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展 讯
值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七十周年之际,周殿平个人画展即将于2019年11月1日在首都北京馆藏艺术馆拉开序幕。以时代之丹青,贺盛世之华夏!
2作者介绍
周殿平,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徐悲鸿画院国画 院副院长,当今中国画马领域领军人物,徐悲鸿嫡传弟子,是当代传承徐悲鸿画马艺术的突出代表。1985 年、1992 年先后入中国画研究院、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深造,曾拜画家刘勃舒先生专习画马。深得李可染、黄胄、刘勃舒等先生教诲,周殿平 的“奔马系列”尤为突出,在画坛享有较高声誉,在 当今中国画马领域属领军人物,其作品先后被海内外 多家艺术机构及知名人士收藏。1990 年亚运会期间应 邀在北京举办个人画展,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 北京电视台、《中国文化报》等做了跟踪报道,刘勃 舒、廖静文、白雪石等知名人士参加开幕式并纷纷题 词祝贺。1995 年“山东画家周殿平奔马系列展”在香 港举行,《香港申报》、《文汇报》等新闻媒体专题 报道,好评如潮。1996 年作者应邀赴新加坡举办个人画展,引起轰动。1997 年作者赴韩国 举办韩中美术交流展,作品得到韩国美术界人士及收藏家的青睐。2001 年应邀参加北京荣 宝斋特邀中国画马名家赴日本举行巡回展,其中包括徐悲鸿、刘勃舒等名家作品。2002 年 应中央电视台《真情无限》栏目之邀,作为特邀嘉宾将作品拍卖,拍卖所得款项全部捐赠给 中国环保事业。
个人风格
周殿平画作的题材十分广泛,人物、花鸟均有涉猎,不论任何题材的作品,给人的强烈 印象都是宏深博大的气势、崇高悠远的艺术美学思想展现,笔法硬朗简明,不拖泥带水,飘 逸几笔,气势立现,涵蕴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昂扬的时代精神。在其一系列美术作品中,首推殿平笔下的马,不拘泥形式而神韵天成,行成自己的笔墨语言,力求将思想与艺术进行有 机结合,从线描、水墨、简笔、泼墨中可以看出作者在艺术上多方面的追求和锤炼。造型艺 术,不是简单的艺术符号,它首先必须是美的,是具有高难度技艺的,笔墨给视觉以触动, 是有诗情、耐寻味,有魅力的艺术,我们逐一欣赏周殿平从各个角度、俯仰正侧、悠闲温驯 与扬鬃烈马等具有个性特征的,不同情境中马的准确捕捉,可以得知画家几十年如一日对艺 术的领悟和创造,给人美的享受和震撼的力量。笔在手中,心在画中,心身合一,一气呵成,形成一种气场,尤其是他群马作品的创 作,浪漫主义的气息扑面而来,是雄健、伟美、奔突、雄飞,是“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 万马战犹酣”的史诗般韵致和气魄。作为专业画家的周殿平,凭着他对笔墨的把握和美学的 理解,与对艺术的灵性与悟性,恰到好处地创作着理智与激情,他的群马如阵、如潮,天马 行空般的腾跃,排山倒海,勇往直前,是尖兵、猛士,具有大将风度。周殿平作为时代的实践者,生活的思索者,这必然地凝聚到他的艺术探索中、绘画创作中。令人赞叹的是,观赏 周殿平的画,就象在朗诵一首诗歌,感受一种力量,品味一段生命,开启深沉的思索。
个展履历
1990年10月·北京 “同庆亚运会——周殿平个人画展”,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等进行报道,著名画家刘勃舒、廖静文、白雪石等知名人工题词祝贺;1995年5月·香港 “山东画家周殿平奔马系列个人画展”,《香港申报》、《文汇报》等进行报道;1996年9月·新加坡 “周殿平新加坡个人画展”;1997年6月·韩国群山 “周殿平韩中美术交流展“,作品得到韩国美术界人士及收藏家的广泛青睐;2003年8月 参展中国美协“第十七次新人新作展”;2004年10月 参展中国美协“第二届中国人物画展——纪念蒋兆和诞辰100周年”;2014年4月 参展中国美协“‘菜乡情’全国百位知名画家中国画提名展”;2003年9月 参展中国美协“‘海潮杯’全国中国画大展”;2001年5月 参展“北京荣宝斋特邀中国画马名家赴日本巡回展”;2014年8月·俄罗斯圣彼得堡 “周殿平俄罗斯中国画展”;2015年8月·日本东京 参展“国墨·东瀛——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日本展”,受到日方民众的高度好评。
3作品预览
四尺作品
斗方作品
《齐奔》
《看取拂云龙》
《马山夕照》
《奋发有为》
《风雨兼程》
4展览信息
盛世丹青——中国当代画马名家周殿平精品画展
主办单位: 中国徐悲鸿画院
协办单位:王府井工美大厦点滴艺术
策展人:李海浪
执行策展:王文岩
视觉设计:冷悦玥
多 媒 体:耿继周
开幕式:2019年11月1日下午14:30
展览时间:2019年11月1日至2019年11月3日
展览地点: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33号北京饭店A座馆藏艺术中心
关键字: 内容标签:马,中国徐悲鸿画院,周殿平,盛世丹青——中国当代画马名家周殿平精品画展,,艺术,作品,奔马,参展马 中国徐悲鸿画院 周殿平 盛世丹青——中国当代画马名家周殿平精品画展 艺术 作品 奔马 参展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