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从《血债》到《国际歌》——_闻立鹏作品与手稿展_手稿展-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素描-纸板-创作-油彩

编辑:王林娇 来源:雅昌网
 
《血债》和《国际歌》是闻立鹏先生早期重要的代表作品,现分别被收藏于国家博物馆和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此

《血债》和《国际歌》是闻立鹏先生早期重要的代表作品,现分别被收藏于国家博物馆和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此次《探寻的步伐》系列个展经过精心的筹备,整理了闻立鹏先生在创作这两幅作品时的部分人物造型及手稿30余幅,极具学术价值,是学习和研究闻立鹏先生艺术历程不可多得的机会。

tNj05pzFhlZOrzTvMFyULszXrMT0waomlCseKcn7.png

血债  纸本水墨  164cm x 240cm  1959年

IATBq0zmy6N2YxTWMQbSBBBdx2fOO8NjBdQGhdcV.png

国际歌  布面油彩  240cm x 200cm  1963年

《血债》是闻立鹏先生第一幅大型作品。是1958年接受中国革命博物馆(国家博物馆前身)的命题创作,1959年完成,当时名为《长夜图》,现藏于国家博物馆,并陈列于国家博物馆正厅。

《国际歌》是闻立鹏先生1963在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研究班的毕业创作,是闻先生成名和重要代表作品,当时名称是《英特那雄耐尔一定要实现》,取自《国际歌》的最后一句,后来因为语言上的方便简称为《国际歌》。现收藏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两幅作品反映了两种不尽相同的思路,代表了两个不同时期的思想状况,无论从艺术构思、画面构成、色彩运用等方面,《囯际歌》似乎已经超出现实主义的范畴,而带有现代艺术表现的某些因素,从而为后来《红烛颂》《大地的女儿》《子夜》《疾风》《蓝色记忆》等改革开放以后作品语言的更新变化打下基础。

-- 闻立鹏

初见闻立鹏先生的作品是那幅具有经典意义的革命历史画《国际歌》,当时我虽对油画不甚了解,但它在精神上给我的冲击力使我至今难忘。

--杨飞云

5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文化、政治形势的急骤变化,中国出现了百年来第一批英雄主义史诗性质的作品,其中有一些作品的美学价值在于它们所具有的崇高和悲剧精神,这正是很长时间内中国画坛所缺少的,闻立鹏的《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又名《国际歌》)便是其中的一幅。……50年代末,闻立鹏以创作小说《红岩》插图为契机,开始构思革命烈士英勇就义的作品,在水墨画《血债》(又名《长夜图》)的创作之后,他开始注意表现性的形式构成。在1962至1963年的《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的创作中,他从一开始就把情感的酝酿、历史气氛的把握和表现形式的探索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而形式因素的经营又是整个创作的关键环节。他从黄山群峰的影像中提炼出七位烈士身形的组合,从敦煌北魏壁画的色彩得到启示,设计了作品的整体色调。对环境和人物种种细节的大胆删减省略,显示了他在历史画创作中敢于突破常规的艺术胆识。

--水天中

4uP05HwV7xM3BAJvrHE8Yt02S2exGwLTiWjnz0d2.png

《国际歌》是我的大型油画创作的处女作,在其前身水墨画《血债》的基础上,经罗工柳先生的精心指导完成。

小时候在昆明参加为“四烈士”下葬悲壮的抬棺游行,使我对“烈士”—词有了的真正概念。父亲牺牲以后,“烈士”这个词在我心中更逐渐形成为一种亲切崇高的形象。每次听贝多芬《英雄交响乐》中第二乐章的《葬礼进行曲》、听《命运》、听柴可夫斯基的《悲怆》,我都被激发起一种悲怆壮丽的情怀而激动不已。青山处处埋忠骨。大江南北,我曾在各式各样的烈士墓碑前流连凭吊,青山与忠骨联系在一起,总有一种融自然美与人格美为一体的豪壮悲烈的感受,总是使我在感情得到净化与升华的同时,情不自禁地产生强烈的创作冲动。

1956年,我在昆明时期的高班同学罗广斌寄来《红岩》初稿,约我画插图。次年,我赴云南体验生活,路过重庆,他又来我住的小旅馆彻夜长谈,一幅幅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剧画面在我的脑海中涌现。画插图的事后来没有进行,但是这种内心强烈汹涌的感情波涛迫使我寻找一种恰当的语言表达形式,我开始构思独幅画。

1959年,我为革命博物馆创作大幅水墨画《血债》。作为历史画,我原来题名《长夜图》,力图表现典型环境、典型性格,画面保留有铁丝网等刑具的环境,体现黑云压城、疾风劲草的氛围。由于水墨技巧的力不从心,艺术上未能展开,最后的画面不够理想,但却留下了一批人物形象。

