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从“物色”到“秘色”___罗春波山水个展在技艺和想象之外的新诠释_罗春波-秦宝斋-展览-作品-技艺-陕西省

编辑:刘爽 来源:雅昌网
 
嘉宾合影()继四年前的“物色”之后,罗春波经过深度的思考和水墨探索,再次带来个展“秘色”。2019

mEtZa65HssA1hfGBEKX8jAQLEdDt6BdO8EKIEroV.JPG

aNstU5wr6iiCVz523eEXXeY0YE861XmVNxKHiLwb.jpg

嘉宾合影

 ()继四年前的“物色”之后,罗春波经过深度的思考和水墨探索,再次带来个展“秘色”。2019年1月11日下午,展览于西安秦宝斋开启。此次展览由陕西省美术家协会、陕西省青年美术家协会、西安市美术家协会、西安中国画院主办,学术主持张渝,策展人吴成贵。

四年前1月31日,由华商报、西安美术馆、西安中国画院、西安美术学院主办的《物色—-罗春波的技巧和想象》国画个展于西安美术馆启幕。此展为罗春波近一年来作品的展示。从研究生毕业的故原系列到写意系列到物色系列,从对故乡的深情到关注个体生命回归到自身,罗春波进入创作新阶段。

四年后的今天,罗春波又有了新的实践。此次展出30幅山水作品,承接了“物色”风格的同时,加入了新的思考和沉淀,在之前纯熟的技艺之上,罗春波的画面有了更悠远、神秘的意境。“这次个展是我现状的真实表达,虽然并不能代表我最终的艺术追求,但是我真实的状态。希望通过此展有新的启示,也听听老师们和同行们的看法。”罗春波这样阐释自己的展览初衷,他希望在展览上重新审视自己得到更多发现。

bZ1pndmOVToeUhhIzkyusnphrgZBKsodl1CosQrC.JPG

jA4JmoSKPtF3YZV92A55XmLqW9HLEvcpuFqHyt5I.jpg

2pjSwzIEtDBV1mXIOsZqdbe2tP8CzZ2QVtPkvEuO.jpgdEUCwm2snXJyV85ehz9QPav8LWI3QsnymLtgNFXq.JPG

vmrR19OpCHgTveydcuJXIvQTSknLpCvXTjXRnY4j.JPG

qXF993lxfixClGcJos9TFv7tJEMIaDFczkW2Sj6k.jpg

DJumqjIv4mFxUtBfZoumKJQ4ilMTgKbrzNyHsIzj.jpg

展览现场

著名画家、西安美院教授陈国勇是罗春波的导师,他一直见证着罗春波从之前小品作品转向大画创作,认为现在的大画“横构图作品气势磅礴,竖构图作品画面完整,烘染得法,画的很丰富,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做的很好。他一直努力吸收中国画传统的东西,下过功夫,吃得很透,追求画面的逸,在作品的格调上把控的很好。”同时陈教授也给罗春波提出了要求:个性还还可以更突出!画家一定要到传统的笔墨当中去,然后追求自己的个性,创造自己突出的风格特点,这应该该是一个艺术家的最终目标!

“我的书房中,正有春波兄大作朝夕相伴。每一瞻望,心神滤清。”著名学者、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钱文忠是罗春波的好朋友,认为他淳厚、宁静,又如秦岭山溪一般清澈、透明,是深知水法、深得水韵的画坛俊彦。

此次展览学术主持依然是评论家张渝,他这样阐释“秘色”:“物色”之后,罗春波发酵于“物色”中的“想象”开始放大。放大的想象中,时间开始回家。罗春波在“物色”中为人称道的技艺也因之有了自己的窑变。秘而不宣中,一种我称之为“秘色”的技艺与智性,静静地,严肃地,却又神奇莫测地成长。它不是某种确凿的手艺,而是身体与情感共谋之后的亲密。它是一种气氛,也是一种偶遇。春波的幸运在于,他关于“气氛”而非“趣味”的强调,有几分是灵魂的动力,也有几分是方向。这份幸运,让春波在文人山水的底色中加粉点苔后,却又保持了良好的呼吸。

上一页 12 下一页
关键字: 内容标签:秘色,罗春波,秦宝斋,,展览,作品,技艺,陕西省秘色 罗春波 秦宝斋 展览 作品 技艺 陕西省
下一篇:杨奇瑞获第三届中国美院“哲匠奖”金奖__首届“哲匠金课奖”再推一线教学_杨奇瑞-哲匠奖-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学院-中国-金奖-山水画||上一篇: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新年首展“川流不息”_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当代艺术-展览-展出-创作-系列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