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2020_OCT-LOFT公共艺术展9月5日开幕_“余物新秩序”为垃圾正_公共艺术展-华侨城-作品-垃圾-深圳-现场

编辑:江静 来源:雅昌发布
 
制造、使用、丢弃,我们常以为变成垃圾是一件物品生命旅程的终点,而在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公众得以见证

制造、使用、丢弃,我们常以为变成垃圾是一件物品生命旅程的终点,而在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公众得以见证“垃圾”重获新生。9月5日,2020 OCT-LOFT公共艺术展在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北区C2展厅正式开幕。该展览由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主办,特邀朱德才担任策展人,深圳市前沿艺穗艺术中心作为策展单位,以“余物新秩序Trash New Order”为主题,邀请来自中国、日本、韩国、英国、泰国、印尼、波兰等国共19组艺术家、设计师、创意人,以“余物”作为艺术介入的载体,试图透过不同的艺术形式及手段,延续余物的价值及生命力,并对余物产生全新的思考。

xV5dhXwA3t7TikOKVHREHNePn3PS5a2JeFLvtY0E.jpg

klkxsHCeQiXRgV2FdWXg3iC8A9pXdx4u0XCqkW5m.jpg

展览现场

在开幕当天,不仅有呈现不同形态物的视觉盛宴,还有声音与舞蹈的结合探索物的开放形态——著名跨媒介艺术家炭叹与制片人龙淼渊携手服装设计师杨熠茗,为现场嘉宾及观众带来即兴音乐表演《余物之歌》。参与者们在艺术家的简单手势指挥下——借鉴即兴音乐作曲方法“Soundpainting”(声绘),用不同的余物制作的“乐器”发出声音,形成一场集体即兴音乐会。

IGSlW4jECLMo8G6MZoMP7MHTKL9fk25bIVNjKgoU.jpg

OCgecPP34pBQ0BMm10ddwDvzzaFeDGB3HrB1gZCc.jpg

开幕表演《余物之歌》

0RfYfBL3lx1YUTvAJUw2bek6RjqS2B3tKaEH1iYV.jpg

策展人朱德才(右)与展中展策展人杜峰松(左)

Zg9XHQBrCdTztAwMb2PoJM7siAJy1eO2aOQGoaIh.jpg

策展人朱德才开幕致辞

351H4UyrSCGKegkegPD6srUWwNTVJymnAkxJfV4j.jpg

展中展策展人杜峰松开幕致辞

8BZeerG7XeXvlfaWLABLPjquNe8xr7bhSW583BfD.jpg

策展人朱德才与项目总监戴玉莹发言

BZWXIQZaIYmlcav9kyIlgXdaPtuwNFVabI9isV6t.jpg

p8aGNZyqTNANpbq1ebbJDl2LWc8BMIbhRaiyApvK.jpg

嘉宾合影

“垃圾”新定义,打开“余物”新世界

本届公共艺术展的策展理念是将统一将生活中被舍弃、被遗忘和被闲置的剩余物品定义为“余物”——人造之物,有单位、尺寸、颜色等标准,由不同的个体赋予其定义与功能,而一件物品随使用者的改变,或随时间与空间的变化,它的原始属性、意义、价值及所承载的情感也随之改变。而“新秩序”是这次展览实现“余物”价值可持续循环的手段,策展人朱德才表示:“我们尝试透过一场持续的艺术社会实践,重新思考并探索‘垃圾’的意义。”

YuIMRNiZOUD3Lvamfgy9UnqvJ0waBaBtb5sfYeXV.jpg

策展人朱德才导览

展览现场由“材料美学”“价值再生”“景观重置”“艺术开源”四个版块共同构成。所有作品的制作原材料都来自近5个月在深圳社区收集和公众捐赠的生活垃圾及闲置物品,如废弃的纸皮箱、塑料水瓶、包装标签、垃圾袋、旧衣物、咖啡渣、旧椅子等,经过艺术家及设计师们打破常规的创作理念指导重塑,成为这场公共艺术展的新作品。

其中,“材料美学”版块以分类、集合艺术等形式探求新的展示方式及艺术美学——印尼艺术家Cempaka Surakusumah的作品《近点,再近点》,远看是五颜六色的树脂块,近看却内含各式塑料碎片;波兰艺术家Rafał Górczyński以尝试建造安全的人类巢穴为概念,使用大量废弃的旧布料构成大型装置《安全地带》;中国雕塑艺术家张有魁收集了众多闲置婚纱,制作出一个承载着不同情绪与故事的大型装置《满月》;韩国雕塑艺术家金善珍给被丢弃的塑料瓶赋予了新生,率团队打造了名为《珍藏密敛》的巨大“宝石”。这些作品揭示了消费主义驱动下的“丢弃文化”及污染现象,亦尝试让人们发现余物的另一种“美”。

