。人民性是我们办院的理念,办院理念是:人民性、艺术性、国际性。人民性是放在前面的,按道理讲可以把艺术性放在前面,因为是大剧院。国家定的就是公益性事业单位,它不是企业,也不是纯表演的机构,就得考虑它的公益性,应该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市场放在第二位。当然我们要通过市场运作最后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对统一,这是我们的基本宗旨,所以人民性是摆在前面的。
[主持人]:刚才一直在说国家大剧院在做什么事情,现在我们换一个角度说,这次开幕演出季很多观众是第一次走进国家大剧院,对于他们来说国家大剧院是陌生而新奇的,在看演出的时候肯定有一些注意事项,请介绍一下。
[邓一江]:国家大剧院的设备是世界一流的,我们也要有一流的管理,对于我们管理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于观众来讲,也要用国际的要求,这样才能体现出中国人的素质,借这个机会我表达一下,首先应该遵守大剧院的管理规范,我们是根据国际惯例、国际标准设定的,比如说,走进剧院我们要安检,这是为了广大观众的安全。第二进剧场不能带饮料,现在有些观众偷偷的带,这个应该自觉,这是一个国际惯例。另外演出的时候不拍照,这是对演员的尊重,也是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还有一些其他的管理规定,我们都要自觉遵守,票背面上写的观众须知,希望广大观众自觉遵守。
有一个小问题,比如说,着装问题,大剧院的确是一个殿堂般的剧院,走进去起码应该整洁,在国外可能要求正装出席。我们的要求很低,但是往往容易忽略。另外交通的问题,希望观众乘公共交通工具来大剧院,我们虽然有停车场,但是一个晚上满足5000个观众的停车位是不可能的,地铁有直接的通道可以进入大剧院,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可以减轻交通压力。再就是提前进入剧场,我们北门进剧场100多米,你要给自己预留一定的时间。这样观众就能很顺利的进场。
[主持人]:文明看戏。
[邓一江]:这真的是体现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我们希望从大剧院开始,我们广大观众支持大剧院,通过这一点上看到中国人民的国民素质提高了,不要我们是一流的殿堂,但是观众的素质和国外相比距离很大,我觉得我们是能够做到的。
[主持人]:谢谢邓院长,今天我们聊了很多的话题。再过一天半22号就要来了,22号演出季就要开始了,在访谈最后我问一个问题,这次国际演出季,你个人的愿景是什么?你希望它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邓一江]:我希望我们大剧院的管理者,我们大剧院的职工,应该说从试演出开始,我们就在紧张的筹备,在紧张的工作。可以这样讲,大剧院的广大职工是没有周日周六,有的是晚上连轴转,我们付出了很多,我们希望我们的付出,能够通过演出季使广大的观众能够满意,给我们打一个及格分,我就觉得很欣慰了,当然达到优秀我更满意。
但是毕竟大剧院这么大,可能我们工作上还存在很多不足,我们要通过不断的演出来改进,当然最近一段我们付出了很多努力,希望我们的付出能得到广大观众的满意。我就非常安慰了。
[主持人]:今天邓院长给我们聊了很多话题,我们也了解了在国家大剧院这颗珍珠的背后隐藏的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也隐藏着很多人的心血和劳动,我们这里祝愿国家大剧院国际开幕演出季能够顺利开幕,并且取得成功。
[邓一江]:谢谢。
关键字: 内容标签:航母,大剧院,愿景,艺术,国家,发展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