1962年,我在毕业创作的构思中画了不少草图,其中一张是在小纸板上以黑色和绛红色两个色调、用笔杆刻画的《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草图,罗工柳先生一眼就看中了,他建议立即停止其他构思,集中全力发展这一构图,并斩钉截铁地说“就是这样,用刮刀,画大幅,要和真人一样高”。的确,这张小构图说明我已“找到了感觉”和恰当的艺术语言……

……

更多故事

请关注展览开幕当天的主题分享活动

闻立鹏先生将亲临现场

向大家讲述60年前的艺术生态

欢迎莅临

展览时间:2018年11月6日至11月16日

主题分享:《一幅历史画和它的前前后后》

时  间:2018年11月6日上午10:30

地  点: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中央民族大学校区内)

主办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  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

协办单位

中国油画学会

承办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  墨骨艺术坊

官方媒体

淘艺宝

合作单位

艺术网  北京百雅轩798艺术中心  淘艺·中国  光语美术馆  99艺术中心(台北/上海) 明上空间

部分参展手稿

Cis4CmGV3u6kog4Mc6Chrg6iThxAks3RTC5K1E1K.png

《国际歌》草稿  纸板油彩   1962年

HBdPfCDmTWB9BmCM02BmXJXivdrLSWbfcNYcOKR7.png

《国际歌》小稿  纸板油彩  30cm x 27.1cm  1962年

PK07Bg5fzzAWTC6u6CzP0loumcz1xoQ2P7NScP0J.png

《国际歌》小稿  纸板油彩  18cm x 16cm  1962年

cNH7SWyljBNBSnoskSnyUhqzCtbEhS46cXntT5BW.png

《国际歌》小稿  纸板油彩  26cm x 19cm  1962年

z0uGumurWMZpzXA4xVuGBzJAfhJQEyw5n17y7i6b.png

《国际歌》小稿  纸板油彩  13cm x 11cm  1962年

7zOlmkxQOpKCngq66wByOGaZJU9bW7YZKOlUhxid.png

《国际歌》人物造型  纸本素描  42.5cm x 34cm  1963年

Fp9l0Dfv4KXBJt5AAjPOxPZDgXUwjdqRu29O5b59.png

《国际歌》人物造型  纸本素描   1963年

HDwssNDMLtgvaINjfSPa9SGl49bSsYGxEvCtJtBq.png

《国际歌》人物造型  纸本素描  42.8cm x 37.4cm  1963年

4zCvQ2yNlUkx47CQTjchEI7GB5C6QCZYHaERB0ig.png

《国际歌》人物造型  纸本素描  36cm x 34.2cm  1963年

McUr2lF9YFsNnxhsvgdFVjDTlBjjrQYqMQdK1XAn.png

《国际歌》人物造型  纸板油画  37cm x 26cm  1963年

mmNGdyHSxOMk4Gxhs5Lr9GILIq7KVAVJxuCC6rsz.png

《国际歌》人物造型  纸本素描  39cm x 31cm  1963年

MNf3Wzi2h5J5V9WqJIFwnstAo2czpIZyR8wC3Nk9.png

《国际歌》人物造型  纸板油画  40cm x 31cm  1963年

X3BggJQawnsjO6NMcIHnLDLQCoRMpG5u83emNGHY.png

《国际歌》人物造型  纸本素描  31.6cm x 20cm  1962年

QpUYrWjsb0n4Sz2PjHJ2P6QsBHdjFd64kDzLgdhc.png

《国际歌》人物造型  纸本素描  30.7cm x 26cm  1962年

PjhTp8SmWinkoIWVnUA4ENuJQXkZMop1DZ2f8uNl.png

《国际歌》人物造型  纸本素描  55.6cm x 42.8cm  1963年

YIPi5RuHAfaQorm6FMnVJJT0UrsAB95mTm2bzfft.png

《国际歌》人物造型  纸本素描  37.4cm x 36cm  1963年

1M3NYHuvn0jk5VXCK9TG9iqRNWIPSNbHqWak3oOJ.png

《血债》人物造型  纸本水墨  20cm x 18cm  1959年

k3tGeRweiKayf8ypRo51wj3uPNqqfxZBGA0gLK3s.png

展览海报


关键字: 内容标签:闻立鹏,手稿展,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素描,纸板,创作,油彩闻立鹏 手稿展 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 素描 纸板 创作 油彩
下一篇:山东艺术学院建校60周年展_展览-艺术学院-述说-周年||上一篇:“古往今来”李真上海首个展11月3日启幕:从佛像到当代艺术_李真-造像-作品-艺术家-博物馆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