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仿宋体”系列第一季第1集:_寒食新帖——与宋人书_与宋人书-十方三艺书社-寒食新帖-红螺书院-尺寸-顿首-寒食-红螺

编辑:刘倩 来源:十方三艺书社
 
​【展览信息】名称:寒食新帖——与宋人书主办:北京青年艺术发展促进会承办:红螺


  【展览信息】

 名  称:寒食新帖——与宋人书

 主  办:北京青年艺术发展促进会

 承  办:红螺书院   十方三艺书社

 策展人:仇春霞

 展厅设计:周进、周建胜

 地  点:红螺书院(北京市怀柔区红螺镇芦庄村)

 日  期:2019年4月3日至5月3日


【特邀写信人】  

(按收信时间排序)


【前   言】 

      宋代是个有很多话题的时代,

这个时代的艺术不在案头上,

而在衣食住行间,在七情六欲上。

为了体现文人的艺术生活,

北京青年艺术发展促进会将策划

一系列主题展和学术研讨会,

邀请文学、书法、绘画等不同学界的人物参与,

展示艺术在跨界中的流转,

以及其平易、有趣的特点。

     

 宋人已作古,

今特选寒食节进行穿越时空的书信雅集活动

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二日。

上古时候,

这一天要禁烟火,只吃冷食,

以纪念春秋时期晋国大臣介子推。

后世逐渐发展出了

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活动。

唐宋时期,这一节日尤为文人所重视,

每逢此日则写诗词纪念,

如唐代韩翃的《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书法则以颜真卿、苏轼的《寒食帖》为最。

 

“寒食新帖”特邀16位少壮派书画名家给宋人写信。

从形式上来说,

这是一种跨越时空的雅集活动;

从内容上来说,

则是以此管窥

当代艺术家对宋代艺术的认知及传承。


 【书信观摩现场及部分作品展示】  


 【书信展示】

(按收信时间排序)

  1、李凤龙致刘子翚书

材质:纸本     尺寸:纵30.5cm  横23.5cm

释文:

屏山夫子道席:

岁逢寒食,长悼靖康之难,

忠显公青史千秋,万世崇仰。

春前幸获夫子后裔惠赐文集,铭感垂青,

当与不远复斋图书并奉。

迁客海岛,遥怀岳麓,

晦翁知之,亦备心香诗烛,祷念清明,

惟文尊英灵,奠觞何耐,身余整肃,拜颂不宣。

末学潇湘子己亥清明顿首谨白于香岛。


 2、陈福彬致苏轼书

材质:纸本     尺寸:纵30.5cm  横23.5cm

释文:

东坡居士尊鉴:

先生曾云:

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

若想不俗也不瘦,餐餐笋煮肉。

时阳春三月,天清气润,鲜荀正嫩,

遐想与公同游云栖竹径,品味鲜荀美味,

于旁闻先生品竹高见,此诚为人生大雅美梦也。

已亥三月福彬遐想造次。

顿首再拜再拜


 3、刘元堂致米芾书

材质:纸本     尺寸:纵30.5cm  横30cm

释文:

元堂顿首启:

己亥二月十六日,

约张长史、藏真泛舟于玄武湖上。

斗酒彘肩,谈书论画,岂不快哉!

余云:有宋一代,善大草者,惟黄山谷一人而已。

二公皆掉头不顾,只管传杯。

余不解,求其意。

长史言:米元章书风樯阵马,痛快沉着,

才气当抗行于鲁直耳!

藏真曰:米颠大草,临沂使君帖可见一斑。

惜误入强求晋人格一途矣!

公意如何?

