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开幕现场
展览嘉宾合影
2018年10月24日,“情定海南——蒙发祥作品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由中国亚洲文化产业促进会、海口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海口市美术家协会、首都书画艺术研究会、海口市博物馆联合主办,展出了当代艺术家蒙发祥绘画生涯不同阶段的代表作共49幅,这些作品取材于海南的山山水水,展现了海南光影迷离、含蓄朦胧、充溢着淡淡墨韵的美感,这是画家对海南故土家园的最深情礼赞。
原海南省委常委海南省省长刘剑锋开幕式致辞
中国亚洲文化产业促进会会长戴玮霆开幕式致辞
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常务副会长尚寿山开幕式致辞
首都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杨建利开幕式致辞
蒙发祥先生的长子蒙少虎开幕式致辞
原海南省委常委海南省省长刘剑锋,中国亚洲文化产业促进会会长戴玮霆,首都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杨建利,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常务副会长尚寿山,海口市博物馆馆长羊文灿,亚洲文化产业促进会副会长闫道辉,河南省人大副主任曹国营,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主任刘丽雅,南南合作大使付元聪等来自北京、天津、河北、海南的嘉宾以及首都各界人士40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
蒙发祥(1944—2015年),祖籍海南省海口市,九岁开始习画,十九岁从戎边疆,军旅五载,退伍后长期从事文物鉴定工作。曾担任海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海口市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秘书长、海口市书法家协会秘书长。曾被聘为江苏省国画院、海南书画院、海口画院特聘专家。
展览现场
艺术创作题材方面,蒙发祥一生钟情于自己的家乡海南,通过以虚写实、以小见大的方式,为我们展现了海南的另一番风貌。
笔法上,蒙发祥擅长以淡墨来写景状物。有时,他也用浅淡的色彩勾画点染画面,通过淡墨与淡色的交融,使画面形成意想不到的效果,妙趣天成。
蒙发祥在创作中还借鉴了西方现代绘画的形式语言,并与传统中国画的“宿墨”与“积墨”等技法融会贯通,综合运用,形成了近看“几不辩物”,远观氤氲丰富的“朦胧”画风,其追寻清幽静寂的艺术取向,以及其淡泊温厚的为人,颇为海南书画界所称道。
“今年正值海南建省30周年,又是中央宣布海南为自由贸易区的第一年,蒙发祥作为一位为海南文化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艺术家,在这个特殊节点于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一方面是对这位艺术家的纪念,另一方面也是希望通过此次展览让观众对海南这方热土有更多的了解。”刘剑锋在展览开幕式中这样说到。
展览现场
对于蒙发祥的儿子蒙少虎而言,此次展览是为了圆父亲的夙愿。“我的父亲一生钟情于艺术,2015年去世时,给我们留下了2000余幅画作。父亲生前有两个愿望,一个是出本个人画集,另一个是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2016年6月,在父亲去世一年后,我们圆了他的第一个心愿,为他出版了个人画集《蒙发祥画集》。今天我们在中国美术馆为父亲举办了个人画展,终于实现他的愿望。”
此外,“在整理父亲作品时,我开始渐渐走入父亲的精神世界,体会到了他一生所追求的艺术高于生命的信仰。我们希望通过此次展览,让下一代能够感受到父亲的艺术信仰,让他的艺术价值能够得到传承和发扬。”
绿之协奏曲 203x134cm 2001年 蒙发祥
椰风海韵 178.5x47.5cm 2001年 蒙发祥
蒙发祥之所以60多年来一直不倦地在古今名家作品中寻找描绘海南山水的语言。一方面是因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特别钟情于故乡的乡村小景、绿荫拥映的椰村、火山口边的石头村子常常使我流连忘返,力求画作于平淡清新质朴秀雅中流露一种充满生气的平和宁静之美,让人们得到一种心旷神怡、恬淡净化之感。”
另一方面“画海南易,画好海南却难,她那热带特色的植物,椰风海韵,阳光沙滩,原始雨林在画谱上少有成法,前人画的很少,甚至是空白,需要探索者开荒破图,另辟蹊径。”从蒙发祥生前的文字中可以看出,他希望尽自己的微薄之力,让海南画坛在众多画派竞争的艺林中占有一席之地。
在蒙发祥笔下,他将海南最本质的东西表现了出来,通过他的艺术,我们可以认识到一个新的、美丽的海南。
展览自10月24日起将持续至11月4日。
乡梦 139.5x71cm 2006年 蒙发祥
海天一色 137x70cm 蒙发祥
椰风 37.5x45cm 蒙发祥
红林春晓 102x49.5cm 2003年 蒙发祥
雨湿几重山 123x41cm 2012年 蒙发祥
秋山红遍 60.5x45.2cm 2002 蒙发祥
云起图 126.5x65.5cm 1994 蒙发祥
深叶红 70x45cm 2012年 蒙发祥
漫山红遍 70x46cm 2012年 蒙发祥
林泉高致 70x45cm 蒙发祥
关键字: 内容标签:蒙发祥,当代水墨,展览,当代艺术,中国美术馆,,中国,展览,亚洲,开幕式蒙发祥 当代水墨 展览 当代艺术 中国美术馆 中国 展览 亚洲 开幕式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