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物相——郑孟梅个展”在深圳美术馆开幕”在深圳美术馆举办。此次由郭赟策展,覃京侠担任学术主持,展出艺术家郑孟梅近年来创作的40余件,融合绘画、装置、雕塑于一体的精彩作品。
展览现场
郑孟梅,本科与研究生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曾任教于深圳高职院艺术学院,现工作与生活在北京。据策展人郭赟介绍,郑孟梅学生时代在湖北美院接受传统学院绘画训练,但内心却从未循规蹈矩地恪守学院教条,早期的创作因之偏向表现性,这多少与学院传统相悖,却也为后来独辟蹊径的艺术创作埋下了伏笔。毕业后来到深圳从事设计教学工作,曾一度徘徊在放弃艺术创作的边缘。但设计教学工作和生活也在不断激发内心创作的热情和灵感,所以几乎是带有宿命感地成为了职业艺术家。期间赴加拿大生活几年后却最终放弃移民,复归国内在北京与深圳两地工作生活。
对视1 Eye to Eye 1装置油画Installation oil painting 30cm×40cm 2019
马斯洛空间8 Maslow Space8装置油画Installation oil paiting 50X50cm 2018
郑孟梅家庭之外的所有时间几乎都呆在工作室画画、创作,与外界交往甚寡,不过作品依然引起了很多重要艺术机构的关注,先后在元典美术馆与太和艺术空间举办了个展。在此期间,她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语言范式,不再执着或者拘泥于架上绘画的表达,而是在一件作品中同时置入绘画、装置、雕塑等多种艺术形式,同时,情感的出发点也日益从具体的个人情感转向隐喻性的个体或者群体情感的探讨。
一个螺钉的构成The Composition of A Screw装置油画 Installation oil painting 30cm×40cm 2019
展览现场Exhibition Site现场作品 On-Site Work 尺寸可变 Dimensions Variable 2019
从形式上看,郑孟梅的作品大体可以分为三个系列:其一是绘画与空间构成的结合,作品《对视》、《真如》、《马斯洛空间》等;其二是现成实物与绘画的并置,如《一个螺钉的构成》;其三是对画布的破坏性痕迹与绘画的并置。就第一观感而言,郑孟梅的作品中大量使用蓝色与深灰色调,加之有序排列的几何形体给人以静谧且理性的形式感,但进入作品的真实语境,会发现表象之下其实隐藏着激烈的情感世界,包括艺术家给作品的命名,其实包含着艺术家对于生活与情感的隐喻。“为何取名物相?因为我看郑孟梅的作品,她始终在真与假,表象与内心世界中穿梭探索。”郭赟说。
策展人郭赟
太和艺术空间董事长贾廷峰
“深圳可以说是中国最具有活力的城市,我甚至觉得它的潜力未来高于北京、上海,但一座城市没有文化、艺术做支撑,它很难超越。三十多年过去了,这个城市留下了老一辈像刘子健这样的实验水墨艺术家,新生代比如郑孟梅,我定义他们是‘沙漠里植树的人’,他们的精神是深圳的精神,勇敢、开拓、坚韧不拔。去年在太和空间郑孟梅举办了个展‘真相’,此次展览名为‘物相’,真相也好、物相也罢,一切皆幻象,最重要的是思考人生的价值在哪里。人生无时无刻不充满着痛苦和平庸,只有艺术能带来心灵的慰藉。”太和艺术空间董事长贾廷峰谈到。
艺术家郑孟梅
郑孟梅向深圳美术馆捐赠作品
前来参加开幕式的嘉宾合影
郑孟梅在开幕式上表示,绘画其实是一条孤独的路,其间的一些体验也并不总是愉快的,但她认为艺术,尤其是当代艺术不完全只是表现美的东西,“这么长、这么孤独的路一个人走过来不容易,但当展览开幕,看到这么多朋友、观众前来现场,确实觉得无与伦比的开心。”
关键字: 内容标签:当代艺术,油画,深圳美术馆,装置,郑孟梅,,绘画,装置,艺术,艺术家当代艺术 油画 深圳美术馆 装置 郑孟梅 绘画 装置 艺术 艺术家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