襄阳米公阁下


 4、周延致陆游书

 

材质:纸本     尺寸:纵30cm  横25cm

释文:

放翁先生:

今天梅花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而您“驿外断桥边”咏梅词也已成为千古绝唱。

纵观上下五千年,梅子具酸味而为和羹之佐,

因武丁赞傅说为盐梅,故梅有“佐王化泽万民”之意。

“鼎实自期终有待”也是升平时代学人的心声。

世道多艰,命运多舛,道之不行,然士不可不弘毅,

感梅之“霜中能作花”而悟

“风虽强暴翻添思,雪欲侵凌更助香”,

在经历严酷的磨砺之后,意志更加坚定,

胸怀更加开阔,目光更加远大。

即使仍不为人所知,甚至为群小所忌,

亦是不知不愠,无怨无悔,

直至舍生取义、杀身成仁,

如您所说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在您之后,南宋遗民“只有南枝尚返魂”,

史可法“葬我于梅花岭”,江姐的红梅赞歌曲,

历代的人民英雄,则用鲜血和生命铸就梅魂。

家祭无忘告乃翁,

如今国泰民安,九州一统,春暖花开,“她在丛中笑”。

岁次己亥春月,后学永嘉周延。


 5、马小起致苏轼书

材质:纸本     尺寸:纵30.5cm  横23.5cm

释文:

与东坡先生书

千载之下,兴亡沧桑皆成雪泥鸿爪,

惟先生之性情襟抱,如江山风月,弥久恒常。

回首向来萧瑟处,

颓然自放的人生每每劫后再读先生诗文,

鄙吝怨念荡然不存,心境疏放悠远,化苦为乐。

清明里的小桃居一壶浊酒,

几枝海棠,古今如梦,异代同时,

与东坡先生相对忘言,

举杯倾心亦未尝不可得也。

己亥清明小起于京华小桃居


 6、马新阳致柳永书

 

材质:纸本     尺寸:纵30.5cm  横23.5cm

释文:

云天柳陌皆诗痕,水风自此流连。

日落月出,夜半幽烟,钟遥愁潜。

春去秋來,时晷偷换,轻掷流年。

且轻歌漫舞,薄醉微熏,看流光,情婉转。

 黛眉深锁愁怨,凄凉犯,泪湿春衫。

久未远眺,蘭舟無际,天际归程,望眼欲穿。

念君情怀,时在咫尺,时在天。

与柳永先生书  己亥清明新阳呈


 7、胡建君致苏轼书

材质:纸本     尺寸:纵30.5cm  横23.5cm

释文:

屠苏酒气深,绝域注文心。

家国眉间事,江湖掌上琛。

思君云水意,伴我虎龙吟。

雨笠烟蓑去,萧萧世路森。

寒食与东坡诗

胡建君

己亥清明新阳制笺小起书


 8、孙震生致法常书

 材质:纸本     尺寸:纵30.5cm  横23.5cm

释文:

牧溪大和尚台鉴:

余乃一习画小学生,光阴虚度四十三载,

一直仰慕禅师其人其画,

大和尚用笔直取、点墨而成、

意思简当、不费装饰、墨分五色、趣味盎然。

此种风格在南宋可谓之新工笔矣。

禅师率真坦荡,不畏权势、不拘小节。

禅师嗜酒,寒暑风雨常醉,

恨不能早生八百年,与法师泛舟畅饮,岂不快哉!

阿弥陀佛!

己亥初春雨辰敬书


 9、范治斌致苏轼书

 材质:纸本     尺寸:纵30.5cm  横23.5cm

释文:

东坡居士:

寒食将至,想起你写的寒食帖,想起了你。

一千年前的那一场苦雨,

仿佛直到今世,都没有停止过。

我年轻于你一千岁,但我能体味你心的悲凉。

历史何其相似,你所遭遇的种种苦难,

延绵至今,都没有丝毫的消减。

我曾经幻想,

也许在某世的轮转里,你会又来到人间,

悲悯、笑傲、纵横,

可是,东坡居士,你再也没有来过,

我相信,你定是羽化而登仙了。

不来也罢,

这个不堪的娑婆世界,对于你,不值。

范治斌顿首

二〇一九年三月于京


 10、任清致陆游书

材质:纸本     尺寸:纵30.5cm  横100cm

释文:

清顿首再拜启:

放翁先生尊鉴

昨读先生诗稿,颇感豪健放达,云天在望,心切依驰。

知先生嗜砚,尤喜淄州之石。

东坡居士云:“淄石号韫玉砚。”

于先生诗中寻撷数句,可资一鉴。

“韫玉面凹观墨聚”“韫玉忌轻估”,足见先生见解澄澈。

又曰:“龙尾之群,淄韫玉之伯仲也。”此为韫玉知之者也!

