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与会领导及艺术家合影
()2020年7月9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以下简称北京冬奥组委)、北京市人民政府与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同启动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公共艺术作品全球征集活动(以下简称征集活动),旨在体现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以下简称北京冬奥会)愿景和奥林匹克精神,创造北京冬奥会重要文化遗产。为推动征集活动的开展,征集活动执行机构北京城市雕塑建设管理办公室于2020年7月29日,在北京国家游泳中心举办了京津冀艺术家交流会。
北京城市雕塑建设管理办公室主任霍丽
在交流会上,征集活动主办方代表、策划委员会代表以及冬奥场馆设计方和业主方代表详细介绍了征集活动和预选点位的相关情况,并与来自京津冀三地的近50位艺术家围绕征集办法和创作方向展开了深入交流。本次交流会由北京城市雕塑建设管理办公室主任霍丽主持。在交流会开始前,艺术家们还参观了国家游泳中心和国家速滑馆两个场馆的预选点位。
建构平台:诚邀艺术家为历史留下最生动的形象记忆
北京冬奥组委规划建设部总体规划处副处长桂琳
在交流会上,北京冬奥组委规划建设部总体规划处副处长桂琳表示,北京冬奥组委非常重视本次征集活动,真诚地期待艺术家们参与,在北京冬奥会这个重要的历史时刻和重大的国际舞台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以杰出的作品与本届冬奥会共同载入史册。
征集活动策划委员会主任、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
征集活动策划委员会主任、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介绍,冬季奥运会本身是一个全球性的大平台。主办方也希望通过征集活动,建构一个激发全球艺术家的创作热情,让艺术家的才华在这个全球最大的舞台上得以充分展现的机会,让艺术为历史留下最生动的形象记忆。吴洪亮院长表示,这个平台是非常开放的,期待在座的知名艺术家和年轻艺术都参与到征集活动中来,让公共艺术的概念在北京冬奥会的系统当中有更新、更好的表现,不仅充分展现北京冬奥会愿景和奥林匹克精神,也可以去充分表达人与空间、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同时融入“艺术+科技”的理念,通过艺术与科技的结合,形成可持续的创作逻辑。希望通过这次征集活动,为全世界的雕塑家、艺术家搭建一个传播的平台,也让更多的公共艺术家和多媒体艺术家形成新的思考场域,让中国公共艺术发展理念得到进一步的推进和创新。
征集活动策划委员会委员、中国雕塑学会创研部部长唐尧
征集活动策划委员会委员、中国雕塑学会创研部部长唐尧向与会的艺术家们详细介绍了十三个预选点位的位置和价值。唐尧部长介绍,为让公共艺术作品与冬奥会和城市空间更完美的契合,征集活动在筹备之初就确定了“突出重点、力促精品、引领未来”的工作思路,通过多次实地考察和研讨论证,对冬奥会竞赛场馆与城市空间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同时与相关业主方和施工方落实了安装条件保障。
诠释冬奥:期待公共艺术作品为冬奥会场馆画龙点睛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北京冬奥滑雪大跳台及崇礼赛区规划者张利
在交流会上,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北京冬奥滑雪大跳台及崇礼赛区规划者张利,与艺术家们分享了他作为北京冬奥会场馆和赛区规划设计者的感受和心得。他说,北京冬奥会的物理空间分布是具有空前创造力的设计,北京赛区、延庆赛区和张家口赛区的设置,不仅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相吻合,也是可持续性理念最好的表达。因此,北京冬奥会最完美的诠释了国际奥委会的2020议程,展现了中国可以把奥运会这样世界级赛事结合到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文社会的进步当中。北京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张建东和副主席杨志安多次强调北京冬奥会目的之一就是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共识。我很期待艺术家朋友们用艺术语言表达共识,为北京冬奥会场馆和赛区画龙点睛。