cZOITrnE7FXST7iL9eDATqZXTli9fdR0utwHVb9N.jpg

展览作品特写:《垃圾 VS. 宝石》 VS. DIAMOND UMMM_KIWI|日本

“价值再生”版块旨在探讨透过加工重组,使得旧物产生新的使用价值。中国视觉艺术家、设计师柏志威利用咖啡渣制作成再生花瓶,并放置在废弃咖啡豆包装袋中,使咖啡渣的生命得以延续;擅长纸板视觉美学的日本设计师岛津冬树,为展览设计了一座“纸皮屋”,建造物料正是在深圳收集到的纸皮、塑料袋;日本设计和创意工作室UMMM/KIWI,引导深圳市民将日常生活中的废弃小物件进行加工组合,制作成一枚枚精巧的戒指,使得废弃的材料获得新的价值与意义。

KGjRQcqFzOG7mfkIsBz7q5pUfdXR3AitqvsI0IGT.jpg

展览作品特写:《咖啡永续》 Coffee Vessel 柏志威 Perry Bai|中国

Q0d2kPQ7WMVYZ2H3dyZi0xF4Bawy6aX8sNW0sZZK.jpg

艺术家柏志威介绍作品

“景观重置”版块是根据垃圾原本形态进行创作,结合本身的场域环境,融入艺术创作形成作品。如果你在展览现场看到一位男子将头伸进垃圾箱中的景象,请勿惊恐,这不过是一组公共艺术雕塑,英国艺术家MarkRobla擅长利用胶带、报纸、旧衣物等家用材料制作形态各异的等身假人,并将假人放置于不同的环境当中,观察人们对其作品的反应;而他的另一作品《余物之丘》,则是收集了多位深圳市民的一周垃圾,将人身雕像置身于垃圾堆的顶端,反映“人”的周围充满垃圾,却对垃圾造成的危害展现冷漠与视而不见;泰国著名摄影师Rumpaporn Vorasiha的一组摄影作品《一件垃圾》令人震撼,灵感来自曼谷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直指众多废弃物所造成的空气污染,已逐渐影响到人们的健康。

u2YKun2Ha1pQVXZ73V0MfMiIUiD02KlSKsHdFXrr.jpg

展览入口

Nkrvl8Vq6IedTys4wWHgzbByXwdi6uVH1DQISMKe.jpg

iQms8yMGevEJFJD2tkyYLKNpIxhcwCbefMx6bxyX.jpg

I9jwOLFtkn60ovTmsi7cQYBWPRbhIBjnMHCK5LT2.jpg

gt5FpoDMlMKs9NJPE9ZA7UbWBWykEECwz63NuCJ2.jpg

展览现场

提升公众互动,余物大改造变废为宝

“艺术开源”版块即本次展览的展中展——“闲置很忙”,由杜峰松担任联合策展人,廖波峰担任展务总监,阿祖、孔武、李燎、刘志炼、陆慎一、彭白云、谢克非、曾军、张博&王晶晶九组来自深圳本土的艺术家、设计师及创意人参与。

4YDImJYwpB5t8VcW5a4piNqtsS71T0dKOc22MNFZ.jpg

展中展策展人杜峰松导览

本次展中展分为椅子征集、艺术家创作、以物易物、工作坊四个环节。在启动之初,展中展就开始在创意园区寻找闲置的旧椅子,收到社区公众的热烈反响,先后获捐赠一批完整的、有结构件的、可拆解的各类旧椅子,由艺术家及设计师们重新进行设计创造,延续旧椅子的价值与生命,并用影像记录每一把椅子从原始形态到新形态的全过程。旧椅新生,置于展场中也形成了一道有趣的“风景”。

而在“以物易物”环节,公众还有机会用自己的物品与展中展的艺术家们进行作品交换。展中展希望借助旧椅新生的契机,促使园区内各企业、周边居民、家具爱好者、设计师、公众相互交流与互动,带来无限的创作可能性。

pKtjysVwYK5wRT12EfxtqYWuxXBftSCRUnfEnWvb.jpg

展中展艺术家孔武介绍作品

MyVKiMyq6hnu0y35r7Wn0NV9W4LeQ0gYyEFlPPLl.jpg

展中展艺术家李燎介绍作品

另一吸引公众参与度高的还有已于8月举办的创意戒指工作坊。日本创意工作室UMMM/KIWI鼓励大家重新关注生活中那些看似无价值的小物件,通过重新组合、拼贴等方式,将它们制作成形态各异的戒指,打破物变“垃圾”的进程,反向赋予“垃圾”价值,看似一文不值也能闪闪发光。