淄州地广物博,山脉纵横,取石匪易,石品参差。

东坡居士、米南宫恐未得韫玉之佳者。

范文正公亦喜用之,知音也。

想先生案上,必韫玉为伴,

诗思盈怀,翰逸神飞,可心手双畅矣!

故先生洞察淄石之质,更解韫玉之性也!

韫玉者,藏真养拙,素朴无华,此君子之德焉。

先生之德正可以此喻之。此亦放翁之自况乎?

先生忧国之时,淄州为金人割据,想得一石必历险阻,

先生赌物而思王师北定中原乎?

今已天下大同,物阜民丰。韫玉砚有重光之势。

余亦好之,读先生诗,夜有所梦,乃与先生求教韫玉之事。

故书奉数言。并附步韵七言一首。乞先生勿笑。

任清顿首再拜 放翁先生尊前

 二月二十一日

 

韫玉藏真俗虑空,清坚不改万年同。

谁堪聊解其中味?北望中原一放翁。


 11、庄道静致李清照书

 

材质:纸本     尺寸:纵30.5cm  横23.5cm

释文:

午夜梦醒,窗外细雨濛濛……又到寒食节,

想起"千古第一女词人"李清照的《念奴娇·春情 》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

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

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別是闲滋味。

徵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

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

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遊春意。

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感动她的痴情与才情,

相信女子的情怀,无论是宋代还是现代,

都是一样的吧!

一直钟爱她的词,常以她的词入画卷,

体悟兩个时空,一样的心境!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披衣起床,抚琴一曲《凤求凰》,

愿琴音捎去千年的问候:安好!偶像女神李清照!

庄道靜书并画之

己亥年二月 北京靜之堂


 12、王冠军致王希孟书

 材质:纸本     尺寸:纵30cm  横20cm (五联)

释文:

希孟先生大人尊鉴:

        久仰斗山,时深敬慕,拜伏之至。

奈何远隔邮途,趋谒无从,特沥寸函布达,籍表敬意。

        拜习先生之巨制已逾数载,朝夕品摹,屡读屡新,

至今犹未尽意,慨叹先生之笔,殆有神助。

每睹神卷,无限敬畏。

       仰观苍山,峰峦叠翠,草木华滋,气势恢宏博大,

然恢宏中不失灵秀,博大中尽显幽微,

千尺高峰,浩浩无涯,蔚为壮观。

放眼平川,林木葱茏,屋舍俨然,渔樵问答,怡然心会。

人树桥亭参差有致,村舍楼阁刻画入微,

河滩坡岸遥相呼应,飞鸟翔空仪态万千。

远川延绵,虽虚无缥缈,亦层峦起伏,意蕴远阔。

俯瞰江河,万顷碧波,逸阔绵长,舟楫纵横,

汀渚聚散,相映成趣,烟波浩淼,幽深灵动,引人遐思。

先生之佳构谋篇布局气息连贯,恍若一气呵成,

笔墨酣畅而不失严谨,色彩斑斓而不觉俗艳,

实处繁而不琐,虚处简而不缺,精微传神,尺幅万象,

堪比书之兰亭,文之离骚,前绝古人,后启来者,

实乃高峰之高峰,典范之典范。

慨叹先生未及弱冠,即已构制如此不朽之鸿篇,

千载独步,无人可及。

愚已届不惑,尚未开蒙,诠才末学,无能为役,

唯有以勤补拙,不敢懈怠。

屡于梦中行望游居于山间,不胜唏嘘,

此生无缘,唯与先生神交数载,借白石之言付于先生:

若早生九百年,能为先生理纸磨墨,何其所幸也!

