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在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上,我省著名考古学家石兴邦先生荣获终身成就奖,是中国首届考古学大会设立终身成就奖后,我国第二位考古学家获此殊荣。 石兴邦先生,1923年出生于陕西耀县,1949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边政系,在浙江大学人类学系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1950年师从夏鼐先生在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一生都致力于中国的考古事业。尤其是半坡的历练、半坡考古范式的创立,让石兴邦先生很快成长为中国一流的田野考古学家。 在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期间,主要负责西安半坡遗址发掘、长江流域考古调查发掘、关中地区考古调查、长江三峡地区的考古和勘察、下川旧石器文化遗址发掘、陕西临潼白家村仰韶文化遗址发掘等多项工作,同时还参加了《中国史稿》第一卷和《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的编写工作。在陕西省考古所任副所长、所长期间,他负责重点发掘秦咸阳、凤翔和周原等周秦遗址和李家村、下孟村等原始文化遗存,建立了铜川耀州窑、汉阴、绥德等数十个工作站,开展了秦俑一号坑的发掘研究、秦陵的勘探研究等工作,完善了全省的考古体制,培养了一大批高级研究人员。 1979年起,先后应邀或被派赴美国、德国、埃及、印度和日本等国及香港、台湾等地区访问、讲学和考察。1989年访问德国时,与德国技研部合作在陕西省考古所建立了文物修复保护室,经过十年的共同努力,在陕西建立了一座现代化的科学实验室。 石兴邦先生主要论著有《西安半坡——氏族部落文化聚落的发掘研究》、《半坡氏族公社》、《临潼白家村》等专著,主编和参与编纂了《中国原始文化论集》、《黄帝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考古学研究》和《周秦文化研究》等十多部(册)。发表了《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体系及有关问题》、《仰韶文化彩陶纹饰的辩证发展及其源流的考察》、《我国东方沿海和东南地区古代文化中鸟类图像与鸟祖崇拜的有关问题》、《中国的细石器革命》等有影响的论文十多篇。石兴邦先生被收入《中国大百科全书》、《世界名人录》以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编辑出版的《世纪学人百年影像》(社科界院士级学人影集)等典籍中。 鲐背之年,石兴邦先生荣获中国考古学终身成就奖既是中国考古学界对先生执着于中国考古事业的充分肯定,更是所有考古人对先生崇敬之情的深切表达。
关键字: 内容标签:发掘,考古学,研究,,发掘 考古学 研究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