参观冰丝带
参观水立方
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国家速滑馆公司董事长武晓南
交流会开始之前,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国家速滑馆公司董事长武晓南带领与会的艺术家们参观了国家游泳中心和国家速滑馆。他向艺术家们详细的介绍了国家游泳中心的改造思路和国家速滑馆设计建设理念,以及两个场馆的赛后可持续发展规划。他表示,从场馆业主的角度出发,我们期待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奥会,更要打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冬奥场馆。希望通过征集活动创作的公共艺术作品,能够与冬奥场馆的建筑之美交相辉映,是冬奥场馆文化内涵的精彩诠释,为冬奥场馆赛后运营增光添彩。
面向未来:力创优秀公共艺术作品展现中国铭记时代
来自京津冀三地的艺术家代表和青年艺术们在交流会上也纷纷表达了对征集活动的理解以及参与活动的热情。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副主任张伟代表北京艺术家表示,参与北京冬奥会公共艺术作品创作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如果自己的作品最后能够落成,对于每一位艺术家都是非常荣耀的,因为它将展现国家形象。他会组织团队全力以赴、针对性推敲,积极投入到这项工作。
天津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谭勋代表天津的艺术家表示,能够参与这个活动是时代给予我们的机会。从公共艺术角度来讲会成为支撑这个时代的文化代码,所以一定要把握好机会,把我们的公共艺术做成一个非常好的平台。
河北画院雕塑院院长黄兴国代表河北艺术家表示,自征集活动启动以来,他经常与年轻艺术家探讨。作为五零后艺术家要把历史、环境、未来和科技这些元素调集起来,用滚烫的心点燃一个火把,不辱使命,有所作为。
会议现场
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邱志杰代表多领域艺术家表示,今年以来国际风云变幻,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形象是密切关联的。我们的创作是对世界说话,也是对后代说话,所以艺术家也要对国家的公共景观和国家形象负起一种责任。希望艺术家朋友们都能够积极参与征集活动,创作出一批硬核的、互动性强的、带有极高科技含量、人文内涵的经典之作。
中国国家画院雕塑院执行院长王艺、《雕塑》杂志主编朱尚熹、北京市人文空间雕塑研究所副所长赵磊和青年艺术家田华丰等表示,将利用自身资源和渠道,积极邀请国外艺术家参与征集活动,共同为北京冬奥会贡献智慧和力量。
随后,征集活动主办方代表还解答了艺术家们各种关心的问题。桂琳副处长表示,北京冬奥组委将尽可能为艺术家们的创作需求提供帮助和支持。吴洪亮院长介绍,从目前了解的情况来说,除了这次提供的十三个预选点位,北京和张家口为中心的整个体系对公共艺术作品的需求也非常大。这是一次大的文化机遇,希望大家用更开阔的思考,让作品未来的摆放位置存在更多可能性。
最后,霍丽主任再次向参会的艺术家表达了感谢。同时,她还表示,北京冬奥会是我国重要历史节点的重大标志性活动,双奥之城北京今年也正式发布了《关于新时代繁荣兴盛首都文化的意见》和《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按照规划,到2035年北京将全面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成为彰显文化自信与多元包容魅力的世界历史文化名城。非常希望通过本次征集活动能够把我们的国家形象、民族自豪感和艺术家的历史使命都展现出来,创造出属于我们五千年中华文化的历史传承,把精品留给世界、留给奥运会、留给我们的国家、留给我们的民族、留在我们历史的长河里。
为方便艺术家参与,主办方近期开通了手机报名系统,关注活动官方微信公众号:雕塑北京(ID:bjsculpture),点击“北京冬奥”导航条,即可登录报名系统。如果艺术家们有任何问题需要咨询,还可拨打咨询电话:+8610-55595556,或致电子邮件:2022dads@ghzrzyw.beijing.gov.cn,将有工作人员提供24小时咨询服务。
关键字: 内容标签:京津冀,公共艺术,冬奥会,艺术家,雕塑,,征集活动,艺术,场馆,国家京津冀 公共艺术 冬奥会 艺术家 雕塑 征集活动 艺术 场馆 国家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