        附呈效颦拙作,弄斧贻笑,心甚惴惴,

祈请先生得暇望时不吝赐示,倘蒙诲教,不胜涕零,

万望莫以鄙陋而不堪教也。

       书短意长,言不尽意,春寒料峭,伏祈珍摄。

肃此 诲安 

晚生后学  王冠军 叩首 再拜

己亥仲春上浣之九日于京郊黑水湾和合山居


 13、蒙中致米芾书

材质:纸本     尺寸:纵30.5cm  横23.5cm 

释文:

海岳先生

久失闻问,惟有心驰。节近寒食,庭中牡丹正盛。

昨得友赠端溪水岩砚子。

有鸲鹆眼一,圆晕相重,大小若钱,计有八层,

翠晕赤瞳,与鱼脑冻、玫瑰紫相间,真奇品也。

明季以降,水岩石经数次发掘,

多出佳石,远非北宋时所产能比。

暮春之际,天气晴和,

知先生亦爱砚者,若欲试墨,可来一会。

村酒苦菜,可供一醉也。此颂砚安。

后学竹庵顿首。二月二十四日。

另匣中藏真高丽纸,先生尽可取用。


 14、武一杉致朱淑真书

 材质:纸本     尺寸:纵30.5cm  横23.5cm 

释文:

闭眼凝息,眼里忽见柳絮纷飞,

蝴蝶不舍末春的花香,来来回回舞步悠然,

雾里杜鹃声声鸣于耳畔,余音袅袅,

淅沥雨下便见不远处浮现你的身影,

温婉才女朱淑真,你扶台吟诵: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

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便作无情,莫也愁人苦。

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凄婉缠绵,风微起,只愿挪步,挽你同行雨中,共留春。

武一杉书并画之

己亥年三月·中央美术学院


 15、周建朋致黄庭坚书

材质:纸本     尺寸:纵30.5cm  横23.5cm 

释文:

涪翁台鉴:

数日前往戎州拜谒,虽不得见,

却见摩崖上先生字迹和崖下曲水流觞,也算遇见故人了。

        想起先生与东坡先生“长蛇挂树、石压蛤蟆”之禅机,

常引用在北大课堂上,先生之神态活矣。

我近年颇乐于值艺术于乡村,带美给大众,

且在京郊红螺书院建“松风阁”以纪念先生。

想必先生也乐耕于田园,故在此寒食将至之时致信先生,

在春来之时,梨花满园之日,

邀东坡、文潜、无咎、少游共赏洁白之花,

同听桐音之韵,若何? 

永嘉建朋顿首

己亥三月于北京


 16、任赛致朱淑真书

材质:纸本     尺寸:纵30.5cm  横23.5cm 

释文:

老蔷顿首:

“寂寂海棠枝上月,照人清夜月如何。”

似见汝独坐西园,凭栏望月。

香风拂庭,借暮色卷珠帘,多少寻愁觅恨,千载无人会。

且把世情详细看,谁不逐炎凉。

愿君有来世,应花之灼灼,与之同媚,

莫负华年,携春而归。

幽栖居士阁下

老蔷顿首再拜  己亥二月廿九


                                                                         

【图文设计】:蔡庚润

 

【下集预告】

敬请关注:

“仿宋体”系列第一季第2集 “雅换——君子之交”,

16封书信免费置换活动将于2019年4月中旬上线,

届时请关注公众号“十方三艺”了解详情。

 

【联系方式】:

承办方:十方三艺书社 

电话:13001264901   

邮箱:674835637@qq.com


关键字: 内容标签:“仿宋体”系列,与宋人书,十方三艺书社,寒食新帖,红螺书院,,尺寸,顿首,寒食,红螺“仿宋体”系列 与宋人书 十方三艺书社 寒食新帖 红螺书院 尺寸 顿首 寒食 红螺
下一篇:在“印象·渝中半岛”川美老教授写生作品展中感受重庆新风貌_重庆短波文化艺术中心-渝中半岛-重庆-文化-教授-展览||上一篇:第九届“黄原书画奖学金”作品展开幕_国画-黄原书画奖-奖学金-作品-展览-书画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