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让影像穿越现实_现实-方位-时代

编辑:陈耀杰 来源:中国文化报•美术文化周刊
 
伴随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我们在新的历史方位中,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对于过去40年的社会发展,我们需要

伴随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我们在新的历史方位中,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对于过去40年的社会发展,我们需要以影像的方式,进行独特的视觉回顾,梳理集体记忆;而立足于新的历史方位,时代也要求我们以影像特有的现场性、客观性、瞬间性和选择性,借鉴历史经验,迈开新的步伐。

时代与方位,换言之,就是特定的时空结构。摄影与时空问题,既是人类用影像手段把握现实的实践问题,也是常思常新的哲学问题,更是摄影者在每次拍摄中都会自然带入的专业问题。摄影从时间的单向流逝中截取瞬间,同时框取和勒切出局部的现实空间,形成影像。两者是同时完成的,但是从摄影者的思维活动过程看,二者要分别去操控和把握,并且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摄影思维的核心,是对事物发展过程中瞬间的选择和事物整体中典型局部的选择。如何用瞬间状态代指事物变化过程,如何用局部代指事物整体,是摄影者追索的重点。在对瞬间的选择中,往往体现着人们的时间意识和对事物的认识;而在对局部的框取中,也常常指向了价值的判断和文化方向。

从影像与现实的关系看,摄影中的时空分“现实时空”“影像时空”和“阅读中的心理时空”三个层面,这也是一种传递式的关系。“影像时空”,在“现实时空”和“阅读中的心理时空”之间架起桥梁;在“现实时空”和“影像时空”之间,有一个摄影者,他的时空观和对现实的观看方式,决定着现实内容在影像中的呈现方式;而在“影像时空”和“阅读中的心理时空”之间,有一个编者,他的知识结构和对待公众的态度,决定着影像的命运。以上三个时空在传递过程中,不同的作品效果不同,有的衰减,有的增强。

在现实、影像与社会公众心理中,这两个“人物”——摄影者和编者,在“影像时空”的生成和传播两个环节中发挥关键作用,前者为我们从现实中摄取影像的碎片,后者把影像碎片组合编辑起来,成为文化产品,而摄影周(节)便是这两种“人物”合作的结果。理想的摄影周(节)营造出的“影像时空”,一方面可以让我们更加看清楚社会现实,另一方面也能够折射摄影者和编者的文化观。

影像,因其时代性和方位感,仿佛成为竖立在现实和社会公众之间的玻璃墙。每个摄影家在所处的时代里,都会有不同的出发点和观察点,这是他们摄影的方位。在这个方位上,他们要坚持不懈地对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进行深入、持续的纪录,由此形成各自的影像专题。而优秀的摄影作品,也可以反照出摄影家面对时代变迁所体现出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看到时代和方位对摄影艺术的巨大影响,还能体会出差异化和丰富性的摄影给我们带来的常看常新的、全方位的社会认知。

我们期待的摄影是:既如实地观看世界,对地球和宇宙增加学术认识;同时诞生更多以中国文化的目光看待事物,利用现实时空营造我们的艺术时空的影像,从而与西方的影像艺术形成平等对话。在一个特有的影像文化场中,在场者都能穿越文化的隔膜,剔除不同阶级和不同民族之间的偏见,打破各种阻隔,使“影像时空”穿越“现实时空”,从而使不同国家和民族更加相互理解,使人类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关键字: 内容标签:现实,方位,时代,,现实 方位 时代
下一篇:中国民协举办传统雕刻艺术人才研修班_研究院-都城-工作||上一篇:创意与得失_——当代中青年书家的艺术实践_书坛-笔法-形式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