因此在创意戒指工作坊中,四百多个废弃小物件包括塑料制品、金属碎片、小石子甚至是电线板,在经过分拣、清洁、消毒等步骤后成为改造的主材。主办方现场连线了日本UMMM的艺术家,与工作坊参与者们一起进行了“余物改造”。在策展团队、美术指导、艺术家、公众的共同参与下,这些余物均蜕变成创意戒指,并作为展品在展场中展出。

此外,在9月5日至10月18日持续近一个半月的展期内,还将开展专业导览活动,让大众更多维度地了解艺术家及其作品以及物背后的故事。

让公共艺术落地,激活社会个体责任

有别于以往传统的展览,整个展览过程分为材料收集、材料整理、作品创作和现场展示四个环节,早在招募公众参与材料收集阶段,便意味着本届公共艺术展正式启动。在创作呈现方面,亦不同于以往艺术家提供作品、策展方提供创意方案的做法,由于疫情限制,部分国外的艺术家无法亲临现场,本次展览作品是由策展团队、艺术家、园区社群和志愿者等多方共同创建而成,所以展览最终呈现的不再是创作者本身的成果,而是源自不同的团队、人群的参与,是凝结了个人属性和集体气息的公共艺术创作。

谈及这些庞杂的集体创作工作,策展人朱德才形容需要每个人都有“超乎寻常的热情”,而最终的成果也令这场艺术展的公共性更为纯粹,让艺术更为落地,“这是一次全新的尝试,但社区渗透与开源共建的手段恰恰是公共艺术的特殊魅力”。

sloFLuIvkJCAMOuciEpAMwi49Pp20wUj4HFk8wJ4.jpg

swAk58dg14f2EPLQwBVtCAlMi0FR0f2NbuxGF9O7.jpg

C9heJ1a1Es4scDnY7nPTEafuz3hZQJPfyj7LDKOI.jpg

uow6MRCK1tHkSc0hkMhNOyZYlE9xPeu0szM0idUl.jpg

展览现场

值得一提的是,团队对展场中的余物都做了详尽记录,并对其展后的用途做了合理安排。在展览结束后,这些余物将不再流浪,它们会回到艺术家的工作室被永久收藏、被送到专业机构进行回收处理、或是再利用于其他展示活动。

主办方及策展团队相信,被弃置的余物并非一文不值,其价值如何在于人对余物的对待如何。若不是团队及参与公众在接近5个月的时间里有意识地收集,这些作为展品原材料的众多生活垃圾及闲置物品,早已沦为常规意义的“垃圾”,成为深圳日产生量高达2.95万吨的生活垃圾的一部分,而在此之前很少人知道,这些庞大的垃圾量远不能被本地消化,早已为这座城市及周边环境带来沉重负担。

9MKVeXlS2pnXCPvUNaK2ue9SRDVC2Fo1oWhnhFdt.jpg

xcnJDa1yufQQFOClKH3vU0ViWPYggceVjGZYeQ1o.jpg

iG1JvacDMPqtn4KVDHQeyg02yhZ6atGRjBDdw44W.jpg

展览现场

作为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历年来持续推动的公共艺术品牌活动,2020 OCT-LOFT公共艺术展于9月5日至10月18日展期内免费对外开放,不仅旨在引发公众关注“垃圾”作为余物的价值,从艺术实践中鼓励公众参与公共议题,更希望从观念上启发公众重新思考并探索“垃圾”的意义,激发社会个体对市民责任的觉醒,这亦体现了华侨城积极践行社会责任的央企担当。城市垃圾分类时代已经到来,触发切实行动的关键,在于重新认识我们人类与“垃圾”的关系,面对日益高涨的消费文化和不计后果的消费模式,源头减量、循环利用都将会是新的思路,不妨换个角度审视我们身边多余的“物”,未被发掘的宝藏也许正藏匿其中。

IuD7EHla18lSuevOBoDEseAQCgsoh41ByH2zkqdM.jpg

​【展览信息】

2020 OCT-LOFT公共艺术展——余物新秩序Trash New Order

展览时间

9月5日—10月18日10:00-18:00(逢周一闭馆)

展览地点

深圳市南山区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北区C2展厅

主办单位: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 OCT-LOFT

策展人:朱德才

策展单位:深圳市前沿艺穗艺术中心

视觉设计:深圳市英途联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关键字: 内容标签:OCT,LOFT公共艺术展,公共艺术展,华侨城,,作品,垃圾,深圳,现场OCT LOFT公共艺术展 公共艺术展 华侨城 作品 垃圾 深圳 现场
下一篇:“幻像——江衡的艺术”在深圳罗湖美术馆H馆开幕_展览-罗湖美术馆H馆-艺术家-系列-展览-药丸||上一篇:万物与虚无——迈克尔·查莱赫斯基个展开幕_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迈克尔·查莱赫斯基-美术学院-酚醛-广州-夹板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